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少師、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吳貞毓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明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永歷五年二月進,八年三月卒 歷史

  任職時間:1651-1654年

  任期:3年

  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中進士。崇禎皇帝自縊后,南明福王在南京即位,國號弘光,貞毓任戶部主事。福王死,唐王稱帝,改國號為隆武。貞毓任吏部文選主事。唐王失敗后,他參于擁立桂王,貞毓升太常卿。次年(公元1647年)正月,改年號為永歷,貞毓任郎中。二月,永明王逃至桂林,貞毓任吏部左侍郎。永歷二年,任戶部尚書。永歷四年二月,永明王因廣東西會城失陷,貞毓隨駕先至潯州(今廣西桂平)。其時,孫可望在貴州自稱秦王,脅迫朝廷降旨封贈,貞毓和大學士嚴起恒都竭力反對,孫可望便懷恨在心。同年十一月,孫可望密派親信將官把嚴起恒殺害。當時貞毓因奉旨出使在外,才免遭其害。貞毓回朝后,進封為東閣大學士(宰相)。

  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中進士。崇禎皇帝自縊后,南明福王在南京即位,國號弘光,貞毓任戶部主事。福王死,唐王稱帝,改國號為隆武。貞毓任吏部文選主事。唐王失敗后,他參于擁立桂王,貞毓升太常卿。次年(公元1647年)正月,改年號為永歷,貞毓任郎中。二月,永明王逃至桂林,貞毓任吏部左侍郎。永歷二年,任戶部尚書。永歷四年二月,永明王因廣東西會城失陷,貞毓隨駕先至潯州(今廣西桂平)。

  其時,孫可望在貴州自稱秦王,脅迫朝廷降旨封贈,貞毓和大學士嚴起恒都竭力反對,孫可望便懷恨在心。同年十一月,孫可望密派親信將官把嚴起恒殺害。當時貞毓因奉旨出使在外,才免遭其害。孫可望初為明末起義軍張獻忠部下,獻忠死后,與諸將引兵入云貴,被推為全軍首領,聯明抗清。永歷五年(1651)受封為秦王。后見李定國屢破清軍,兵勢極盛,謀削其兵權,致內部發生分裂。永歷十一年從貴州進兵云南,攻李定國,因將士不肯用命而敗。他勢窘,東走長沙降清,盡以云貴虛實告清軍。清封為“義王”。

  貞毓回朝后,進封為東閣大學士(宰相)。清·戴笠《行在陽秋》說:八年(甲午)春正月,駕在安隆府。以吳貞毓為大學士。 歷史

  永歷五年清兵南征,形勢緊迫,永明王召文武官員商議,有的主張到海濱李元胤處,有的說到安南(今越南)避難,有的主張渡海抵福建附鄭成功。武臣馬占翔、宦官龐天壽與孫可望相互勾結,陰謀策劃,堅持要到貴陽。貞毓因以前反對孫可望封王,沒有多言。于是,孫可望一伙于永歷六年二月遣兵,迎永明王入貴州安隆,改為安龍府,作為永明王的宮室,其實是一座非常卑陋的房舍。宮人守將也不行君臣的禮節。

  永明王心中憂懼,但事已至此,也無可奈何。這時,馬占翔管軍事,龐天壽指揮勇衛營,軍政大權都落在孫可望親信黨羽的手中。他們相互勾結,策劃另設內閣九卿科道官,改印文,立太廟,定朝儀,甚至準備改國號為“后明”。

  永明王愈來愈感到事態緊急,聽說晉王李定國已定廣西,軍聲大振,便與貞毓等人密議,想下密旨,令定國統率大軍速來護駕。貞毓說:“主上憂危,正是我輩報國之秋,誰能充此使者?”當即有林青陽愿受命冒險前往。李定國接到永明王的旨意,感慨涕泣不已,決心率兵前往貴州救駕,迎接永明王。

  但是,貞毓等人奉永明王密詔,召李定國勤王的事,在定國到來之前就泄露了。永歷九年(公元1655年)三月,貞毓等18人為孫可望所殺害。貞毓就刑前,神色不變,面對蒼天道:“吾盡忠保國,今逼于奸逆,以死報國,臣之職也!”并賦絕命詩一首:“九世承恩愧未酬,憂時惆悵定良謀;躬逢多難維依漢,夢繞高堂亦報劉;忠孝兩窮嗟百折,匡扶有愿賴同儔;擊奸未遂身先死,一片丹心不肯休。”賦詩畢,慨然就義,年僅38歲。

  

明十八先生墓 歷史

  吳貞毓后遷葬川埠陽吊,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賜謚“忠節”。后人為祭祀貞毓及族叔吳炳,在宜城西廟巷建立了“二忠節祠”。

  在貞毓等人殉難兩年后,永明王由李定國護駕入云南。為了追念貞毓的功績,便封贈他為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謚文忠。在貞毓等人殉難的地方馬場建立祠廟,還豎了一塊大石碑,上面大書“十八先生成仁處”。封貞毓的兒子戩谷錦衣衛指揮僉事,世襲千戶,后隨王逃至緬甸,為緬甸人所殺害。

  

十八先生成仁處 歷史

  相關事件

  永歷五年清兵南征,形勢緊迫,永明王召文武官員商議,有的主張到海濱李元胤處,有的說到安南(今越南)避難,有的主張渡海抵福建附鄭成功。武臣馬占翔、宦官龐天壽與孫可望相互勾結,陰謀策劃,堅持要到貴陽。貞毓因以前反對孫可望封王,沒有多言。于是,孫可望一伙于永歷六年二月遣兵,迎永明王人貴州安隆,改為安龍府,作為永明王的宮室,其實是一座非常卑陋的房舍。宮人守將也不行君臣的禮節。永明王心中憂懼,但事已至此,也無可奈何。這時,馬占翔管軍事,龐天壽指揮勇衛營,軍政大權都落在孫可望親信黨羽的手中。他們相互勾結,策劃另設內閣九卿科道官,改印文,立太廟,定朝儀,甚至準備改國號為“后明”。永明王愈來愈感到事態緊急,聽說晉王李定國已定廣西,軍聲大振,便與貞毓等人密議,想下密旨,令定國統率大軍速來護駕。貞毓說:“主上憂危,正是我輩報國之秋,誰能充此使者?”當即有林青陽愿受命冒險前往。李定國接到永明王的旨意,感慨涕泣不已,決心率兵前往貴州救駕,迎接永明王。但是,貞毓等人奉永明王密詔,召李定國勤王的事,在定國到來之前就泄露了。永歷九年(公元1655年)三月,貞毓等18人為孫可望所殺害。貞毓就刑前,神色不變,面對蒼天道:“吾盡忠保國,今逼于奸逆,以死報國,臣之職也!”并賦絕命詩一首:“九世承恩愧未酬,憂時惆悵定良謀;躬逢多難維依漢,夢繞高堂亦報劉;忠孝兩窮嗟百折,匡扶有愿賴同儔;擊奸未遂身先死,一片丹心不肯休。”賦詩畢,慨然就義,年僅38歲。
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60477.html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相關閱讀:閩、浙地區古代明教失蹤之謎
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韓
明朝人的性觀念
李之藻
明朝為何承認越南獨立:只因七萬明朝大軍全軍覆沒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