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賽金花潦倒而死 小鳳仙曾得梅蘭芳幫助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趣聞 來源: 記憶方法網
,

賽金花照片

八大胡同位于北京前門外的大柵欄附近,清末民初因妓館密集而成一大銷金窟,并因其曾是賽金花和小鳳仙等一系列傳奇故事的發生地,至今仍常被人提及。由著名作家肖復興撰寫的《八大胡同捌章》一書,從多個角度呈現了八大胡同的歷史風貌,在作者富于個性的文字和影像描繪中,強大的政治變革力與無名妓女寒微的生命力時時糾結在一起,讀來頗令人感慨動容。

潦倒的賽金花八大胡同四大名妓的頭牌

可以說,如今提起八大胡同,就不能不提賽金花。

其實,八大胡同里名妓并不僅僅賽金花一個,蘇三、陳圓圓、小鳳仙和賽金花都在八大胡同里住過,都是齊名的,號稱八大胡同四大名妓。其中,賽金花是最重要的主角之一,說她是這四大名妓的頭牌,也許并不為過。

這樣來說賽金花,是因為沒有一個名妓能夠比得上她身世浮沉、命運跌宕,她和前清狀元郎洪鈞的關系,和八國聯軍中德軍元帥瓦德西的傳聞,都有著八大胡同里其他任何一位名妓沒有的魅力。

于是,無論民間傳說,還是文人創作,賽金花都是取之不盡的素材和藍本。早在1899年,也就是庚子之前,尚沒有傳說中的賽金花與瓦德西之染時,就有清末名士樊增祥寫的《前彩云曲》和《后彩云曲》(顯然是模仿吳梅村寫陳圓圓的《圓圓曲》)。之后又有曾樸的《孽;ā泛蛷埓悍摹毒盼昌敗?箲饡r期,夏衍和熊佛西先后又都寫作了同名話劇《賽金花》。建國以后,以賽金花為主角的各種著作,又有包括國內著名小說家張弦和海外作家趙淑俠所寫的小說和傳記等多種。

我們也就不會奇怪,在上個世紀的30年代,為什么江青非要和王瑩爭著主演夏衍的《賽金花》不可。以致到了文化大革命之中,王瑩因此而遭到江青的迫害,入獄,最后死在獄中。

按照美籍華人學者王德威的解讀:“我們還能夠找出比賽金花更為奇詭的情色政治范例嗎?義和團之亂中,盛傳賽金花與德國元帥瓦德西伯爵有染,使她名噪一時。按照這一神話,她的這段露水姻緣使千百萬中國百姓幸免于八國聯軍的劫掠。成為救贖中國的法寶!

最早開始寫賽金花傳記的是劉半農

正是因為賽金花有著如此的魅力和多義性,坊間有著這樣多種版本的流行,人們很希望知道真相到底是怎么樣的。據說,最早蠢蠢欲動追根究底的人有很多,真正實踐的第一人,則是北平中法大學的法文教授陳伯平先生。他的父親陳壁在清末做過御史,和賽金花相識,給了他采訪和寫作的便利,當時他看到有北京的小報記者采寫晚境中賽金花的消息,便想為賽金花寫一本法文傳記。這個消息被當時北京大學的教授兼詩人劉半農先生知道了,覺得賽金花傳記怎么能夠先讓法國人知道,怎么也應該先讓中國人知道才行,便找到他的學生商鴻逵,讓他和自己一起搶在陳伯平先生之前,先寫成賽金花中文版傳記。劉半農先生認為,在晚清史上,賽金花是和慈禧太后相對的重要人物,他說“賽金花和葉赫那拉可謂一朝一野相對立”。這是劉半農先生的高明之處。

劉半農先生對商鴻逵定下原則:這本傳記一定要避開演義,采取賽金花口述、他和商鴻逵筆錄的形式,強化它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于是,劉半農一方面與當時琉璃廠海王的“星云堂”書店談妥,由“星云堂”負責出書,先支付500元的前期投入,主要用作支付請賽金花吃飯的飯錢和贈送賽金花的采訪費用(那時賽金花的生活已經潦倒);另一方面,劉半農找到鄭穎孫先生,請他出面約請賽金花接受他們的采訪,因為鄭穎孫先生是當時的古琴專家,以前和賽金花認識。

最后說好了,每周兩個半天,怕賽金花睡懶覺,早晨醒得晚,都定在下午,汽車接送,每晚備有晚餐,采訪地點在鄭穎孫先生家,他家在東城隆福寺西口附近。一共談了八九個半天,采訪算是完成了。不幸的是劉半農不久病逝,年輕的學生商鴻逵不知如何處理這樣一部重要的傳記,書遲遲沒寫出來,而欠下“星云堂”500元。當時學界思想保守,為一個妓女作傳,似乎有辱斯文,商鴻逵只好請示胡適先生,胡適讓他實話實說,按照現在的話,就是“口述實錄”。于是,商鴻逵按照劉半農生前定下的提綱,寫了出來,書名叫做《賽金花本事》。當時,書只賣出了兩千本。誰也沒有想到,這之后半個多世紀的時光里,這本《賽金花本事》一版再版,海內海外開花,已經不知道賣出多少了。

攥著破棉被角死在寒風里

后來,在蘇州和上海,賽金花重操舊業,雖年齡漸老,畢竟昔日名聲還在,老字號異地開張,生意依然還不錯。不過,來的客人,大多并不是為了欣賞她日益消退的花容月貌,或撫摸她那皺紋漸起的肉體,而更多的是消費和摩挲她的歷史傳奇了。

但是,賽金花34歲和40歲先后兩次嫁人,并沒有給她帶來好運。1922年,她的第二任丈夫去世,她帶著從民國初期就一直跟著她的保姆顧媽,搬到了北京一條叫做居仁里的小胡同的一所小院。那是靠近天橋的貧民窟。

不過,瑞士作家趙淑俠采訪晚年的冰心時,冰心曾說自己見過垂暮之年的賽金花,那時的賽金花,“漂亮看不出了,皮膚倒還白凈,舉止也算得上大方文雅;意外的是,賽金花居然跟來訪的美國記者用英文交談了幾句!

1936年11月4日凌晨四點左右,賽金花落寞凄涼而亡。寒風讓她在生命的最后時刻緊緊地攥住了一床破棉被的被角,來抵御逼在窗外的朔風的如刀呼嘯。

第二天清早,來這里巡查的一個叫普玉的片警,聽見了顧媽的哭聲,走進小院,看到了這樣凄慘的情景,他頗有新聞頭腦,不是立刻打電話報告自己的上司,而是先通知了報社。接電話的是當時《立言報》的編輯吳宗祜,《立言報》立刻停機改版,以最快的速度發出了獨家新聞。很快,全北京城都知道了賽金花悲慘死亡的消息。那一年,賽金花年僅62歲。

《立言報》一出,京城的名流才又忽然想起賽金花來,紛紛捐款捐物,讓賽金花得以不錯地被安葬。據說,棺材是由吳宗祜出面,先到梁家園鶴年堂棺材鋪賒的,掌柜的一聽死者是賽金花,破例半價優惠。張次溪(民俗史學家)倡議把她葬于陶然亭,得到大家贊同。題寫墓碑的,有人說是齊白石先生,其實不確。當時,許多名流競相要求題寫這塊墓碑,如清末的翰林張海若、沈元潛,書法家邵章、張伯英等,但都未成功,最后書寫碑石的是潘毓桂。大概因為他是個臭名昭著的大漢奸,人們不愿意提起他,便張冠李戴安在了齊白石的頭上吧?

現在,在惠州還能夠看到王朝云的墓,在杭州還能夠看到蘇小小的墓,在常熟還能夠看到柳如是的墓,但是,在北京,已經看不到賽金花的墓了。

無論是非功過被怎樣地評說,王朝云、蘇小小、柳如是都無法趕上賽金花吧?作為地位最卑微的一名妓女,她卻創造了名媛閨秀乃至重臣勇將甚至皇上太后都沒有創造的傳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66105.html

相關閱讀:選人用人須經得住倒查
大漢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國叫囂
三十五個真實的中國歷史
王熙鳳操辦的兩場葬禮 竟是她人生的高點與末路
重溫血漿經濟和艾滋病的混亂時代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