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壯族人的宗教信仰是什么?又有什么歷史來歷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傳統文化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壯族的宗教多為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唐、宋以后,佛教、道教先后傳入,建立了寺廟。1858年以后,天主教傳入,1862年基督教教傳入,但都未傳開。各家都有神龕,敬奉祖先。近現代以來,部分壯族地區又有天主教和新教的傳入。

  壯族本民族宗教則以摩教(mo)(壯族巫教)主要的信仰,摩教帶有濃重的佛、道二教,特別是道教相融合為其特點。此外,神靈崇拜 民間崇拜的神靈多而雜,有自然神、社會神、守護神等等,崇拜儀式也隨諸神的功能而不同。

  布洛陀是壯族先民口頭文學中的神話人物,是創世神、始祖神和道德神,其功績主要是開創天地、創造萬物、安排秩序、制定倫理等!安悸逋印笔菈颜Z的譯音,布洛陀的“布”是很有威望的老人的尊稱,“洛”是知道、知曉的意思,“陀”是很多、很會創造的意思,“布洛陀”就是指“山里的頭人”、“山里的老人”或“無事不知曉的老人”等意思。布洛陀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

  《布洛陀經詩》是摩教的經文,它唱誦壯族祖神布洛陀創造天地萬物,規范人間倫理道德,啟迪人們祈禱還愿消災祛邪,追求幸福生活。這部經詩貫穿著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意識!恫悸逋咏浽姟犯髌伎梢元毩⒊善R蚱湎喈敹嗟膬热菔莿撛焯斓厝f物的,可以說是壯族的創世史詩;因其唱詞是民歌,又是在祭祀時喃唱的,故又可以說是壯族宗教文學。

  《布洛陀》以詩的語言和形式,生動描述了布洛陀造天、造地、造太陽、造日月星辰、造火、造谷米、造牛等的“造化”過程,告訴人們天地日月的形成、人類的起源、各種農作物和牲畜的來歷,以及遠古時期人們的生活習俗等。這部史詩滿腔熱情地歌頌了壯族祖先布洛陀這個半神半人的祖先創造人類自然的偉大功績,全詩長達萬行,自古以來以口頭方式在廣西右江、紅水河流域和云南文山一帶傳承。

  大約從明代起,在口頭傳唱的同時,《布洛陀》也以古壯字書寫的形式保存下來,其中有一部分變成壯族民間麼教的經文!恫悸逋咏浽姟吩殖救渴怯霉艍炎謺鴮,詩是壯族民歌五言體、押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67079.html

相關閱讀: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