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認為“城管”是近些年才出現的新興事物,其實在中國歷史上,至少在唐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城管這類工作崗位。
《舊唐書》載:“監市踐于衙,理市治序!边@里說的“監市”,其特點和職業性質和今天的城管都非常相似,踐于衙是指屬于衙門管,但是比衙門官吏的社會地位要低一些,他們的任務就是“理市治商”,其中還有較為詳細的城市街道管理規定:“距府十丈無市,商于舍外半丈,監市職治之。”古代的“府”是指行政機構所在地或地方行政長官、達官貴人的官邸,這里規定的就是離此類地點十丈之內不可以開店擺攤賣東西,而監督執行這些規定的人就是“監市”。
無獨有偶,據唐朝房玄齡在《唐世記》里記載:監市的成員并不是正式編制人員,而是可根據當地官員的意愿或根據政治形勢隨時從民間挑選人員組建和解散,組建期間監市的薪水由衙門發放。所以城管應該是唐朝時就已出現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83800.html
相關閱讀: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
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
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
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
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