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時,女子的流行服色相當多樣性,近年在中國西北地區不斷的出土文物中,大量的絲織品,可以看出唐時代服色的豐富。
唐代是一個活潑外向的時代,國勢強盛,充滿自信,站在漢民族傳統的文化基礎上,敞開胸懷,大量吸收外族文化,而形成多采多姿的大唐文明,因此流行服色呈多樣性。
周代天子的常服有兩種,「玄端」屬常糧服,「深衣」才是真正的常服,「深衣不分階級,自天子至庶民均穿,周代的深衣為白色,唐代亦復如此,白色是最普通的顏色,尤其是男子的常服。
白色:
(隋書。檀儀志)載:「大幸六年詔,胥吏以青,庶人以白,房商以皂。」唐五代都是根據這個規定,一般平民穿白色袍子。當代的詩文中有許多這種例子,如:韓愈的「賽神」:「白布長衫紫領巾,差科未動是閑人!。范質的(誡兒侄八百字):「去午初釋褐,一命到蓬丘。青袍春草色,白?棄如仇!挂陨蟽墒自,很明顯可看出,未任官時是穿白色袍。
又唐人小說(櫻桃青衣),敘述一位屢試不中的士人,行至一精舍中,聽僧人講道,倦而入夢,夢見自己遇貴人,中舉又娶妻,夢醒時,「乃見著白杉,服飾如故。」可以為一力證。唐朝科舉制度開始興盛,進士科尤其被人看重,唐代名相大多出身進士科,這些登科未授官的士子、雖然仍是一襲白衫,但是不久飛黃騰達的可能性很大,因此進士及第的士人,被尊稱為「白衣公卿」或「一品白衫」。一般官吏平時或宴客時,也穿白色袍子。譬如,唐代人繪的「游騎圖」,其中人物,或是休閑游騎,也是穿著白色袍子的。
紅色、紫:
有人作過色譜分析,單是吐魯番出土的絲織品,就有二十多種顏色,其中紅色有水紅、銀紅、猩紅、絳紅、降紫。
黃色有鵝黃、菊黃、杏黃、土黃、金黃、茶褐。
青色有天青、蛋青、赤青、藏青。
藍色有翠藍、寶藍。
綠色有胡綠、豆綠、葉綠、墨綠、果綠。
一座永淳二年墓中,發現的紅色錦條花邊,以果綠、墨綠、黃、棕、白等顏色絲線織成花紋,并以白色珠扣黃色暈綢飾于其間。唐代婦女服裝的華麗,從許多繪畫作品充分表違了出來。例如唐代周?的「仕女圖」、徽宗摹唐代張萱的「搗練圖」、李公麟摹張萱的「麗人行」、敦煌壁畫中的「樂廷鑲夫人行香圖」等,均可以印證這個時代女子服色的多采多姿。上述畫中,貴族婦女以紅色衣裙占最大多數,如「麗人行」中的虢國夫人,為淡窄袖上襦,肩搭白色披帛,下著描金花紅裙。而宮女、侍者多數為暗色或淺淡不過亦有大紅色,因為此時代,「風俗奢靡,不依格令,綺羅錦繡,隨所好尚。上自宮掖,下至匹庶,遞相仿效,貴賤無別!
不論古今中外,對流行服裝最敏感的人,莫過于富貴人家的婦女和取悅于人的歌女、妓女等,所以我們從這些婦女的穿著,就可以知道當時的流行服色。這個時期的女子最流行穿紅色、紫色。從唐人詩句中可以見到許多: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朱服弄芳菲,畫舫煙中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88384.html
相關閱讀:增勤法師:長安佛教歷史進程概論
隋末梁王蕭銑簡介:梁皇室后裔兵敗降唐后被誅殺
羅成在歷史上的原型是誰? 羅成是怎么死的?
唐太宗怎么讓秦瓊和尉遲恭當門神?門神的來歷
隋唐政治制度的起源:多出自西魏和其后的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