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楊延昭簡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人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楊延昭(958—1014),本名延朗,后改名楊延昭,亦稱楊六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抗遼大將楊繼業的長子,遼國人認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顆主鎮幽燕北方,是他們的克星,遼國人就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將星)下凡,故稱之為楊六郎。他自幼隨楊業征戰,雍熙三年北伐,楊業率軍攻應、朔等州,延昭為先鋒,時年二十九歲,戰朔州城下,流矢穿臂,戰斗愈勇,終于攻下朔州。其父死,便擔負起河北延邊的抗遼重任。雍熙北伐之后,延昭在景州(今河北景縣)、保州(今河北安新縣)等地抵御遼軍侵擾,死后陪葬于永安縣(今河南鞏義宋英宗永厚陵)。在與遼兵作戰中,楊延昭威震邊庭,人們稱楊延昭守衛的遂城為“鐵遂城”。宋真宗稱贊他“治兵護塞有父風”。
  
  楊延昭,山西太原人。于五代時北漢天會元年、后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出生于并州(今山西太原)。當時他的父親楊業(此時約二十五歲左右)在北漢已居官六、七年,楊六郎青年時代是在北漢度過的。
  
  他是否參加過楊業在北漢為將時抗遼的戰斗,史書無記載,但楊業說過“此兒類我,每征行必以從”(宋史·楊業傳)的話,可見楊延昭的青年時代是隨著父親參加過戰斗的?箲饡r期,在黃土嶺戰役中擊斃日軍“名將之花”阿部規秀的楊成武是楊延昭的直系子孫,屬38代。
  
  家庭:
  
  父——楊業(金刀老令公)
  
  母——佘太君(老令婆)
  
  兄——大郎延平;二郎延定;三郎延安;四郎延輝;五郎延德
  
  弟——七郎延嗣
  
  妹——八妹延琪;九妹延瑛
  
  妻——正妻柴熙春(有書稱柴文意、柴美容、金花郡主、金花公主,為后周主柴榮之女,宋太祖趙匡胤敕封皇御妹金花郡主);次妻王蘭英(有書稱玉林公主王懷女或重陽女,善使雙刀,人號“大刀王蘭英”)。
  
  子女——定國王平南王楊宗保(楊宗閔)、楊宗勉(又名楊宗冕、楊宗顯、楊宗閔)、楊宗政、楊宗奎(劉蘭芳評書版,六郎、大刀王蘭英之子)、楊秋菊(女)、楊心茹(女)
  
  孫——平南王楊宗保之子:太平王御前太尉少令公楊文廣、二令公楊文舉(化名:木青)、英烈少女楊金花(女)、楊宣娘(楊文姬)(女)、楊充廣、楊文貴、楊文藩(義子,原名楊藩)、楊崇勛、楊文惠(女);楊宗勉之子:楊文震(楊震)
  
  人物故事:
  
  相傳,南皮縣鳳翔鄉萬牛張村為楊六郎擺牦牛陣之處。北宋時期,遼兵屢犯邊境,楊六郎奉旨抵御。為巧妙消滅來犯之敵,楊六郎密遣人收買牦牛萬余頭,以草人腹裝飼料,穿戴遼兵服裝,誘牛以角所綁之刀挑開草人腹部吃料。如此訓練百余日,眾牛見穿北兵服裝者便猛用角挑,如是(此)習之如故。楊六郎見訓練成熟,便下令將牛餓三天三夜。派人去遼營挑戰,待遼兵追來,將萬牛放出,牦牛沖入敵陣,見人就挑,遼兵死傷無數。宋軍大獲全勝。從此,此地得名牦牛陣。后因村中多居張姓,1951年改為“萬牛張”。1958年,興修水利時,曾在村前挖出喂牛的石槽,鍋臺、飲牛大缸等物。——引自《南皮縣志》第941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44172.html

相關閱讀: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