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專家談隋煬帝:首提尊師重道 被野史稱色中餓鬼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隋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3年,多家權威媒體將隋煬帝墓評為2013年中國考古六大發現之一,而隋煬帝也一直是史上最有爭議的皇帝之一,那么隋煬帝其人到底如何?他身上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大連史志專家孟憲斌通過多年的考證研究特為我們系列解讀歷史上真實的隋煬帝。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是中國隋朝的第二位皇帝,605年-617年在位,年號“大業”。“煬”,是他死后唐朝給他的謚號。煬,為荒淫暴虐之意。故惡名遠播,影響極壞。清代思想家王夫之干脆書其曰“逆廣”,野史小說甚至稱其為“色中餓鬼”。實際上,他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最有才干、最有作為的一位皇帝!端鍟?煬帝紀》史臣議論,雖多為斥責之內容,但不得不承認其統治時期之強盛已達到“地廣三代,威振八?,單于頓顙,越裳重譯。赤仄之泉,流溢于都內,紅腐之粟,委積于塞下”的程度。

  提出尊師重道的第一人

  隋煬帝文治的最大功績就是恢復學校、發展文教事業。隋文帝時,頒詔“廢學”,全國只留太學一所,置博士5人,學生72人,其余中央和地方學校統統廢棄。隋煬帝即位后,當年就復開各地學校,又連續頒布幾道有關教育詔書,指出“軍民建國,教學為先”、“尊師重道,敦獎名教”。而后世史家多認為尊師重道一詞,出現的歷史時期要更晚一些,而從隋煬帝的詔書中我們可以看出,隋煬帝才是提出尊師重道的第一人。

  隋煬帝還提出規定培養、選拔人才的措施。為加強教育行政管理,將國子學改為國子監,置博士、助教、學生。地方郡縣學校也設有學官,還注意褒獎辦學成績優異的官員。如龍川郡太守柳旦,見“民居山洞,好相攻擊,且為開設學校,大變其風”,隋煬帝聞之,“下詔褒美”。重視儒家教化,詔稱孔子為“先師尼父”,令牛弘等作《先圣先師歌》,其詞中有云:“經國立訓,學重教先。”學制規定,每歲以四仲月“釋奠于先圣先師”,每年舉行鄉飲酒禮。

  科舉制度從隋煬帝開始

  隋煬帝文治的突出成就就是他選拔人才,隨其才能,任以官職。更為可貴的是,他還對如何征召選拔人才的方式進行了重大改革。大業三年,隋煬帝頒布詔書,要求地方官依令十科舉人,十科中,德、才各占一半。大業五年,又詔四科舉人。十科舉人改為四科舉人,減去的全是有關德行的科目,保留和突出有關才能科目。這種變化,反映了選官制度向實際化操作的轉化,標志著科舉制度在中國歷史上的正式確立。隋煬帝開科取士,選拔了不少優秀人才,為后來唐的“貞觀之治”準備了能臣。如侯君集、孫伏迦、溫彥博、孔穎達、房玄齡、岑文本等進士、舉人,入唐后都成為唐太宗的輔佐之臣。

  隋煬帝在開科取士的同時,著力打擊門閥氏族,曾下令大理追究列以門第取官而無才能者,使不少名門弟子流配免官;又“制魏、周官不得為蔭”,沉重打擊了無功受祿關隴的勛貴武夫,使其子孫不得再以門蔭而得官爵。

  組織3萬人表演隊伍 “曠古莫儔”

  隋煬帝對音樂很有造詣,為太子時就認為太廟雅樂過于單調,請更議定。雅樂,為祭祀朝會等場合演奏的樂舞。他即位后即下詔重修雅樂,增加樂隊所用樂器數量,廢除只用黃鐘一調,不得轉調的規定,可以旋宮轉調。經過修正的雅樂,大量采用了南朝音律。隋煬帝還對用于游宴時演唱的宮廷燕樂進行整理,將其由七部擴為九部,稱“九部樂”。其中七部,均為外來和少數民族樂舞。九部樂之外,還有“大曲”,為綜合聲樂、器樂、舞蹈為一體的大型歌舞曲,演奏起來“掩仰摧藏,哀音斷絕”。當時的大曲《水調歌》為隋煬帝歌頌開大運河所制;《泛龍舟》、《斗百草》則是隋煬帝與西胡樂師白明達共同創作。隋煬帝還曾作詩描寫歌舞中舞女的姿態,如《喜游春歌》二首及《楊叛兒曲》等。

  隋煬帝時,解除文帝禁止演奏百戲規定,并下令到太常寺排練,由官司供給。百戲,指散于四方之俗樂,包括各種戲弄及各種雜技。起初先在宮中表演,后來到大街上表演。每年正月,于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里,列為戲場”,有“殆三萬人”的化妝演員向各國使者表演。表演中,有的場面宏大,有的變化萬端,“曠古莫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39941.html

相關閱讀:隋唐政治制度的起源:多出自西魏和其后的北周
增勤法師:長安佛教歷史進程概論
唐太宗怎么讓秦瓊和尉遲恭當門神?門神的來歷
羅成在歷史上的原型是誰? 羅成是怎么死的?
隋末梁王蕭銑簡介:梁皇室后裔兵敗降唐后被誅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