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喬木同應約到醫院的華國鋒談話。華國鋒反復講三句話:歡迎批評,要求調查,辭去職務。胡喬木向鄧小平、胡耀邦、陳云和政治局會議作了匯報。
《快樂老人報》2015年8月20日第16版版面圖
本文摘自:《快樂老人報》2015年8月20日第16版,作者:佚名,原題:華國鋒找胡喬木反復講三句話
四千人大討論的另一個熱點,是普遍強烈地提出,決議一定要對粉碎“四人幫”后的4年進行認真、全面、科學的總結,要把華國鋒的錯誤寫到決議中去。
7位常委態度不同
其實,胡喬木在9月下旬省、市、自治區第一書記座談會后,討論稿印發之前,已經根據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的意見,親自執筆,寫成一個這4年的基本總結,大約2500字。10月10日,在決議草案全文即將印發之前,胡喬木把新增的這一段送常委審閱。在這一段決議草案送給各常委之前,胡喬木親手作了一處非常重要的修改。對三中全會前兩年,原來總的論斷是“兩年徘徊的局面”,胡喬木把它改為“兩年間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面”。
對這段稿子,7位常委中,葉劍英、趙紫陽看過后批示同意;鄧小平、陳云、胡耀邦看過后回電話表示同意;李先念因到朝鮮訪問未看;華國鋒打電話說,這段沒有經過常委正式討論,不贊成加上。鄧小平、胡耀邦說,既然不贊成,先不加,等到四千人討論之后,如果大家覺得需要加,再加也不遲。因此,發給四千人的討論稿,關于粉碎“四人幫”后4年這一段,只有6行。
陳云對決議修改提三條意見
鄧力群10月15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黨委常委會上作了一個發言,向即將參加四千人討論的幾位黨委常委,介紹了第四段稿子的寫作經過和關于前兩年的內容。對這4年要不要在決議中寫上一段,鄧力群認為,是應該在歷史問題決議中給予總結的。鄧小平在10月25日同胡喬木、鄧力群談話時,也明確表態:“很多組要求把粉碎‘四人幫’以后這段補寫上去?磥恚@段勢必要寫。”
四千人討論以后,胡喬木認真研究收到的四千人討論提出的各種意見,在鄧力群和起草小組成員袁木分別提出的修改方案的基礎上,提出18條原則性的修改設想,于11月6日給鄧小平并中央政治局寫了一個報告。與此同時,胡喬木于11月12日上午召集歷史決議起草組成員開座談會,傳達陳云的三條意見,談歷史決議稿的再次修改問題。
陳云在兩次談話中提出的三條意見是:“一、毛主席的錯誤問題,主要講他的破壞民主集中制,凌駕于黨之上,一意孤行,打擊同他意見不同的人。著重寫這個,其他的可以少說。二、整個黨中央是否可以說,毛主席的責任是主要的。黨中央作為一個教訓來說,有責任,沒有堅決斗爭。假如中央常委的人,除毛主席外都是彭德懷,那么局面會不會有所不同?應該作為一個黨中央的集體,把自己的責任承擔起來。在斗爭時困難可能是非常困難,也許不可能。(“反冒進”不是一次實踐嗎?中央同志全都參加了,毛來了一個反“反冒進”,結果搞得鴉雀無聲了。)三、毛主席的錯誤,地方有些人,有相當大的責任。毛主席老講北京空氣不好,不愿呆在北京,這些話的意思,就是不愿同中央常委談話、見面。他愿談意見的首先是華東,其次是西南,再其次是中南。”
華國鋒提出辭職
歷史決議的起草、討論和修改,同政治形勢和現實問題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歷史決議的起草和討論對現實重大政治問題、組織問題的解決,作了很好的準備,起了促進的作用。
在1980年8月18日至23日舉行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以后,參加這一會議的不少人向中央領導同志提出,華國鋒不適宜繼續擔任黨中央主席和中央軍委主席。1980年11月10日起,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舉行,至12月5日結束。在這次政治局會議的第一次會上,華國鋒提出要求辭去中央主席、軍委主席和黨內的其他職務,并對粉碎“四人幫”以來的工作作了一些檢查和解釋。會議一致通過的“會議通報”指出,在討論歷史決議過程中,很多同志要求對華國鋒擔負的職務進行調整。中央常委認為改變他的現任職務是必要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54276.html
相關閱讀:三十五個真實的中國歷史
選人用人須經得住倒查
王熙鳳操辦的兩場葬禮 竟是她人生的高點與末路
大漢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國叫囂
重溫血漿經濟和艾滋病的混亂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