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生不逢時的直諫大臣陳元達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晉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提起“直諫”一詞,大多數人的腦海里,首先會閃現出唐朝的魏征來。事實上,早在十六國時期的漢國,就有一個敢于直諫的大臣;实坌藿▽m殿,他冒死進諫;皇帝并立三后,他冒死進諫;皇帝誅殺賢臣,他依然冒死進諫?上У氖牵赫饔龅搅藲v史上最善于納諫的唐太宗李世民,而他卻遇到了荒淫昏暴的漢國皇帝劉聰。

  他,就是陳元達,一個比魏征早三百年的諫臣。 歷史

歷史

  陳元達,字長宏,匈奴后部人。在漢國開國皇帝劉淵和其繼任者劉聰當政時,陳元達歷任黃門郎、廷尉、左司隸校尉、御史大夫、儀同三司等重要職務。劉淵在位時,針對漢國的混亂局面,陳元達曾提出許多行之有效的治國方略。劉淵第四子劉聰即位后,陳元達多次直諫無果,終于絕望地自殺了。

  在暗無天日的五胡十六國時期,陳元達無疑是一個“異數”。他的冒死直諫,為那時的天空,增添了一抹亮色。

  反對修建鶴儀殿嘉平三年(313年)正月,漢國皇帝劉聰在光極殿大宴群臣。吃到興頭,劉聰發布了一道圣旨——命令前西晉皇帝、如今的階下囚司馬熾,穿上仆人的青衣,為大家擔當服務員。庾珉等西晉舊臣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忍不住失聲大哭。劉聰很生氣,后果很嚴重。沒多久,有人告發庾珉,說他打算謀取平陽,以響應坐鎮太原的晉將劉琨。是年二月,劉聰賜給晉懷帝司馬熾一杯毒酒,結束了他的生命。與晉懷帝一同被殺的,還有庾珉、王俊等西晉舊臣十余人。陽春三月,劉聰立右貴嬪劉娥為皇后。為了金屋藏嬌,規模宏大的鶴儀殿開始破土動工。 歷史

  這時,時任廷尉的陳元達終于坐不住了。他向劉聰進諫,大意是說:“正因為西晉不管老百姓死活,上天才眷顧我們漢國。自陛下登基以來,已經修建了四十多座宮殿,搞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面對皇帝,陳元達絲毫沒有口下留情。說罷,他還反問了一句:“為之父母固若是乎?”(《晉書·劉聰載記》)除此之外,陳元達還從戰略高度分析國情,得出了外憂內困的結論。據《資治通鑒》卷八十八記載,陳元達如此進諫:“今有晉遺類,西據關中,南擅江表;李雄奄有巴、蜀;王浚、劉琨窺窬肘腋;石勒、曹嶷貢稟漸疏。陛下釋此不憂,乃更為中宮作殿,豈目前之所急乎!”陳元達說的一點都不假。比方說,成漢政權割據巴蜀,西晉將領王浚、劉琨分別占據幽州和并州,晉室的秦王司馬鄴擁兵關中、瑯琊王司馬睿扼守江南,而臣屬于漢國的石勒等人,卻一直企圖獨立,打算另起爐灶。

  陳元達“大逆不道”的言論,不僅說中了漢國的要害,也觸及了劉聰的神經。再說,被大臣一頓說教,多沒面子。劉聰大怒,命令左右將陳元達帶到東市,準備開刀問斬。常言道,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城門失火,自然殃及池魚。陳元達的妻兒,也一并被打入死牢。

  電影里,每當英雄人物要被砍頭的時候,我們最渴望聽到四個字便是:刀下留人。陳元達雖然冒犯了皇帝,但其所言,卻句句是實話。這樣正直的大臣,自然有人求情。大司徒任凱,光祿大夫朱紀、范隆,驃騎大將軍、河間王劉易,集體勸諫,磕頭磕出滿腦袋的鮮血,劉聰仍然不為所動。

  真正喊出“刀下留人”的那個人,您肯定猜不著。這個人不但密令劊子手停止行刑,而且拿出筆墨紙硯,親筆給皇帝寫信。這個人,就是之前提到的皇后劉娥。劉皇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并一針見血地指出,陳元達仗義執言,是社稷之福。而她,則愿意求得一死,以彌補老公的過錯。

  劉聰“覽之色變”,不但撤銷了殺死陳元達的決定,還將其扶到上座。此時,劉聰大發感慨:“外輔如公,內輔如后,朕復何憂!”陳元達被樹立為榜樣,供大家學習的同時,為其求情的任凱等人,也得到了豐厚的獎勵。為了顯示其開門納諫的決心,劉聰還將逍遙園更名為納賢園,將李中堂更名為愧賢堂。

  阻止并立三后據《晉書·劉聰載記》記載,劉聰不僅智商高,而且領悟能力超群。除了熟讀諸子百家不說,還能將《孫武兵法》倒背如流。戰場上,劉聰又如猛虎下山,可以力拔山兮,也可以彎弓射大雕,絕對不是紙上談兵的膿包。20歲時,劉聰前往京城,名人雅士搶著與他交往。我們熟悉的樂廣和張華等大文豪,就是劉聰的哥們。

歷史

  能文能武、擅長交際,這是劉聰的優點。可惜的是,劉聰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好色。有多好色呢?別的不說,就連皇太弟劉?的生母單氏,劉聰也笑納了。要知道,單氏可是劉聰的長輩呢!

  皇后劉娥過世后,后宮就亂套了。為了獲得皇帝的寵幸,妃嬪們爭風吃醋、各施手段。碰巧當時有流星墜落,陳元達便借災異之象警誡劉聰:“女寵太盛,亡國之征。”(參見《資治通鑒》卷八十九)陳元達就是陳元達,仍然沒給皇帝留半點面子。面對下屬的指責,劉聰悻悻地辯解:“此陰陽之理,何關人事!”(參見《資治通鑒》卷八十九)既然是“陰陽之理”,陳元達自然不好再說什么。

歷史

  建元初年(315年)三月,劉聰看上了中護軍靳準的兩個女兒,月光和月華。為了博得美人芳心,劉聰別出心裁地設立了3位皇后:立月光為上皇后、月華為右皇后;之前的劉貴妃,則被立為左皇后。

  一個皇帝,三個皇后,恐怕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奇觀。此時,擔任左司隸的陳元達再一次拍案而起。陳元達極力勸諫道:“并立三后,非禮也。”就是這7個字,搞得劉聰很不高興。 歷史

  劉聰不高興,便將陳元達封為右光祿大夫。這一調動,明升暗降;表面上升了陳元達的官職,實際上卻剝奪了他的實權。這么一來,太尉范隆、大司空呼延晏等人看不下去了,紛紛表示,要把自己的官職騰出來,讓給陳元達。劉聰沒辦法,只好以陳元達為御史大夫、儀同三司。 歷史

  當皇后沒多久,“月光有穢行”。說難聽點,就是指靳月光當了上皇后,還到處亂搞,給劉聰戴了綠帽子。這種行為,陳元達很難接受。于是,他向劉聰稟報了靳皇后淫亂后宮的罪行。事已至此,劉聰才忍痛割愛,將靳后廢掉。而靳月光,則羞愧相加,自殺身亡。

  力保賢臣自從兩個女兒成為皇后,中護軍靳準就變得炙手可熱起來。與靳準一樣,受到劉聰寵信的,還有中宮仆射郭猗、中常侍王沈等人。可惜的是,這些人囂張跋扈、為所欲為,弄得朝中雞飛狗跳。比方說,郭猗和靳準都與皇太弟劉?有仇。于是,他們便挑撥離間,極力鼓動太子除掉劉?。而太子劉粲,則擔心自己的皇位受到威脅,與靳準等達成攻守同盟。

  漢國的最高統治者劉聰,除了吃喝,就是玩樂。他的玩樂方式沒有新意,卻創造了一個記錄:三日不下床,百日不出門,數月不理朝政。朝中大小事務,劉聰都瀟灑地托付給劉粲處理。這一記錄,直到明朝后期,才被萬歷皇帝朱翊鈞打破并“發揚光大”。

  在這種情況下,郭猗、王沈等人更是肆無忌憚,扶植親信,打擊政敵。俗話說,惹不起,還躲不起嗎?遇到郭猗和王沈這樣的無賴,躲也沒用。少府陳休、左衛將軍卜崇,就是因為看不慣其行徑,很少搭理他們,便被懷恨在心。

  果然,建元二年(316年)二月,劉聰突然光臨上秋閣。同時,劉聰下令誅殺陳休、卜崇,以及尚書王琰、田歆等七人。侍中卜?進諫:“陛下方側席求賢,而一旦戮卿大夫七人,皆國之忠良,無乃不可乎!藉使休等有罪,陛下不下之有司,暴明其狀,天下何從知之!詔尚在臣所,未敢宣露,愿陛下熟思之!”(《資治通鑒》卷八十九)卜?思路清晰、有禮有節,卻沒有打動劉聰。王沈也狐假虎威,呵斥卜?說,卜侍中不會是想抗旨吧?劉聰拂袖而去,并將卜?免為庶人。

歷史

  這時,一支龐大的勸諫隊伍出現了。除了御史大夫陳元達,還有太宰劉易、大將軍劉敷、金紫光祿大夫王延等,集體向劉聰進言。他們言辭懇切,陳述了郭猗和王沈等人的罪行,也陳述了王琰和卜?等人的忠誠。最后,勸諫隊伍提議,希望劉聰主持公道,罷免王沈等的官職,將其交給司法部門處理。

歷史

  提議歸提議,拍板者當然是劉聰。劉聰的反應是足夠淡定,劉聰的態度是一笑而過。在爽朗的笑聲中,劉聰的發言令人吐血:你們這些人跟著陳元達,全都變傻了。接著,劉聰問劉粲,王沈這人怎么樣?劉粲撒了一個彌天大謊,說王沈他們清正廉明,簡直沒話說。老子相信兒子。劉聰興高采烈地下令,將王沈等一干人封為列侯。

  勸諫失敗后,太宰劉易繼續上疏。劉聰大為光火,將劉易的奏章撕成碎片,扔進了垃圾桶。當年三月,劉易氣憤而死。

  劉易死后,陳元達悲痛不已,仰天長嘆:“吾既不復能言,安用默默茍生乎!”(《資治通鑒》卷八十九)隨后,陳元達自殺身亡。

  此時的漢國,正逐漸走向崩潰的邊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36064.html

相關閱讀:東晉的時尚
淺析書圣王羲之的藝術行為
自亂陣腳的苻堅
東晉哪位皇帝和皇后一起吃仙丹 致兩人先后去世
魏晉史上的王戎和嶠遇大喪玩孝順竟為博名?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