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殿建筑,藏語稱頗章。歷史上吐蕃王朝歷代贊普建有不少宮殿建筑,著名的有青瓦達孜宮、子母宮等等。而后來,隨著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形成,宮殿則為各個喇嘛教派的法王、宗教領袖們所有,這既是它的一個最大特點,也是區別于歷代帝宮如北京故宮的根本所在。如薩迦寺的平措頗章、卓瑪頗章,系薩迦法王的宮殿;扎什倫布寺的拉章,則是歷代班禪的宮殿。
布達拉宮是西藏建筑藝術的精華,也是我國,以及世界著名的宮堡式建筑群。宮內擁有無數的珍貴文物和藝術品,使它成為名副其實的藝術寶庫。布達拉宮起基于山的南坡,依據山勢蜿蜒修筑到山頂,高達110多米。全部是石、木結構,下寬上窄,鎦金瓦蓋頂,結構嚴謹。人們走過拉薩河大橋,高聳山頂上的布達拉宮雄姿就映入眼簾。朱紅色的宮墻,金碧輝煌的宮頂。在藍天雪山的陪襯上,顯得格外壯麗。
布達拉宮始建于公元7世紀,于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布達拉意為“佛教圣地”。據說,當時吐蕃王朝正處于強盛時期,吐蕃王松贊干布與唐聯姻,為迎娶文成公主,松贊干布下令修建這座有999間殿堂的宮殿,“筑一城以夸后世”。布達拉宮始建時規模沒有這么大,以后不斷進行重建和擴建,規模逐漸擴大。17世紀中葉,五世達賴受清朝冊封后,又由其總管第巴.桑結嘉錯主持擴建重修工程,歷時近50年,始具今日規模。到第十三世達賴,布達拉宮又進行了歷時8年的修建。據說,這次修建,僅白銀就花費了213萬兩。從松贊干布到十四世達賴,在這1300多年間,先后有9個藏王和10個達賴喇嘛曾在這里施政布教。1988年國家撥出巨款,對這座自17世紀以來沒有大修過的宮殿進行了維修。
布達拉宮主樓13層。宮內有宮殿、佛堂、習經堂、寢宮、靈塔殿、庭院等。殿堂分紅宮、白宮兩個部分。紅宮是供奉神佛和舉行宗教儀式的地方。紅宮內有安放前世達賴遺體的靈塔。塔身以金皮包裹,寶玉鑲嵌,金碧輝煌。在這些靈塔中,以五世達賴的靈塔最為壯觀。這是一座修建在大殿里上下貫通3層樓的大金塔,塔形宛如北京北海公園的白塔,高14.85米,從上到下全部用黃金包鑲,外鑲無數寶石。僅此一塔就用了黃金11萬兩。在紅宮內還保存有大量珍貴文物,如明清兩代皇帝封賜西藏官員的詔敕、封誥、印鑒、禮品和精雕細鏤的工藝珍玩,罕見的經文典籍,以及各類佛像、唐卡、法器、供器等。
布達拉宮有一個特點,就是在每一座殿堂的四壁和走廊里,幾乎都繪有壁畫。這些壁畫題材豐富,畫筆精細,色彩鮮艷。其中有豐富多彩的神話傳說,也有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有一幅是描繪當年興建布達拉宮的情況。畫面上有成千上萬的農奴,他們開山采石,順水放木,彎腰弓背運石上山。他們在沒有任何施工機械的情況下,全用人力完成這樣一件浩大的工程,實在令人驚嘆。壁畫還生動地記載了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成婚的故事;記載了五世達賴和十三世達賴先后到北京朝見清順治皇帝和光緒皇帝的情景。
在紅宮兩側的殿堂稱為白宮,是歷代達賴處理政務和生活起居的地方。這些殿堂建筑和陳設精美絕倫,達賴寢宮尤為突出,十四世達賴的“日光殿”,現在仍擺著純金的佛像,玉雕的觀音,線裝的經卷,古的瓷器,西方的鐘表,以及其他許許多多的珍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47067.html
相關閱讀: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