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的蘇軍無疑是一支能征善戰的威武之師。1941年十月革命節斯大林發表講話,宣布蘇軍開戰4個月來共損失175多萬人(死35萬人,傷103萬人,失蹤37萬人),殺傷了450萬德軍。 “二戰”后期的蘇軍在戰斗力和破壞力都達到了高峰,以至于德國民眾無不談“俄”色變。那么它的戰士們是否也具有和“解放全人類”理想相適應的文明和美德呢?當曾經給他們帶來巨大損失和犧牲的敵手終于被他們征服以后,他們是如何對待戰敗國的平民的呢?
蘇德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反對納粹德國及其歐洲盟國的爭,時間從1941年6月22日開始到1945年5月蘇聯攻占德國首都柏林為止。
德國方面,二戰德國總傷亡600萬。投降前亡于戰爭中的德國士兵約有400萬。
在戰時和戰后的很長時間里,蘇聯出于正面宣傳和維護領導威信的需要,公布的數字常有虛假。1941年十月革命節斯大林發表講話,宣布蘇軍開戰4個月來共損失175多萬人(死35萬人,傷103萬人,失蹤37萬人),殺傷了450萬德軍。
無論是和平時期還是戰爭時期,軍隊都是最高的武力手段。軍隊之所以需要軍紀,首先是要保證戰斗力,其次是要約束破壞力。“二戰”后期的蘇軍在戰斗力和破壞力都達到了高峰,以至于德國民眾無不談“俄”色變。
中國人對蘇軍士兵的感覺也曾經是很復雜的。在中蘇友好期間,一系列的蘇聯“二戰”故事片向我們展現了蘇軍戰士的良好形象:勇敢、剛強、善戰、純樸、正義。而在“二戰”的現實中,中國人也看到了強大的蘇軍是如何以摧枯拉朽之勢一舉打垮百萬日本關東軍的。
但是,正視歷史的人也無法回避蘇軍士兵的另一種表現:酗酒鬧事、搶劫平民、強奸婦女。1945年9月,第一批出關進駐東北的八路軍冀東部隊進入沈陽后,首先遇到的任務就是處理平民大量投訴的蘇軍搶劫事件,以至于我軍必須向蘇軍政治部提出“嚴肅紀律”的要求。同年12月,剛剛被中共中央任命為松江軍區副司令員的盧東生在遭遇蘇軍士兵的搶劫時竟然被對方開槍打死。巴頓將軍在給他的妻子的信中曾這樣評價蘇軍:“具有嚴格紀律的一群烏合之眾。”
蘇軍的戰場紀律是極為嚴格的。在兩軍交戰時,軍方對違令撤退者一律用機槍直接掃射。但是在作戰行動之外,蘇軍的軍紀卻是時緊時松。對于一支整體文化素養較差的軍隊,紀律約束的稍許松弛極易導致大面積的恣意胡為,當這支軍隊面對敵對國平民的時侯尤其如此。因持不同政見而一度被蘇聯勞改和流放過的索爾仁尼琴在“二戰”時曾任蘇軍大尉炮兵連長。敢講真話的習慣讓他成了一名罕見的敢于“詆毀蘇軍榮譽”的異類老兵。
他在回憶戰爭經歷時這樣描述過他的部隊在進入東普魯士時的情景:士兵們爭先恐后地把德國婦女的內衣套在自己身上,熱鬧的就像是混亂的集市。有人因為在外衣的外面套了太多的內褲而難以移動。坦克兵們把戰利品裝滿坦克內艙,奇怪的是他們居然還能穿過狹窄的炮塔坐到里面去。索爾仁尼琴在勞改營時期的難友科佩列夫也曾參加過蘇、德戰爭。讓科佩列夫難以接受的一個事實是:部隊里居然會允許士兵每月往家里寄回一個5公斤重的郵包,這簡直就是一道暗示士兵可以占領區里搶劫平民的特許通知?婆辶蟹蛳嘈牛沁@樣的規定直接地刺激了士兵們的劫掠行為。
尤為可笑的是,一般軍官們的待遇加倍優惠,每人每月可以往家里郵寄兩次這樣的郵包,而將軍們的郵寄次數則不受限制?婆辶蟹蚓驮譄o奈地為他在白俄羅斯第二方面軍政治部的上司往家里郵寄了一副精制版畫,那副價值不菲的藝術作品出自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德國著名版畫家阿爾布雷特·丟勒之手……三個方面原因造成了蘇軍摧殘德國平民的行為:文化和道德水準低下的兵痞行徑,對德軍在蘇聯犯下罪行的復仇心理,軍隊指揮員對士兵越軌違紀行為在一定程度上的縱容。其中第三個原因最為重要。沒有高層的縱容,這支處于嚴厲管控之下的軍隊根本就不可能在進入敵國后混亂到這種程度。在柏林休戰時還是個孩子的退休老人拉赫曼告訴我,俄國人真正開始變得規矩起來是在停戰三個月以后。歷史資料也證實了這種說法。
德國軍隊全面放下武器的時間是1945年5月8日,此后在蘇軍各部隊中偶爾有約束士兵放縱行為的指令下達,但真正全面而有效的整肅軍紀卻是始于駐德蘇軍總司令朱可夫元帥在8月3日下達的整肅軍規命令。這道命令指出:“這些行為(注:意指搶掠、人身暴力和“可恥事件”)使我們在德國反法西斯主義者眼中的形象受損,特別是在戰爭已經結束的情況下,能夠幫助法西斯主義者發起反對紅軍和蘇聯政府的運動……”
由此可見,?I衛榮譽和防止反抗是朱可夫元帥下決心治理軍紀的兩大原因。但是這兩點在此前就不重要嗎?難道蘇軍高層在此前并不了解士兵們都對德國平民做了些什么嗎?答案都是否定的。之所以蘇軍會在大范圍內發生肆無忌憚的胡為,高層的一度默許是惟一解釋?v兵三日,以饗將士,這種勝利之師的做法在人類戰爭史上并不罕見,只不過蘇軍的放縱行為長了一些。
在采訪柏林的洛特老人時,我認真地參觀過他家的小獨樓,原因是在戰爭結束后曾經有一個班的蘇軍士兵在這座小樓里住過。小樓有3層,一樓是廚房和餐廳,二樓是客廳加書房,三樓是臥室。當年,那一群俄國人就住在二樓,洛特一家人住在三樓。
洛特說:“當時一共有9名蘇軍列兵和1個下士班長住在我家,其中有一個是傷員,天天躺在客廳里的沙發上。那個班長一個人睡在二樓的書房里。柏林的戰斗結束后,很多蘇聯軍人都住在德國老百姓家里。他們不愿意去住大樓房,覺得住戶太多不好控制,最喜歡住我們家這樣的獨戶小樓。那時,誰家住進什么樣的俄國人,房東沒有選擇權,全看自己的運氣了。我家的鄰居就比較幸運,住進去了一個少校帶一個勤務兵,兩個人不鬧事,也很安靜。可我們家算是倒霉透頂了,一家伙住進來了10個大兵,其中還有傷兵。
“在這群俄國人剛搬進來的時候,我哥哥險些就被他們抓走‘處理’了。哥哥當時22歲,這個歲數的德國男子在戰爭結束時還能不殘不傷地留在家里是很難想象的。俄國人堅信他是德國兵,一定要把他帶走。哥哥分辯說自己是話劇演員,俄國人聽不懂,還是要捆他,最后哥哥忽然想起了‘藝術家(Artist)’這個詞。那個下士班長聽懂了,便表現出了幾分敬佩之意,但他還是不能完全相信,于是就讓我哥哥彈奏一曲鋼琴給他們聽聽。
我哥哥的鋼琴水平比我強3倍!您想,我當時的鋼琴水平都已經能夠進柏林電臺去演奏了,他能差嗎?他彈奏了一首美國舞曲,是他在戰前學會的。俄國人聽完后確信了他的身份。這下他有事做了,下士班長命令他給那個傷兵演奏鋼琴,沒有命令不能停止。這樣,哥哥用他的鋼琴演奏連續慰勞那個大胡子傷兵達4個小時,他后來常和別人說,這是他這一輩子彈得最長的一次鋼琴。
“那時蘇軍在柏林全城到處強奸婦女,從10多歲的小女孩到70多歲的老奶奶都不放過。我媽媽當時已經是52歲的老太太了,但面對住在自己家里這10個俄國大兵,她也必須要有保護自己的萬全之策。您能想象她采取的是什么方式嗎?她把自己裝扮成了一個不修邊幅,脾氣暴躁,永遠都在嘮嘮叨叨的老主婦。您看見我家二樓客廳的那個手工雕刻的老櫥柜了吧?有一次,蘇軍的伙夫把一盆滿滿的菜湯放在櫥柜的頂上,溢出來的油水滴了一柜子。你猜我媽媽怎么辦?她揪住那個伙夫就罵,一個下午沒有停嘴。這樣一個多事難纏的老大娘不是很容易讓那些俄國小伙子聯想起從小到大一直在管教自己的老家長嗎?對這樣的老大媽他們避之惟恐不及,對其產生性要求就更談不上了。我媽媽的這一自我保護方法很成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63358.html
相關閱讀:王熙鳳操辦的兩場葬禮 竟是她人生的高點與末路
大漢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國叫囂
三十五個真實的中國歷史
重溫血漿經濟和艾滋病的混亂時代
選人用人須經得住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