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北王”到階下囚,再到“叛將之后”,中國現代史上煊赫一時的張作霖家族如今散布世界各地,甚至互不相識。張氏家族后人依然執著地在尋找著家族故地與歷史真相,記者獨家專訪張作霖之孫、張學良之侄張閭實,為您揭開張氏家族在80年間的興衰謎團。
張作霖的遺言是什么
1928年6月4日凌晨發生“皇姑屯事件”,“東北王”張作霖重傷不治。
值得注意的是,張作霖在北平(北京)成立安國軍政府,自任“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是當時實際上的國家元首。所以在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將“皇姑屯事件”視為日本侵華的開始。因為謀殺一國元首,是反國際法的戰爭行為。
張作霖臨死前留下了什么遺言呢?據張作霖的衛兵溫守善回憶,張作霖在被從皇姑屯抬回大帥府的途中一直在問:是誰干的,逮住沒有?當得知是日本人時,張作霖狠狠地說了句:“打!”民間的說法則是,張作霖叫張學良快回沈陽,一切以國家為重。但張閭實顯然最有發言權。因為張作霖共有6位夫人,張閭實的奶奶,就是張作霖的五夫人——最得寵的壽夫人,她一直在主持打理帥府的內務,也是最接近張作霖生活的人。張閭實說,爆炸后,張作霖的喉嚨被飛片切斷了,小汽車直接開進了壽夫人所在的奉天大帥府小青樓。張閭實聽奶奶說,爺爺抬回來后被安置在臥室的床上,一句話沒說就死了,并無什么遺言。當時為了封鎖消息,除了壽夫人和貼身丫環,誰也不許進去。帥府秘不發喪,13天后,張學良才從關內啟程回奉天。
張學良為何13天后才遲遲返回奉天?史學界眾說紛紜。而張閭實根據家族記憶,認為:“‘皇姑屯事件’發生時,大伯(張學良)雖在天津,卻找不到他人。部隊都慌了,是壽夫人出來安撫部隊,并派人到所有可能的地點去找。”張閭實覺得“皇姑屯事件”是張學良生命中的一個轉折點:“從一個公子變成了一個大人,他心里一定很掙扎,我們感覺得到。”
張家與日軍的仇怨也從此結下。“9·18事變”后,張學良的堂弟張學成投靠日軍,被俘后被張學良下令槍斃。張學良晚年回憶說,東北話講眼睫毛長不認親,他的睫毛就很長。
記憶中的張學良
張閭實生在澳門,長在香港,后到臺灣。“臺北家的客廳中掛起了一張老照片,照片中一個老人著軍服拿把指揮刀,母親說那是爺爺。”他還清晰地記得第一次看望張學良時的情景,張學良經常用“吃完飯有冰淇淋吃”哄孩子們把飯吃完。
小孩子并不知道大伯是被軟禁的,只知道這個老人對社會的變化沒有概念,因為盡管臺灣的消費已經變得很貴了,張學良給孩子的紅包卻20年沒變,都只有200元。2007年,張閭實到沈陽大帥府博物館參觀,他覺得大帥府小了很多,很多建筑都被拆掉了,“我奶奶回憶說,帥府里大小青樓旁邊當時可以駐扎兩個排,營房很大,甚至連大炮戰車都可以容得下”。
張閭實的父親張學浚為壽夫人所生,1948年后去了臺灣。張閭實偶爾聽父親講起父輩兒時的生活狀態,那時的奉天大帥府闊氣異常,每個孩子都有一層樓的空間。張學良作為家中長子,很少在帥府中久留。帥府的一切內務由壽夫人主持。
晚年的張學良喜歡在海灘邊走走,吃吃小館子,老朋友會去和他打麻將,還故意讓他贏。相對于年輕時的奢侈享受,在臺北時的張學良生活變得很簡單,喜歡種花,養了一大籠子鸚鵡。
張閭實說,張學良家里最開始時有臺電視。有一次電視里演西安事變,張學良看了之后很激動,當即把電視關了。以后再去他家,電視就不見了。“他對我大媽趙一荻非常疼愛,到了晚年還相敬如賓,每天都在一起。大伯喜歡大媽做的‘水晶肘子’,入口即化。大伯心情不好時,大媽都能幫他化解。”
家族財富去向之謎
民間有種說法,日本侵占沈陽之后,曾公開說希望張家的人能夠回到東北接收張家的產業,最終敢于從日軍手中拿回財產的,是膽大心細的一介女流——壽夫人。
但張閭實說這完全是杜撰,“9·18事變”當晚,奶奶壽夫人在天津度假。根據張學良晚年的口述,與張學良私交甚好的日本關東軍司令本莊繁,自己掏錢包裝,將帥府里的珍寶財物裝滿三列火車開到了北京。但是張學良拒收,還告訴本莊繁:要還的話,你應該把東北還給中國。本莊繁只好命令火車返回沈陽。
張閭實從家族記憶中得知,一出山海關,日本兵就開始搶奪火車上的財物了,回到沈陽時就只剩下了空車。所以,當時在天津的壽夫人,手上只有她從沈陽去天津度假時所帶的很少的盤纏,甚至要靠天津的親戚接濟度日。
張閭實特意提到了一個已經被歷史所湮沒的名字:張三義堂,他說那是掌管張家在東北的財富與產業賬目的機構。離開沈陽前,壽夫人曾委托張學良的姑姑張首芳代為掌管張三義堂。“9·18事變”后,張家人基本都逃到了天津,張首芳也不例外。
抗戰勝利后,張家人回到沈陽查找張三義堂與張家產業的去向,才知基本已被日本人搜刮殆盡。張氏家族到底有多少家產?張學良在晚年口述中說:“不能說上億吧,至少有五六千萬。”據1926年10月10日成都《民視日報》所列財產表(相當于現在的《福布斯》排行榜)顯示,北洋時期,71個官僚軍閥要人私產總額達63000萬元,而張作霖個人則獨占5000萬,高居榜首。他有20萬坰土地(10畝為一坰),遍布東三省的商號,上百家廠礦,還有奉軍的飛機大炮坦克車……
揭秘:張學良因為什么曾想槍殺父親張作霖?
張學良年少時挺恨張作霖。從記事起,張作霖就很少回家,偶爾回來,也像傳說中的鬼似的,天黑進門,雞叫了就走,兩頭不見亮。最急的一次,把褲帶都落在了家里。張學良對這件事始終想不明白。那時候人們都穿抿襠褲,褲腰一般都有三尺半到四尺,穿褲子時,把多出來的部分一折一抿,再用腰帶一系就成了。張學良想不明白的是,沒有腰帶,自己那個鬼一樣的爸是怎么上的路。張學良背著人在茅房里試了幾次,不系褲帶,手一松,褲子直接就掉到了腳面,一覽無余。
張學良問過媽媽,爸為什么總也不著家,他在外邊忙什么?媽媽沉默了好一會兒,才說,你爸擔著朝廷的大事,領著幾百號人,又要管吃,又要管住,還得東征西討,能隔三差五地回來看看咱們娘幾個,就算不錯了。崔先生沒跟你講過嗎?擔大事者就不能顧小家,古往今來都是這個理。崔先生叫崔駿聲,是遼西名流,也是張學良的第一個老師。此人自視甚高,尋常人不放在眼里,唯獨對張作霖欽佩至極。他不只一次跟張學良說,你爸是個大英雄,大英雄你明白不?往遠了說,劉邦、項羽、朱元璋都是大英雄;往近了說,左寶貴、鄧世昌也是大英雄。張學良一聽這話就想笑,就想起了抿襠褲,想起了褲腰帶,世上難道還有一手提著褲子、一手拿槍的大英雄?
十二歲前,張學良一直跟母親趙春桂生活一起,先在臺安,后在新民杏核店胡同。張作霖官越當越大,媳婦也不斷地更新換代,先是二姨太,繼而又是三姨太、四姨太,可他和媽還住在狹小的土屋里。一鋪小炕,炕頭是媽媽,炕梢是姐姐。他和弟弟張學銘睡在中間。挨擠得緊緊的,把炕尿了,都說不清楚是誰尿的。張學良晚年回憶童年生活時,說,我小時候總挨打。至于總挨誰的打,沒有說,分析一下,應該是母親趙春桂。因為十二歲之前,張學良與張作霖在一起的機會很少。
1946年的政協會議上,中共要求蔣介石釋放張學良,未果,張學良被轉至臺灣軟禁。據張閭實講,1947年,臺灣發生了“2·28事變”。當時的臺灣情報機構收到密報,中共方面有可能派“突擊隊”混入人群中,強行將張學良接回大陸。臺灣軍統收到命令,在阻擋不了的情況下,要將張學良處決。慶幸的是,新竹縣的臺灣山地民眾,阻止了動亂的人群進入張學良被軟禁的山區,也保全了張學良的性命。
家族財富去向之謎
民間有種說法,日本侵占沈陽之后,曾公開說希望張家的人能夠回到東北接收張家的產業。最終敢于從日軍手中拿回財產的,是膽大心細的一介女流——壽夫人。
但張閭實說:這完全是杜撰。“9·18事變”當晚,奶奶壽夫人在天津度假。根據張學良的晚年口述,與張學良私交甚好的日本關東軍司令本莊繁,將帥府里的珍寶財物裝滿3列火車開到了北京。但是張學良拒收,還告訴本莊繁:要還的話,你應該把東北還給中國。本莊繁只好命令火車返回沈陽。張閭實從家族記憶中得知,一出山海關,日本兵就開始搶奪火車上的財物,回到沈陽時,只剩下了空車。所以,當時在天津的壽夫人,手上只有她從沈陽去天津度假時所帶的很少的盤纏。她甚至要靠天津的親戚接濟度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45566.html
相關閱讀:三十五個真實的中國歷史
大漢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國叫囂
選人用人須經得住倒查
重溫血漿經濟和艾滋病的混亂時代
王熙鳳操辦的兩場葬禮 竟是她人生的高點與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