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時期,服裝遺俗漢朝。魏晉的名士們多光身著寬大外衣,或者外衣內著一件類似今天吊帶衫的奇特內衣,并不穿中衣,此衣式僅見于這一時代,款式參見《北齊校書圖》! ∥簳x官吏服飾。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官吏服飾魏晉時期的男子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時期,這種衫子仍為各階層男子所愛好,成為一時的風尚。魏晉時期冠帽也很有特色。漢代的巾幘依然流行,但與漢代略有不同的是幘后加高,體積逐漸縮小至頂,時稱“平上幘”或叫“小冠”。小冠上下兼用,南北通行。如在這種冠幘上加以籠巾,即成“籠冠”;\冠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主要冠飾,男女皆用。因以黑漆細紗制成,又稱“漆紗籠冠”。
魏晉士大夫
魏晉士大夫服飾一
魏晉南北朝時期士大夫服飾戴巾子、穿寬衫的士人(孫位《高逸圖》局部)。《高逸圖》是我國古代人物畫中的杰出作品,它雖然出自唐代畫家孫位之手,但具有濃郁的魏晉風韻。畫面繪四個士人,盤腿列坐于花毯之上,或戴小冠,或裹巾子,通穿寬博衫子。每人身旁各立一侍者,也穿寬袖衣衫。從畫面的構圖和人物的安排來看,都與南京西善橋南朝墓出土的“竹林七賢”磚印壁畫相同,人物的服裝和形態以及生活器具等都是典型的魏晉南北朝形制。
魏晉士大夫服飾二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士大夫服飾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有兩種形式:一為漢族服式,承襲秦漢遺制;一為少數民族服飾,襲北方習俗。漢族男子的服飾,主要有衫。衫和袍在樣式上有明顯的區別,照漢代習俗,凡稱為袍的,袖端應當收斂,并裝有祛口。而衫子卻不需施祛,袖口寬敞。衫由于不受衣祛等部約束,魏晉服裝日趨寬博,成為風俗,并一直影響到南北朝服飾,上自王公名士,下及黎庶百姓,都以寬衫大袖,褒衣博帶為尚。從傳世繪畫作品及出土的人物圖像中,都可以看出這種情況。除衫子以外,男子服裝還有袍襦,下裳多穿褲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45801.html
相關閱讀:自亂陣腳的苻堅
淺析書圣王羲之的藝術行為
東晉哪位皇帝和皇后一起吃仙丹 致兩人先后去世
東晉的時尚
魏晉史上的王戎和嶠遇大喪玩孝順竟為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