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衣裳最具特色的有三種,一是大袖衫,二是褲褶與?襠,三是不拘儀表的寬袍。
大袖衫
衫在魏晉之時不僅是玄者所著,而且也是上流社會的服飾特征之一。它是在傳統的漢服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當時的衫與現在的衫不同,其形制與袍相仿,只是袖口不同,袖口有祛者為袍,無祛者為衫。也就是衫不收袖口,不施祛口,袖口寬敞!夺屆?釋衣服》稱:“衫,衣無袖端也!敝傅木褪桥叟c衫的區別所在。
由于不受衣祛等部約束,魏晉服裝日趨寬博!胺惨恍渲,足斷為兩,一裙之長,可分為二!鞭D相流傳,成為風俗,并一直影響到南朝服飾。上自王公名士,下及黎庶百姓,皆以寬衫大袖、褒衣博帶為尚。從傳世的繪畫作品及出土的人物圖像中,都可以看到這種情況。
褲褶與?襠
褲,戰國之時已有少數人所著,實為趙武靈王引進的胡服之一種,經幾百年的演變、改進,不斷完善而形成。
褲褶之名起于漢末,但此時的褲褶之制已非漢末的式樣,其形制比以往漢式上衣窄小,長至膝部;褲管寬松,長至足部。這種服飾漢魏之際主要是在軍隊中穿著。該服經南北幾次交流融和形成,魏晉之后,被廣泛用于民間,也成為了漢族的普通常服和便服。
穿褲褶的陶俑
魏晉南北朝之際,中原和南方的服飾都受到北方少數民族習俗的深刻影響,當時除褲褶之外,廣泛穿著的還有?襠,也是從北方傳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15213.html
相關閱讀:淺析書圣王羲之的藝術行為
自亂陣腳的苻堅
魏晉史上的王戎和嶠遇大喪玩孝順竟為博名?
東晉哪位皇帝和皇后一起吃仙丹 致兩人先后去世
東晉的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