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王羲之的大名如雷貫耳。人們常用曹植的“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兮若流風之回雪!奔丫鋪碣澝劳豸酥臅ㄖ馈5拇_,王羲之的書法讓人嘆為觀止,不過提到王羲之,不能不提到當時一個著名的女性,她就是王羲之的曾經的老師,著名女書法大家衛夫人。
衛夫人,名鑠,字茂漪,自署和南,乃是西晉司空,錄尚書事衛灌之后,衛灌的草書當時都頗負盛名,從父衛恒,官終黃門郎,亦善書法,著有《四體書勢》。父衛展,歷官江州制史、廷尉,卒于官。出身書香門第的她從小就酷愛書法藝術。很早就以大書法家鐘繇為師,得其規矩,特善隸書。據她自述:“隨世所學,規摹鐘繇,遂歷多載。”
她曾作詩論及草隸書體,又奉敕為朝廷寫《急就章》。其書法作品雖未能流傳至今,但從前人的有關論述中,尚可窺見其風格之大概。晉人曾稱頌衛夫人的書法,說:“碎玉壺之冰,爛瑤臺之月,婉然若樹,穆若清風。”充分肯定了衛夫人書法高逸清婉,流暢瘦潔的特色。這實際上是對鐘繇書法風格的繼承,但在鐘繇瘦潔飛揚的基礎之上,更流露出一種清婉靈動的韻味。唐代韋續則曰:“衛夫人書,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臺,仙娥弄影;又若紅蓮映水,碧治浮霞!边B用三組美麗的形象來比擬其書法,可知衛夫人的書法充溢著美感,帶有女性特有的嫵媚嬌柔的風格,又與鐘繇迥異其趣。
衛夫人成年后嫁給汝陰太守、汀州刺史李矩為妻,她撰有《筆陣圖》一卷,全面深入地參考了有關的書法理論,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她在書中首先提出,書法之妙“莫先乎用筆”。主張學習書法要上溯其源,師法古人,反對諳于道理,學不該贍,以致徒費精神,學無成功。
常言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學習在任何時候,都不是一朝一夕,都是要經過無數次反復探索得來的。衛夫人盡管很有天分,可是也經過了一番努力才取得的。這里有個故事,衛夫人小時習字,態度十分認真,有時一寫就是幾個小時,乏了她就去門前泊池里把筆碩洗一洗。一次,她練字累了,就把筆硯放在桶中,放在了泊池里,泊池里的水從此染成了黑色,后人就把這泊池稱為衛夫人洗墨池。
江湖客先生道:衛夫人,天生之大才,得鐘繇之真傳,書法精湛,又有家學之淵源,嗟乎,天下之奇女子也。下筆成章,即使男子也很難與之抗衡。其為人也,小心謹慎,從不驕奢;其做學問也,精益求精;其為師也,悉心傳授。王羲之有幸,得遇名師,衛夫人有幸,得遇高徒,真的向往那樣的日子,風和日麗,優雅的衛夫人興致盎然的和自己的高足在會稽山下,揮毫潑墨的景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79049.html
相關閱讀:淺析書圣王羲之的藝術行為
東晉哪位皇帝和皇后一起吃仙丹 致兩人先后去世
魏晉史上的王戎和嶠遇大喪玩孝順竟為博名?
東晉的時尚
自亂陣腳的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