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李淵父子的“晉陽起兵”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唐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公元617年,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事件莫過于李淵父子的“晉陽起兵”! ∷拖褚挥浥烟炜盏慕k麗閃電,一舉刺破隋帝國的茫茫黑夜;又像是一道穿越濃云的熠熠曙光,瞬間照亮了大唐王朝的清晨! ∵@個令天地變色、令歷史改轍的大事件有諸多人物參與,這些人后來都成為大唐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開國功臣。他們是裴寂、劉文靜、長孫順德、劉弘基、唐儉、柴紹、殷開山、劉政會、溫大雅、武士?……  這些人是晉陽起兵最重要的骨干力量,正是有了他們的推動、策劃、參與,這次起義才能獲得成功,大唐王朝最終才得以橫空出世?刹还茉趺凑f,他們終究只是這個大事件的配角! x陽起兵的主角,當然非李淵父子莫屬! 】蓡栴}是,在李淵父子當中,誰才是這次起兵的“首謀之人”?誰才是這個大事件真正的靈魂人物?誰才是大唐三百年基業當之無愧的開創者?  對此,歷代官修正史都異口同聲地回答??李世民。  后晉劉?修撰的《舊唐書》聲稱:“太宗與晉陽令劉文靜首謀,勸舉義兵。”北宋歐陽修等人編撰的《新唐書》也斷言:“高祖起太原,非其本意,而事出太宗!彼抉R光主編的《資治通鑒》更是斬釘截鐵地說:“起兵晉陽也,皆秦王李世民之謀”;“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  然而,歷史的真相果真如此嗎?李世民真的是晉陽起兵的“首謀之人”嗎?  我們的回答是否定的! ∈紫茸屛覀儊砜纯,按照官方正史兩《唐書》和《資治通鑒》的記載,李世民和李淵在晉陽起兵前夕都做了些什么……  李世民跟隨李淵來到太原后,迅速結交了一批江湖義士!杜f唐書?太宗本紀》稱其“潛圖義舉,每折節下士,推財養客,群盜大俠,莫不愿效死力!薄顿Y治通鑒?隋紀七》說:“世民聰明勇決,識量過人,見隋室方亂,陰有安天下之志,傾身下士,散財結客,咸得其歡心!薄 ¢L孫順德與劉弘基就是在這個時候與李世民結成了生死之交。長孫順德是長孫晟的族弟,與劉弘基原本都是隋宮廷的宿衛軍官,因逃避遼東兵役,亡命太原投靠了李淵,因此與李世民相結納。這兩個人后來在募集義兵時都發揮了關鍵作用! 〈送,劉文靜和裴寂也在此際先后加入了李世民“潛圖義舉”的行列之中! ⑽撵o時任晉陽令,裴寂時任晉陽宮監,二人因職務交往而成為好友。他們目睹天下大亂,而自身前途未卜,時常相對而嘆。有一次,裴寂說:“貧賤如此,又逢離亂,將何以自存?”當時劉文靜還未參與李世民之謀,但是暗中已經對他極為傾慕,所以趁機游說裴寂道:“李世民非尋常之人,其胸襟豁達類似漢高祖,天縱神武如同魏武帝,雖然年少,卻是命世之才!”言下之意是讓裴寂和他一起依附李世民,可裴寂對此卻不以為然。  不久,劉文靜因與李密有姻親關系而坐罪,被關進郡獄。正當他對前途感到茫然之際,李世民忽然親自來獄中探望他。劉文靜大喜過望,馬上向李世民發出試探,說:“天下大亂,非漢高祖、光武帝之才華者,不可平定四海!”  李世民笑著說:“先生怎么知道沒有?只是常人不知道罷了。我之所以來看你,并不是像小兒女那樣注重個人感情,而是來和先生圖謀天下大事,不知先生有何見教?”  劉文靜知道自己沒有看錯人,于是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如今主上南巡江淮,李密圍逼東都,天下群盜多如牛毛。值此之際,若有真命之主應天順人,振臂一呼,取天下則易如反掌。今太原百姓為避戰亂,皆入晉陽,文靜為晉陽令數年,知其中豪杰之士眾多,一朝嘯聚,可得十萬人;尊公所領之兵亦有數萬,一聲令下,誰敢不從?進而乘虛入關,號令天下,不出半年,帝業可成!”  李世民聽完朗聲大笑:“君言正合我意!薄 拇耍钍烂衽c劉文靜開始積極部署,準備起事! 《@個時候,李淵在做什么呢?  按照正史的說法:“淵不之知也!倍钍烂駝t“恐淵不從,猶豫久之,不敢言”。(《資治通鑒》卷一八三)  李淵真的是這樣渾渾噩噩,對李世民的起兵密謀一無所知嗎?  這個問題我們留待后面探討,現在接著來看在官方正史中,李世民是如何軟硬兼施地“說服”李淵起兵,而李淵又是如何舉棋不定、出爾反爾的。  由于裴寂與李淵的私交很好,所以李世民決定從裴寂的身上突破。他天天與裴寂交游,同時拿出私人的錢數百萬,讓人與裴寂賭博,每一次都詐輸,把裴寂樂壞了。等到那些錢輸得差不多的時候,李世民也順理成章地和裴寂變成好友了。最后,李世民把自己的密謀告訴了裴寂,同時讓他想辦法說服李淵! 〕匀说淖於,拿人的手短。此刻,裴寂已經很清楚他那些錢是怎么到手的了,只好點頭同意! ±钍烂窈团峒藕芸炀拖肓艘挥嫛kS后的日子里,裴寂天天去找李淵喝酒,喝完酒又順便“送上”幾位美女。一連數日,把李淵伺候得舒舒服服。幾天之后,裴寂找了個四下無人的機會,不慌不忙地對李淵說:“二郎暗中蓄養兵馬,欲舉義旗,恐大事泄露被誅,所以讓我以晉陽宮女奉公,此乃情急之下,迫不得已之計。如今眾人心意已決,不知公意下如何?”  李淵一聽,當場爆出冷汗! ≡瓉恚@幾天與他合歡的美女竟然全都是晉陽行宮的宮女??皇帝楊廣的女人!  這可是滅門之罪!  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和老友居然使了這么一招把他綁上了“賊船”! ∵@一招可真損哪!  李淵愣了很長時間,最后無可奈何地說:“吾兒既有此謀,事已至此,為之奈何?只好從他了!薄 ±顪Y雖然一只腳踏上了“賊船”,可畢竟是被逼無奈,所以猶豫了幾天后又把腳縮了回去。  不久,又發生了一件讓他差點掉腦袋的事,再次把他逼入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 ∧蔷褪峭回实娜肭帧! 拇髽I十二年(公元616年)底到次年正月之間,*厥屢次出兵進犯馬邑(今山西朔縣),李淵派遣副留守高君雅會同馬邑太守王仁恭出兵抵御,結果卻吃了一場敗仗。人在江都的隋煬帝楊廣聞訊大怒,以“不時捕虜,縱為邊患”為由,遣使赴太原將李淵就地拘押,并準備將王仁恭斬首! ±钍烂褚灰姇r機成熟,終于當面對李淵說:“今主上無道,百姓困窮,晉陽城外皆為戰場;大人若再拘守小節,下有盜寇、上有嚴刑,危亡無日!不如順民心,舉義兵,轉禍為福,此天授之時也。”  李淵大驚失色:“你怎能說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我現在就告發你!比缓笳页黾埞P,作出一副馬上要奮筆疾書之狀! ±钍烂褚荒槼林,緩緩地說:“世民觀天時人事如此,所以敢說;倘若一定要告發我,不敢辭死!”  李淵氣得把筆一扔,說:“我怎么忍心告發你呢?你要慎重,別再說這種話了。”  不料第二天一早,李世民又來了。李淵聽見他鍥而不舍地說:“今盜賊日繁,遍布天下,大人受詔討賊,賊能討得完嗎?到最后還要承擔討賊不力的罪名。而且世人紛傳李氏當應圖讖,所以李金才無罪,卻一朝族滅。退一步說,即便大人能將盜賊盡皆剿滅,自古功高不賞,屆時危險更大!只有昨日之言,可以救禍,此乃萬全之策,愿大人勿疑!”  李淵仰天長嘆:“我昨天一整夜都在想你說的話,其實還是很有道理的。今日不管是家破人亡由你、化家為國也由你,一切都由你了……”  此時的李淵真是一副萬般無奈、聽天由命之狀!
幾天后,隋煬帝的使者又到了,準備把李淵和王仁恭一起押赴江都問罪。李淵頓時驚慌失措。于是,李世民和裴寂等人再次進言:“今主昏國亂,盡忠無益。偏將副手戰場失利,竟然也要歸罪明公。危亡已經迫在眉睫,宜早定計。況且晉陽兵強馬壯,行宮中又蓄積金錢布帛巨萬,以此舉事,何患不成?今留守長安的代王幼弱,明公若擊鼓向西,據有長安如同探囊取物,何必被區區一個朝廷使者囚禁、坐以待斃呢?”  至此,李淵終于下定決心,開始暗中部署?蓻]過幾天,江都的天子使臣又到了,宣詔赦免了李淵和王仁恭的戰敗之罪,并且讓他們官復原職! ∩饬钜幌,李淵立刻反悔,矢口不提舉義之事! 〗酉聛淼娜兆樱絹碓蕉嗟娜硕荚诖叽倮顪Y起兵。如鷹揚府司馬許世緒、行軍司鎧武士?(武則天的父親)、前太子左勛衛唐憲、唐憲的弟弟唐儉等等! ∪欢蠡锇炎炱ぷ佣寄テ屏,該說的話翻來覆去都講爛了,李淵還是遲遲不動。  劉文靜忍無可忍,只好向裴寂施壓:“先發制人,后發制于人。你為何不快點勸唐公起兵,怎能一再借故拖延呢?再說了,你身為宮監,卻以宮女私侍他人,你一個人死就算了,何必拖累唐公?”  裴寂被觸到痛處了。是啊,假如李淵遲遲不起事,萬一晉陽宮女陪侍之事泄露,那他裴寂就算有八顆腦袋也不夠砍!  此后,裴寂只好天天追著李淵,死纏爛打、軟磨硬泡,終于把李淵徹底說服了。李淵隨后讓劉文靜假造敕書,以朝廷準備四征高麗為名,命令太原、西河、雁門、馬邑四郡凡二十歲以上、五十歲以下者全部要應征入伍,借此擴大武裝力量,準備起兵……  這就是歷代正史記載的關于晉陽起兵的起因和內幕。在這里,李淵被描繪成一個平庸、怯懦、胸無大志、多疑反復的傀儡型人物;而年未二十的李世民則恰恰相反,被塑造成一個目光遠大、足智多謀、意志堅定的領袖,表現出了一種遠遠超越他年齡的成熟和穩重。在此,李世民毋庸置疑地成了晉陽起兵的“首謀之人”,而李淵一開始則被蒙在鼓里,后來迫不得已卷入了這個事件,幾乎是被人用“綁架”的手段弄上了這條起兵叛隋的“賊船”,自始至終都表現得碌碌無能而且萬般無奈。  難道這就是歷史的真相?  不,答案是否定的。通過近年來諸多中外學者對相關史料的重新研究,晉陽起兵的真相已經得到了澄清。西方、日本以及海外的研究結果普遍認為:“有些重要情況可能是在唐太宗統治時期因太宗本人的堅持而編造出來的!鶕䦶那氨缓鲆暤奶拼跄甑氖妨稀洞筇苿摌I起居注》,歷史學家已經能夠對唐朝創立史的傳統說法中的某些偏見和歪曲之處做出訂正!(英?崔瑞德《劍橋中國隋唐史》)  國內學者也認為:“由于官修史籍的不真實,晉陽起兵的內幕幾乎被掩蓋了。突出地頌揚李世民,而其他人則黯然失色,或者被埋沒,或者被歪曲。……同時,舊史籍里還塞進了一些虛構的情節,渲染李淵的荒淫無能,以襯托李世民的功德兼隆!(趙克堯、許道勛《唐太宗傳》)  新的研究結論指出,李世民在晉陽首義和唐朝創建的過程中并不像舊史籍所塑造的那么英明神武和居功至偉,而李淵也并不像舊史籍所描述的那么猥瑣不堪。相反,“李淵此人雄才大略,讀太原起兵時記室參軍溫大雅所記《大唐創業起居注》可知。從隋大業十三年太原起兵到武德九年玄武門之變以前,李淵一直是最高決策者和全局指揮者!灰蛐溟T之變后李淵的政權為李世民所奪取……貞觀朝纂修《高祖實錄》就把太原起兵說成李世民所主謀,統一天下也幾乎全是李世民的功勞,李淵被誣為坐享其成!(黃永年《唐史十二講》)  事實表明,李世民很可能在貞觀年間對相關“實錄”的修纂工作進行了干預,從而篡改了某些重大的歷史事實。而后來編修的“國史”,以及承用國史的兩《唐書》,包括更后出的《資治通鑒》皆因襲而不改,致使晉陽起兵和唐朝創立史的部分真相從此湮沒不彰。  在眾多學者的研究中,基本上都提到了初唐的一份重要史料??《大唐創業起居注》! ≡摃淖髡邷卮笱攀翘耍贩Q其“少好學,以才辯知名”;曾任隋東宮學士、長安縣尉,后因父憂去職,回晉陽閑居,見天下大亂而不求仕進。李淵到太原后,和他成為朋友,并慕其文名而“甚禮之”。李淵起兵后,溫大雅被任命為大將軍府記室參軍,“專掌文翰”。(《舊唐書?溫大雅傳》)  很顯然,由這樣一位晉陽起兵的親歷者所撰寫的史料,其真實性肯定要遠遠大于唐朝建國后的那些官修正史。所以《劍橋中國隋唐史》稱他為“唐朝建立的目擊者”! ∧敲,這位歷史現場的目擊者到底都目擊了一些什么呢?  我們在前文說過,其實早在大業九年(公元613年),李淵就已經有了起兵叛隋、建立帝業的念頭,所以才會在涿郡與楊廣近臣宇文士及進行密謀,只是后來因時機尚未成熟而暫時隱忍。根據溫大雅的記載,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當李淵以安撫大使的身份進駐太原時,他才會“私喜此行,以為天授”! 〈髽I十三年(公元617年)正月,李淵因兵敗遭到免職處分并就地拘押。其實這個時候李淵就已經下定起兵的決心了,之所以沒有發動,只是因為李建成和李元吉尚在河東,李淵投鼠忌器而已。按《起居注》記載,其實當時并不是李世民苦口婆心勸說李淵,反而是李淵主動對李世民說:“隋歷將盡,吾家繼膺符命,不早起兵者,顧爾兄弟未集耳。今遭?里之厄(意指遭受囚禁),爾昆季須會盟津之師,不得同受孥戮,家破身亡,為英雄所笑!薄 『茱@然,此時李淵的頭腦非常清醒,他本來是想等三個兒子齊集太原后再起事,不料卻突然遭到囚禁,于是馬上叮囑李世民,如果情況沒有好轉,他們三兄弟必須立刻起兵,不能坐以待斃,遭天下英雄恥笑! ∮纱丝梢姡顪Y之所以遲遲不動手,是因為條件尚未成熟,而不是優柔寡斷。所以當后來隋煬帝又赦免他時,李淵便對李世民說:“當見機而作!”隨后立即行動起來,命李建成“于河東潛結英俊”,命李世民“于晉陽密招豪友”,積極建立起義的核心力量! 〉侵钡酱丝,李淵還是不能動手! ∫驗樗磉叞膊逯鴥深w釘子??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 ∷麄兪撬鍩蹢顝V的親信,特意安插在李淵身邊,目的就是監視和制約他! ±顪Y雖然是封疆大吏,但是日常能夠調動的兵力也極為有限。按照隋制,原則上只有皇帝本人才有招募和調遣軍隊的權力,地方官吏如果擅自發兵千人以上,就要被處以死罪。所以,李淵要想擁有足夠的兵力起事,就必須獲得王威和高君雅的支持,且必須有充足的理由征兵。但是,王威和高君雅都是對楊廣忠心耿耿的人,要拉他們入伙幾乎是不可能的,弄不好反而暴露自己,所以李淵絕不能冒這個險! ∧敲,如何才能獲得充足的理由征兵,并取得王威和高君雅的支持呢?  李淵一直在焦灼地等待機會! 〈髽I十三年(公元617年)二月,馬邑軍官劉武周突然發動兵變,殺了太守王仁恭,占據郡城,自立為定楊天子! ±顪Y笑了! ∵@真是天賜良機。他私下對王威和高君雅說:“武周雖無所能,卻敢僭稱尊號。萬一他占據汾陽行宮,而我等又不能將其剪除,此乃滅族之罪!”王、高二人也覺得此事非同小可。汾陽行宮所在的樓煩郡(今山西靜樂縣)與馬邑郡相鄰,里面不但儲積了無數錢帛,而且住著很多宮女,很可能成為劉武周的下一個攻擊目標。所以,他們極力要求李淵趕緊征兵,以*劉武周! ±顪Y心中暗笑。他知道王威和高君雅急了,可他不急。他慢條斯理地說:“再觀察看看吧,通知樓煩稍作防備就可以了。我們要以靜制動,以免自擾軍心!比轮醒,劉武周果然攻破樓煩,并襲取汾陽行宮,將其中的宮女悉數俘獲,獻給了*厥的始畢可汗! ⊥跬透呔糯鬄檎鹂。再下一步,劉武周的兵鋒絕對是直指太原了。  可李淵依舊氣定神閑。他召集眾文武將官說:“命士兵*,加強城池布防,撥糧賑濟流民。其他的事情,就看諸位的了!薄 ≡缫鸭辈豢赡偷耐跬透呔帕⒖贪菡堈f:“今日太原士庶之命,都懸在明公手中。公若推辭,誰能擔此大任?!”
李淵知道,現在招募和調遣軍隊的理由已經非常充分了,而且王、高等人的心情都比他更為迫切。可李淵仍舊面露難色,說:“朝廷有令,將帥出征,一舉一動都要向朝廷稟報,并且要接受朝廷節制。眼下賊兵在幾百里內,江都卻在三千里外,加上道路險阻,一路上又有其他賊兵據守,一來一往,不知要到什么時候。率領這支事事要聽從遙控指揮的軍隊,抵御狡黠詭詐、來勢兇猛的賊兵,就像是叫書生去撲火,能撲得滅嗎?諸公皆國之藩籬,應當同心協力,以除國難。大家都是為了報效朝廷,最好不要相互猜疑。我今天之所以召集諸位,是想商議一個妥善的辦法,并不是消極怯戰、推卸責任!薄 ⊥跬热诉B忙說:“公之文韜武略,遠近皆知,并且兼具國親和賢臣的身份,應當與國家休戚與共,如果事事奏報,如何應付突發事變?只要是為了*叛賊,專擅行事亦無不可!”  很好,要的就是這句話!  李淵心頭掠過一陣狂喜?伤樕蠀s裝出一副無奈之狀,勉強同意了王、高等人的請求,下令征兵! ∶钜幌,旬日之間便募集了近萬人。這支隊伍很快就將成為晉陽起兵的主力軍。李淵命他們駐扎在興國寺,私下對李世民說:“紀綱三千,足成霸業!處之‘興國’,可謂嘉名。”同時分別遣使至河東和長安,催促李建成兄弟和女婿柴紹迅速前來太原會合。  萬事俱備! 〗酉聛淼氖虑榫褪侨绾问帐巴跬透呔帕! ∪欢,王威和高君雅也不是等閑之輩,李淵的舉動已經引起了他們的強烈懷疑! ∫驗槔顪Y把招募來的軍隊分派給了三個人??李世民、長孫順德和劉弘基。李世民反正是李淵的兒子,沒什么好說的。問題出在后面這兩個人身上。他們是什么人?他們都是逃避兵役的罪犯!早就應該處決了,本來沒有告發他們就算是很給李淵面子了,現在李淵居然把軍隊交到這種逃犯手上,這是什么性質的問題?李淵到底想干什么?  王、高二人打算逮捕長孫順德和劉弘基,以防生變。可他們的想法馬上被一個人勸阻了。  這個人就是武士?! ∥涫?說:“他們都是唐公的座上賓,如果你們一定要動手,恐怕會激起事變!蓖酢⒏叨讼胂胍灿械览。如今劉武周和突厥人虎視眈眈,倘若這時候引發內訌,對誰都沒有好處。于是,他們只好暫時按捺下來。幾天后,又有一個叫田德平的軍官準備建議王威和高君雅調查李淵募兵的內情,武士?知道后,又制止他說:“剿匪的軍隊全部隸屬于唐公,王威和高君雅雖然掛著副留守的頭銜,手中卻沒有實權,有什么能力調查?”田德平只好作罷! 】墒请S著局勢的發展,王威和高君雅越來越覺得李淵有問題! ∷麄冏詈髾M下一條心,決定先下手為強。  由于當時的太原多日不雨,王、高二人就提出要在晉陽城南五十里處的晉祠舉行祈雨大會,請李淵主持,準備在會上伺機將李淵干掉! ∨c此同時,李淵也一直在想辦法解決王威和高君雅! ‰p方都在暗中磨刀霍霍。是你死還是我亡,就看誰出手更快了。  千鈞一發之際,一個名叫劉世龍的當地鄉長秘密來到李淵府上,把王威和高君雅準備在晉祠祈雨時動手的消息告訴了李淵。  劉世龍平日與高君雅頗有往來,所以他的消息應該是可靠的! ±顪Y當即與李世民、劉文靜等人緊急制訂了一個行動方案! 〈髽I十三(公元617年)年五月十四日夜,李淵命李世民和長孫順德率領五百名士兵埋伏在晉陽宮城的東門。十五日晨,李淵召集王威和高君雅在宮城中的辦公廳議事。眾人剛剛坐定,劉文靜和劉政會一起來到廳前。劉政會的手里拿著一道訴狀,大聲說有要事稟報。李淵示意王威和高君雅去接訴狀,劉政會卻說:“我要告的人正是兩位副留守,只有唐公可以看!”  王威和高君雅猝不及防,頓時大驚失色。  李淵也裝出一臉的驚詫,說:“怎么會有這種事?”接過訴狀一看,立刻高聲宣布:“王威與高君雅暗中勾結突厥,準備里應外合進攻太原!薄 ≈钡竭@一刻,王威和高君雅才意識到發生了什么。高君雅一下就跳了起來,卷起袖子破口大罵:“這是有人要造反,故意陷害我們!”  可是,一切都由不得他們了! 〈丝,李世民的士兵早已控制了宮城外的所有重要路口,王威和高君雅已經毋庸置疑地成了甕中之鱉。劉文靜、長孫順德、劉弘基等人迅速沖上來,將王、高二人當場逮捕,關進了監獄! ≈链,所有準備工作全部就緒,所有障礙也已全部掃除! ∨c此同時,李建成、李元吉、柴紹等人也正在馬不停蹄地向太原趕來! ±顪Y再也沒有顧慮了。只要李建成等人一到,晉陽起兵的歷史大幕就會轟然拉開……  這就是晉陽起兵的動因和真相! 「鶕䴗卮笱诺挠涊d,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李淵絕非胸無大志、庸庸碌碌之人,而是“素懷濟世之略,有經綸天下之心”(《大唐創業起居注》),并且是一位“勇敢的領袖、剛烈的對手和足智多謀的戰略家”。(《劍橋中國隋唐史》)  也就是說,晉陽起兵的首謀之人、包括整個過程的組織者和全局總指揮,正是李淵本人! 〉,在肯定李淵的同時,我們卻不能輕易抹煞李世民在這次起義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雖然貞觀史臣出于人所共知的原因美化了李世民,夸大了他的功績,可我們在還原歷史真相的時候卻不宜矯枉過正。應該說,從“密招豪友”、建立核心力量,到募集義兵、組建軍隊,再到“伏兵晉陽宮”、控制王威和高君雅,李世民在整個起兵過程中的表現都是可圈可點的。起碼相對于來不及參加晉陽起兵的李建成和李元吉來說,李世民的首義之功就是他們無法比擬的。此外,李世民所表現出的年輕人特有的銳氣和進取精神也恰與李淵老成持重、顧全大局的性格形成一種微妙的互補! “凑胀醴蛑恼f法,李世民的表現是“勇于有為”,而李淵的表現則是“堅忍自持”。(《讀通鑒論》卷二十)  從某種程度上說,也許正是由于李淵父子在起兵叛隋、締造大業的進程中既能保持戰略思想上的一致,又有性格和行為方式上的差異性互補,才能確保起兵的成功,并迅速崛起于群雄之間,最終開創大唐王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57388.html

相關閱讀: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
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
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
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
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