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火把節于每年夏歷六月二十五日舉行,白語稱為“夫汪舞”,意為“六月狂歡”。在白族人心目中,它是僅次于春節的最隆重的節日。除了村寨豎大火把的集體活動,家家戶戶都要準備佳肴美食、各種節日用品,嫁出去的姑娘都要回娘家團聚;鸢压澢埃榻仲u的都是火把節的標志物??用竹篾彩紙糊扎的小升斗、小火把、紙火香袋以及專供婦女用來染紅指甲的鳳仙花根等等,節日氣氛非常濃郁。
關于火把節的緣由,白族人認為主要是為了紀念柏潔夫人。傳說一千三百多年前,南詔王皮羅閣為吞并洱海地區的其他五詔(小王國),設計以祭祖為名火燒松明樓,燒死五詔詔主。其中鄧賧詔主夫人柏潔遠見卓識,事先已預計不測,事后又忠貞不屈,為刨丈夫尸骨,十指皆刨出鮮血。故火把節時白族青年婦女都要染紅指甲以示紀念。有的地區火把節當天小伙子們還要舉行跑馬活動,海東一帶還舉行賽船,都是為了紀念柏潔夫人頑強的抗爭精神。
節日當天人們停止一切生產勞作,男女老少都著節日盛裝,紛紛匯集到豎大火把的地點,在熱鬧的嗩吶鼓樂聲中忙著扎制大火把,老爺爺們演奏洞經古樂,老奶奶們齊聲念誦經文。當家婦女便要帶著孩子備上鹽、米、酒、茶到田間焚香祝禱,祝愿五谷豐登。
每個村寨或片區都要共豎一株大火把,砍好一棵五、六丈高的火把樹,通體用柴禾或竹子捆扎,插滿五顏六色的小三角旗、紅香,再掛上梨串、蘋果、海棠等,稱之為“火把果”。頂端還要飾以火把節的大型標志物??“連升三級”的“升斗”,上書“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等字樣!吧贰表敹瞬势祜h飄,拱托著一支振翅欲飛的白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60710.html
相關閱讀: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