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時期,中國由分裂變統一,由戰亂變穩定,經濟文化繁榮,服飾的發展無論衣料還是衣式都呈現出一派空前燦爛的景象。隋文帝楊堅統一中國后,厲行節儉,衣著簡樸,不注重服裝的等級尊卑,經過20來年的休養生息,經濟得到了恢復。特別是隋煬帝即位后,崇尚奢華鋪張,為了宣揚皇帝的威嚴,恢復了秦漢時期的章服制度,為唐代服飾發展奠定了基礎。
隨著國家的統一,隋唐朝廷都參照前朝舊制,改革輿服制度,規定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顏色來區分等級,用花紋表示官階。隋代朝服尚赤,戎服尚黃,常服雜色。唐代以柘黃色為最高貴,紅紫、藍綠、黑褐等而下之,白色則沒有地位。
冕服上的十二章紋圖樣是從周朝開始確立的,以后歷代都承襲了這一制度。南北朝時曾按周制將冕服十二章紋中的日、月、星辰三章放到旗幟上,改成九章。隋煬帝時,他取“肩挑日月、背負星辰”之意,將日、月兩章分列在兩肩,星辰列在背后,又將日、月、星辰三章放回到冕服上,恢復了之前的十二章紋樣。從這以后,這種官服樣式就成了歷代皇帝冕服的既定款式。
與冕服相配的,就是冕冠。隋文帝在位時平時只戴烏紗帽,隋煬帝則根據不同場合戴通天冠、遠游冠、武冠、皮弁等。冕冠前后都有象征尊卑的冕旒,其數量越多,表示地位越高,反之亦然。冕旒用青珠,皇帝十二旒十二串、親王九旒九串、侯八旒八串、伯七旒七串、三品七旒三串、四品六旒三串、五品五旒三串、六品以下無珠串。
通天冠也是根據珠子的多少表示地位的高下的,隋煬帝戴的通天冠,上有金博山等裝飾。他戴的皮弁也是用十二顆珠子(琪)裝飾(古時用玉琪,隋煬帝改用珠),太子和一品官九琪,下至五品官每品各減一琪,六品以下無琪。進賢冠,以官梁分級位高低,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二梁,五品以下一梁。謁者大夫戴高山冠,御史大夫、司隸等戴獬豸冠。
隋煬帝所定皇后服制有?衣、朝衣、青服、朱服。貴婦著大袖衣,外披帔或小袖衣,隋貴婦所披小袖外衣多翻領式。侍從婢女及樂伎則穿小袖衫、高腰長裙,腰帶下垂,肩披帔帛。大業年間宮人流行穿半臂(即短袖衣套在長袖衣的外面),下著十二破裙,又名“仙裙”(為一種大下擺的長裙),民間婦女穿青裙。婦女外出戴冥羅,把面部罩住。
可見隋煬帝對隋朝服飾的演變和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也正是由于其高調奢華的作風被世人所批判。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65078.html
相關閱讀:隋末梁王蕭銑簡介:梁皇室后裔兵敗降唐后被誅殺
隋唐政治制度的起源:多出自西魏和其后的北周
增勤法師:長安佛教歷史進程概論
羅成在歷史上的原型是誰? 羅成是怎么死的?
唐太宗怎么讓秦瓊和尉遲恭當門神?門神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