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傅作義張家口偷襲成功 700名騎兵奪重鎮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趣聞 來源: 記憶方法網

8月28日,國民黨第13軍攻占承德。接著,國民黨集結6個軍,大舉進攻冀東地區。晉察冀軍區部隊勢單力薄,連續放棄冀東地區15座縣城。

晉察冀軍區司令部所在地張家口腹背受敵。張家口是察哈爾省(舊省名,今并入河北、山西兩省)省會。1945年8月,冀察軍區部隊從偽軍手里奪取張家口,該城成為解放戰爭前夕中共控制的第一座較大的城市。

坐鎮張家口的聶榮臻司令員審時度勢。晉察冀軍區部隊經晉北、大同、集寧戰役,傷亡較大。又因作戰不利,士氣低落;國民黨軍人多勢眾,又是乘勝前進。因此,堅守張家口勢必使部隊陷于被動的局面。

聶榮臻緊急召集晉察冀中央局常委會,提出:“我們不能在平綏線打下去了,我們要向中央提出意見。”在決定是否放棄張家口時,他提議舉手表決。

蕭克第一個舉手贊同放棄張家口。他之所以這樣做,自有其深意:

我是從兩個方面考慮的:一方面我認為當前形勢下只能避敵銳氣、另尋良機,再也不能吃過去那種稍稍發展壯大一些就去和敵人硬拼的大虧;另一方面,也是有意表示一下對聶的工作堅決支持的姿態。其背景是1944年9月,晉察冀邊區曾開過一次高級干部會議,在會上對邊區的主要領導人聶榮臻進行了不適當的批評,使他的領導威信受到影響。記得在高干會開后不久,前方有位高級干部到延安,說:“前方的同志認為聶不能回邊區了”。我當時就感到這是高干會影響的結果。這種影響,對聶當時和以后的工作是很不利的。盡管我們離開延安前毛主席同我說過:聶在晉察冀的工作是百分之七十與百分之三十的問題,不該上到“路線”上去,但高干會造成的影響還在。當時,作為軍區資歷較老的副司令,我在軍事上的發言是比較受大家尊重的。若有小人之心,很可能也會像我們見識不少的那種人一樣,趁機使個絆子,達到個人升遷的目的。我很早就看過《紅樓夢》,一直銘記著這樣一句哲言:“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更何況此時的決策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我黨我軍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榮損”問題。所以,我毫不猶豫地率先舉手表示支持。

大敵當前,一些“認為張家口是不能夠丟的,也不應該丟的”將領被說服,同意聶榮臻的決定:“我們的整個作戰部署,應該著眼于殲滅敵人,不為一城一地所束縛,在敵人進攻張家口時,能守就盡量守,形勢不利時就只進行掩護作戰,不作堅守,準備放棄張家口,以便擺脫被動,尋找有利戰機,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聶榮臻的計劃得到上級的首肯。9月18日,中央軍委復電:

……(二)我們同意你們十六日十八時電之精神,除各方布置外,集中主力與適當地區待敵分路前進,殲滅其一個師(兩個團左右),得手后看情形如有可能,則再殲其一部,即可將敵第一次進攻打破。依南口至張家口之地形及群眾條件,我事前進行充分準備,各個殲敵,打破此次進攻之可能性是存在的。(三)此種殲敵計劃是在保衛察哈爾之口號下進行動員,但以殲滅敵有生力量為主,不以保守個別地方為主,使主力行動自如,主動地尋找好打之敵作戰。如屆時敵數路密集不利于我,可以臨時決定不打。若預先即決定不打,則將喪失可打之機,對于軍心士氣亦很不利。(四)……希望你們聚精會神,充分準備,尋找良機殲敵一兩個團。打第一個勝仗,即能振奮軍心民心,打出威風。(五)同時張家口應秘密進行疏散,準備于必要時放棄之,這種準備和積極布置殲敵計劃并不矛盾。

為了張家口,蔣介石一樣煞費苦心。他不但要算計中共,而且要防范那個名義上的部下傅作義。得隴望蜀的傅作義,正將其主力35軍、新編騎兵第4師等部,屯聚于集寧、大同一帶,貪圖張家口。蔣介石為搶占張家口,命嫡系將領李文指揮16軍、53軍出北平,沿平綏鐵路進攻懷來。94軍為預備隊,待發于北平地區。13軍則于承德方向予以策應。

基于對蔣介石、傅作義鉤心斗角情況的分析,聶榮臻“判斷敵人的主攻方向,將是平綏鐵路的東段,在東線敵人未攻下懷來之前,西線的敵人不會輕易東進。”于是,晉察冀軍區組成由蕭克任司令員、羅瑞卿任政委的野戰軍指揮機關,統率1縱1、2、3旅,2縱4、5旅,3縱7旅,4縱10旅,獨5旅,設防于懷來、延慶及其以南地區,抗擊李文兵團;楊成武、冀晉軍區政委王平(上將)率3縱8旅,冀晉、冀察、冀中軍區5個獨立旅,出擊平漢鐵路北段;晉察冀軍區直接指揮4縱和地方武裝一部會同晉綏軍區4個旅,在張家口以西以北地區防御傅作義部,以保證晉察冀黨政機關的安全轉移。

戰爭的颶風翻滾。

颶風的中心--張家口一片忙碌。成群結隊的膠輪大車、毛驢馱子,急切地把物資、文件疏散出城。

中心的中心--聶榮臻的駐地,則是風平浪靜。

前來接受任務的楊成武目見這樣的情形:“這是一所小院,臥室是一間簡易的平房。聶司令員剛剛躺下,看樣子正準備睡覺。小小的平房里一片靜謐。磚地上,放著一張帆布躺椅,躺椅旁邊是個小方凳。筆硯書籍都放的規規正正,井然有序。聽工作人員說,聶司令員經過緊張的工作后,喜歡半躺在帆布椅上思考問題。近前一看,果然如此。”

司令員之所以安之若素,是因為他的部隊守若磐石。

9月29日,國民黨軍以飛機、坦克、大炮開道,狂攻懷來地區。30日,晉察冀軍區2縱15團7連的1個班固守在內外泡南山的一處陣地上。從上午10時至下午17時,1000多發炮彈傾瀉在這小小的陣地。

陣地被震動。

班長閻耀清和全班戰士巋然不動。

一營敵兵的7次進攻被擊退,160多名敵人倒在陣地前。

2縱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韓偉(中將)指揮4個團,無畏地阻擊李文兵團的4個師。

李文兵團付出很大的代價,于10月2日進至東、西花園等地。行進如此緩慢,令李文惱火,他把第二梯隊投入戰斗,希圖突破。

3日晨,點燃的戰火如火燒云,出現在懷來以東的火燒營上空。李文兵團的2個師,在以火燒營為重點的寬達10余公里的正面戰線上猛攻。

7000余發炮彈如火球墜落于小村火燒營。2縱14團2營的防御工事,多數被摧毀。

火燒營,名副其實。

2營官兵屹然于焦土。

6連3排排長孫才帶領1個戰斗小組,據守某高地。當敵軍的坦克轟鳴著沖過來時,孫才抱著集束手榴彈,決然地迎上去,與坦克同歸于盡。

李文兵團在火燒營沖撞了一天,最終碰壁而歸。

李文慢手慢腳,蔣介石則急功近利。他派參謀總長陳誠、北平行轅副主任陳繼承到南口督師。7日,李文兵團94軍的2個師向懷來東南包抄。

楊得志、蘇振華率1縱和2、3、4縱的2個旅另1個團,于馬刨泉地區布下天羅地網。

李文兵團一敗馬刨泉,1個團損耗殆盡;再敗南石嶺,600余人有去無回;三敗鎮邊城東南,1000余人落網。李文兵團損失1萬多人,仍然沒有打到張家口。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晉察冀軍區部隊勢如破竹的攻勢。楊成武、王平所部橫掃平漢鐵路北段。9月30日至10月3日,連下望都、徐水、容城、定興四城,消滅敵軍8300余人,掌握保定南北250余里的鐵路,積極配合了平綏鐵路東段的防御戰。

完成策應任務的王平胸懷全局,他急電晉察冀軍區司令部,獻計獻策:“敵人云集察南,我軍主力應以神速動作,通過妙峰山,轉到平漢線。同時,令地方部隊對平張段鐵路、公路,展開破擊戰,以阻止敵人東返南下。在平漢路北段,敵人兵力空虛,只有易縣駐有第五師,如我集中優勢兵力,將其包圍殲滅,是完全可能的。如果這一想法得以實現,我軍殲滅了敵人有生力量,就可以由被動轉為主動。”

然而,王平將軍的卓見沒有被采納。

退出張家口后,羅瑞卿“以十分惋惜的口吻說:那時,有一位同志,曾提出建議,在撤出張家口以后,立即將我軍主力部隊轉到平漢線。當時,敵人在易縣只有第五師,比較孤立,我若集中優勢兵力,將其圍殲是完全可能的。如果這樣,就是一個很大的勝利,晉察冀的戰局就會有個大的轉折……”

王平將軍的先見之明未能產生效益。

蔣介石搶占張家口的計劃成了紙上空談。他權衡得失,將張家口這個誘餌拋給傅作義的12戰區,誘惑傅作義繼續全力參預反共戰爭。

中國的割據勢力信奉“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信條。觀戰多時的傅作義聞風而動,興兵進犯。

傅軍戰術老辣,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偏師佯動于大同、陽高一線。日間,派1個團乘火車從集寧、大同一帶招搖東進。夜間,原班人馬乘原車返回原地。周而復始,以區區1團兵力偽裝大兵團洶洶東進的態勢。

主力以騎4師為前鋒,101師、暫31師、暫17師、暫騎4旅和機械化部隊跟進,從集寧地區出發,穿越數百里草原,繞道商都,經大清溝奔襲張家口北方門戶--張北。

由于晉察冀軍區將領“對傅作義經豐鎮、大同、陽高東進策應懷來是有準備的,但對他從集寧、尚義(南壕塹)直插張北估計不足”,張北縣只有第7軍分區司令員陳宗坤(少將)帶領的2個團駐防。當他們發覺大清溝方向有敵人活動后,以為是小股敵人襲擾,馬上出擊,只留1個人數較少的連隊留守縣城。

在沸騰的東線和喧擾的西線映襯下,張家口北面的寧靜就有些令人生疑。

鄭維山為了以防萬一,于10月8日凌晨2時半,派警衛團團長李金石帶領5個多連,前往張北一帶警戒。為了爭取時間,鄭維山特意命令李金石率1個步兵連和機槍連一部乘車先行,其余部隊徒步跟進。

上午9時,李金石率隊到達張北。1個小時之后,傅部700余名騎兵如洪峰涌到城下。

李金石指揮僅有的這點人馬奮力抗敵,掩護縣和分區黨政軍機關人員轉移。傅軍源源不斷地趕來,守軍難以抵擋。下午15時,張北失守。

張家口的北門被撞開了。

這時的張家口可以說是空城,市區內只有教導旅這一支部隊。

鄭維山急命教導旅搶占位于張北城南25里處的狼窩溝,阻擋敵軍。教導旅不辱使命,節節抗擊,為人員和物資的轉移贏得了時間。

敵軍大兵壓境,聶榮臻決定退出張家口。他不允許部下毀壞張家口飛機場、下花園發電廠,因為他成竹在胸:“用不了多長時間,我們還是要回來的。”

11日夜,聶榮臻站在皎潔的月光里,目送部隊撤離張家口。之后,他才踏上回根據地的路。

聶榮臻途徑永寧山麓的西陵,只見明月當空,古老的陵園沉浸于明凈如水的月華。聶榮臻和劉瀾濤停下軍車,漫步于歷史的紀念地。聶榮臻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此刻的感受:“可真是悠哉游哉了!”

輕松決不等于輕忽。

傅作義--這個步步進逼的對手,得到聶榮臻的高度重視。聶榮臻和傅作義用智與力所進行的對奕,是一盤扣人心弦、令人難忘的棋局。

在聶榮臻元帥晚年,一位名叫傅志義的醫生被派到他身邊工作。當傅醫生第一次為他檢查身體時,不免有些緊張。聶榮臻用一句風趣話,消除了傅志義的緊張情緒:“我和傅作義可打了一輩子交道了。”

傅作義的行為給歷史當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鄭維山將軍認為:“傅氏治軍作戰確有獨到之處,實屬國民黨軍高級將領中的杰出者。”

晉察冀軍區司令部二局局長彭富九(少將)是情報部門的負責人,監控傅軍的失敗,使他久久不能釋懷。

北平和平解放后,彭富九專程找到原來傅作義的辦公室主任,終于查清了原因:傅作義怕失密,內部沒有用蔣介石統一的密碼,他自己另搞了一套密碼,蔣介石的電報正規,而傅作義的電報故意搞得顛來顛去,把時間和簽名插在電文里邊,致使破譯十分困難。傅作義沒有破譯機構,但架了幾部電臺測向,聽無線電的方向和聲音大小,以此得知解放軍在張家口西南面有主力,而在張北方向空虛。

傅作義集團攻占張家口的消息,震驚海內。

為維持國共和談而奔走的中國民主同盟秘書長梁漱溟聞聽此訊,發出一聲嘆息:“一覺醒來,和平已經死了!”

世人皆知,內戰已不可避免。

蔣介石興高采烈,他在傅軍進入張家口的當日即11日下午,宣布將召開國民大會。

國民黨驕慢地稱:“共軍已崩潰”,“可在三個月至五個月內,完成以軍事解決問題。”

國民黨軍將領李宗仁解釋狂言的來由:“張家口是個戰略地區,我軍克張家口,便將在東北與華北的共軍腰斬為二。當時中央統帥部估計錯誤,認為張垣既克,關內共軍得不到關外的補充,必可次第肅清;關內隱患一除,便可徐圖關外,中共將不足為患了。”

傅作義集團一樣怡然自得。

董其武指揮暫3軍進駐張家口。幾天后,傅作義的總部移入張家口。國民黨政府任命傅作義為察哈爾省政府主席,董其武為綏遠省政府主席,傅作義的領地擴張為兩省。

晉察冀軍區部隊的士氣則低沉。“張家口保衛戰,沒有達到大量殲敵的預期目的,我軍從日軍鐵蹄下解放出來的察南廣大城鎮和鄉村,遂被國民黨軍隊占領……我軍對大同攻擊不克,集寧決戰失利,從冀東和張家口撤離,這一連串的問題在部隊中間引起了不小的反響,部隊和地方都產生了埋怨情緒,群眾中間也說三道四,議論紛紛,一部分人的和平幻想徹底打破了,又被一種驚慌失措、害怕戰爭的思想所代替。”

中共中央關切地致電晉察冀軍區將領:“張垣失守后,傅作義部已極端分散,利于我各個殲滅。……目前你區敵人進攻,無論傅作義、李宗仁均已達到頂點,其后備力量已經用盡,我們方面一城一地之得失無關大局,主要任務是殲滅敵人有生力量。望本此方針鼓勵士氣,團結全黨,完成中央給你們的神圣任務。”

10月22日,晉察冀中央局在淶源舉行擴大會議,集體學習中央的指示。

中共中央在《三個月總結》中的論述,切中要害:“過去三個月內,我們損失淮陰、菏澤、承德、集寧等幾十個中小城市。其中多數是不可避免地要放棄和應當主動地暫時放棄的;一部分是仗打得不好被迫放棄的。不管怎樣,只要今后仗打的好,失地即可收復。今后還可能有一部分地方,在不得已時被敵占去,但是將來均可收復。各地應檢討過去作戰經驗,吸引教訓,避免重犯錯誤。”

學然后而知不足,晉察冀軍區的將領們認識到自身所存在的缺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35873.html

相關閱讀:重溫血漿經濟和艾滋病的混亂時代
大漢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國叫囂
王熙鳳操辦的兩場葬禮 竟是她人生的高點與末路
三十五個真實的中國歷史
選人用人須經得住倒查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