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曾說:“在中國哲學史各時期中,哲學家派別之眾,其所討論問題之多,范圍之廣,及其研究興趣之濃厚,氣象之蓬勃,皆以子學時代為第一。”先秦子學,“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每家各有優劣短長,“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
歷史
儒家:因代表人物孔子為傳授古代典籍的“儒”(教師)而得名?鬃訛樽趲煛4砣宋镉忻献、荀子等。戰國時,與墨家并稱“顯學”。
墨家:因代表人物墨子而得名。是與儒家對立的學派。
道家:早期稱為道德家。因其思想以“道”為核心而得名。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莊子發展了原始道家思想。 歷史
法家:因主張君主應制訂成文法典而得名。韓非為集大成者,認為“法、術、勢”三者,不可一無,皆帝王之具。
歷史
名家:因辯論“名”“實”問題而得名。代表人物有惠施、公孫龍等。通過對名詞、概念的研究,揭示了深刻的哲學和邏輯思想。
陰陽家:因主張“陰”“陽”的結合和相互作用產生一切宇宙現象而得名。代表人物戰國末齊國人鄒衍。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受木、土、火、金、水五種因素或勢力支配,提出“五德終始”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13270.html
相關閱讀:秦朝使用什么文字?
千古不解之謎:秦始皇兵馬俑為何都不戴頭盔?
過秦論-賈誼
秦朝海外的探索:徐福東渡究竟去了何方?
百里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