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為皇家檔案的清代狀元殿試草卷日前曝光。據介紹,如此清代狀元殿試草卷非常罕見,被視為珍貴的歷史文獻資料。隨著清代狀元殿試草卷的曝光,其中也透露了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在古代,參加殿試的人要不吃不喝不廁跪著答卷一整天。自我介紹時,還要遞上一份祖宗三代的簡歷介紹。與當今國考最相似的是鄉試,也是百里挑一。
看看古代的國考是怎樣真實的情況?據介紹,鄉試的錄取比例非常少,“以江南貢院為例,參加江南鄉試每年約兩萬多人,錄取的人平均在每年160人左右,競爭殘酷堪比國考。”由于考試不能越級,清代最老的童生高達103歲。
參加殿試、朝拜天子,是古代書生最向往的事。殿試是科舉考試的最高級別,通過殿試的都稱為進士。“第一名為狀元,往下依次為榜眼、探花。”周道祥說,但這里面還有細分,狀元、榜眼、探花三個人為一甲,賜“進士及第”的稱號;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所有被錄取的進士都被稱為天子門生。“最高等級的考試,由皇帝親自出題、監考。”周道祥說,殿試時間定為一天,從早晨太陽出山,到晚上太陽落山。
在天子腳下答卷,要遵從的禮儀很多。“皇帝御前不得賜座,考生要雙膝跪地,不吃不喝不上廁所,直到考試結束交卷后才能離開。”周道祥說,考試中,除發給正式試卷外,還發給草稿卷紙,殿試者思考成熟后,往往先做草卷,然后再認真謄錄到正式試卷之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48663.html
相關閱讀:王熙鳳操辦的兩場葬禮 竟是她人生的高點與末路
三十五個真實的中國歷史
選人用人須經得住倒查
重溫血漿經濟和艾滋病的混亂時代
大漢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國叫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