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狗烹”。這樣的場景在歷史長河中屢見不鮮。清朝從努爾哈赤到宣統十二個帝王中,“好戲”基本上都集中在康熙、雍正、乾隆這爺三個身上。這爺仨,在“整人”上上演了一幕又一幕好戲,各顯神通,高潮迭起,獨步整個大清朝的“舞臺”。讓人替那些把腦袋別在褲腰上的“重臣”擔憂。也實在是“看清史打冷顫,替古人捏把汗”。
鰲拜
官職:輔政大臣罪狀:30條罪狀指數:***
皇帝評語:努爾哈赤譽其為“萬人敵”、“滿清第一勇士”。
人生輝煌:征戰朝鮮“冒矢石直前搏戰”,皇太極賜號“巴圖魯(勇士)”。清兵入關作戰時多次打敗明軍,屢立戰功。把持朝政,首輔大臣。
失敗之筆:“一切政事先于私家議定,然后施行”,連康熙也無法改變鰲拜的決定。這家伙跋扈成性、驕橫兇狠、大權獨攬,把年輕的皇帝當成任憑自己擺布的傀儡?滴跫绷,說“是可忍孰不可忍”,把他辦了。
命運判詞:康熙念其歷事三朝資深年久,效力有年,屢立戰功,且無篡弒之跡。“不忍加誅,僅命革職,籍沒拘禁,寬大處理,免死禁錮。”最后死于禁所。
殃及家族:其黨羽或死或革。其子納穆福后獲釋。
后世評定:死后背了太多的黑鍋。雍正為他平反“賜鰲拜祭葬,復一等公,世襲罔替。”
明珠
官職:大學士等職罪狀:8條罪狀指數:**
皇帝評語:乾隆認為,“明珠主要的罪狀是'徇利太深,結交太廣,不能恪守官箴'。”
人生輝煌:官居內閣十三年,權傾朝野,“掌儀天下之政”,人以“相國”稱之。在協助康熙除鰲拜、平“三藩”、擊沙俄、收臺灣、剿噶爾丹、治黃河、接受漢族影響等重大事件中都扮演了相當關鍵的角色。
失敗之筆:利用皇帝的寵信,獨攬朝政,貪財納賄,賣官鬻爵,結黨營私,打擊異己。為“長子黨”的核心人物。因賣官納賄被革去“大學士”職務。
命運判詞:'念其于平定三藩時曾有贊理軍務微勞',而沒有'暴示罪狀'。“康熙對他進行寬容處理,使其得于病逝北京。明珠死后,康熙派皇三子胤祉前往祭奠。
殃及家族:只有同黨余國柱、科爾坤、佛倫等革職。甚幸沒有殃及家族。
后世評定:明珠為人聰明干練善解人意,又通滿、漢兩種語言,能言善辯,善結人心。這是他官場得意和落得善終的重要原因。
索額圖
官職:保和殿大學士罪狀:議論國事,結黨妄行罪狀指數:*
皇帝評語:康熙稱”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
人生輝煌:輔佐康熙計擒鰲拜,并將其黨羽一網打盡。在平定”三藩之亂“統一全國立下功勛。任欽差大臣率領清朝使團與俄方代表在兩國邊界問題談判中,簽訂了第一個對等的中俄條約--《尼布楚條約》。”輔弼重臣“,權勢隆盛。
失敗之筆:貪惡腐化,自恃巨富,私心權欲日益驕縱。”太子黨“的頭目。不能寬以待人,對有的朝中大臣動輒”切齒大罵,辱及父母妻子。“
命運判詞:康熙在拘禁索額圖的上諭中說,”爾任大學士時,因貪惡革退,后朕復起用,爾并不思念朕恩。即若養犬,尚知主恩,若爾者,極力加恩亦屬無益。朕欲差人到爾家搜看,但被爾牽連之人甚多,舉國俱不得安,所以中止。朕若不先發,爾必先之,朕亦熟思之矣。朕將爾行事指出一端,就可在此正法。“遭處死。
殃及家族:同祖子孫均被革職,其二子格爾芬、阿爾吉善被處死。同黨多被殺、拘禁或流放。
后世評定:康熙說他是”本朝第一罪人“,這樣的評定不符合歷史事實,有失公允。只能說明康熙也是人,也有小家子氣。
年羹堯
官職:撫遠大將軍罪狀:92條罪狀指數:*****
皇帝評語:雍正語,“年大將軍是朕的‘恩人'。”
人生輝煌:屢立戰功、叱咤風云、威鎮西陲,滿朝文武無不服其神勇。雍正對年羹堯倚為心腹,希望彼此間做個
千古君臣知遇榜樣。他對年說:“朕不為出色的皇帝,不能酬賞爾之待朕;爾不為超群之大臣,不能答應朕之知遇。在念做千古榜樣人物也。建功沙場,以武功著稱。”雍正在給年羹堯奏折的朱批中寫道:“爾之真情朕實鑒之,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千載難有的君臣知遇情分。
失敗之筆:擅作威福,絲毫不知謙遜自保,不守為臣之道,做出超越臣子本分的事情,招致雍正的警覺和忌恨。完全可以說年羹堯的結局是咎由自取!肚迨犯濉氛f年“憑借權勢,無復顧忌,罔作威福,即于覆滅,古圣所誡。”他在雍正面前,態度竟也十分驕橫,“無人臣禮”。“自恃功高,忘了自己是誰了;妄自尊大,不知道北在哪了。”
命運判詞:皇帝開恩,賜其獄中自裁。
殃及家族:家族中任官者俱革職,子孫被發配充軍,家產抄沒入官。以身敗名裂家破人亡告終。
后世評定:在處死年羹堯死的時候,雍正給了他一句話:“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很讓人摸不著頭腦。
隆科多
官職:吏部尚書罪狀:41條罪狀指數:****
皇帝評語:康熙贊其為“能夠做將軍的人。”雍正親口稱呼他為“舅舅隆科多”,贊譽為“當代第一超群拔類之希有大臣。”
人生輝煌:是康熙、雍正兩朝皇權交替之際,皇位繼承大戰中最為關鍵的核心人物。胤?登基初時對他非常信任,在許多事情上都咨詢他的意見,一派君臣和睦相協、同舟共濟的景象。
失敗之筆:“臣子有功,主子高興的話可以恩賞;但不許自己表功,否則就是要挾,就是說主子無能或無德。”這是雍正的邏輯。隆科多居功自傲貪贓枉法擅權結黨,對皇權產生不利影響。
命運判詞:雍正為了避免留下濫殺功臣的把柄,故而沒有將隆科多處死。而是在暢春園附近建房圈禁,“永遠禁錮”。次年,隆科多幽憤中在禁所死去。
殃及家族:長子岳興阿被革職,次子玉柱被發往黑龍江當差。其贓款數十萬兩,于家產中追補。
后世評定:陳年舊賬一定要算。只能說明雍正這位主子,是一個刻薄陰險、心胸狹隘、喜怒不定的人!肚迨犯濉飞险f“隆憑借權勢,無復顧忌,罔作威福,即于覆滅,古圣所誡。”
和?
官職:“二皇帝”罪狀:20條罪狀指數:***
皇帝評語:嘉慶說:“朕若不除和?,天下人只知有和?而不知有朕。”還說,“和?是有才能的,只不過行的是小人之道而已。不懂得行一個正人君子應該奉行的大道。”
人生輝煌:從一名儀仗隊士兵,做到了財政部長、組織部長、外交部長、內政部長、國防部副部長等等,集國家的人事權、財權、軍權、文化教育權、民族事務及外交權于一身,重要的封官達47次之多。和?的官職之高,權力之大,管轄范圍之廣,空前絕后。這才叫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失敗之筆:乾隆決定退位時想立太子,和?卻不想換皇上,就勸皇上甭著急,說乾隆肯定得活一萬歲。在和?的心中,只有乾隆和他自己。后來嘉慶當上諸君,他也沒太當回事,自行斷了后路。
命運判詞:嘉慶因他是乾隆的重臣,故而賜他三尺白綾自裁。正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殃及家族:對和?的親信伊江阿、吳省蘭、吳省欽等人刑罰,對同案的福長安改判死緩。和?保舉的其他官員不予追究。他的家族盛極而衰,不勞嘉慶動手了。
后世評定:和?聚斂財富之多,為中國古代最大最富的貪官。“和?跌倒,嘉慶吃飽。”此言不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54272.html
相關閱讀:重溫血漿經濟和艾滋病的混亂時代
選人用人須經得住倒查
王熙鳳操辦的兩場葬禮 竟是她人生的高點與末路
三十五個真實的中國歷史
大漢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國叫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