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藏族節日 藏族獨特的民族節日都有哪些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傳統文化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新年藏族節日繁多,其中為隆重、最具有全民族意義的要數藏歷新年。藏歷新年相當于漢族的春節,是一年最大的節慶。從藏歷十二月中旬開始,人們就準備過年吃、穿、用的節日用品。藏歷新年的歡慶活動從藏歷初一持續到藏歷正月十五。藏族稱新年為“洛薩”,藏族的新年有兩種,一種是藏歷農家年,一般只在西藏日喀則帶,其中包括西藏拉薩的尼木縣,是后藏一帶的藏族過的新年,他們把每年的藏歷十二月一日定為藏歷農家新年。另一種是西藏大部分地區,都過的藏歷每年一月一日的新年。藏歷是中國藏族人民的傳統歷法,基本上與夏歷相同。據記載,公元前一百年以前,藏族就有自己的歷法,它以月球圓缺一個周期為一個月,大小月相間,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平年十二個月,全年三百五十四日;閏年十三個月(平均每兩年半到三年加一閏月)、全年三百八十四日,用以調整月份和季節關系,藏歷重視“定望”、不重視“定湖”,即“望”必須在每月十五,“朔”小一定在每月初一。這樣藏歷與夏歷日序有時相差一天。

藏歷采用下支紀年,以“陰陽”與“水、火、土、金(藏文直譯為鐵)、水”五行相配代替十干,以十二生肖代替十二支,再以十干和十二支相配成,如:陽木鼠、陰木牛、陽火虎、陰火兔等,藏歷還采用二十四節氣,對五大行里運行和日月食也做預報。

根據藏歷理論,每三十二個半月應閏一個足月,這樣藏歷年與農歷春節的日期就形成了一個特定的“三年循環”,即頭一年相同。第二年差一天、第三年差一個月,然后再循環。一年有十二個月,月有大小,有星期。自1027年藏歷的火兔年(宋天圣萬年丁卯)開山,每六十年稱為一個“饒回”,相當于甲子。藏歷為陰陽合歷,已有一千三百余年歷史。藏族最初運用物候觀察,以麥熟為歲首;后受古代漢歷、印度歷的影響、自公元624年始有紀元,稱“火、至、!奔o兀;自7世紀中葉開始用十二年循環紀年;至9世紀前期進而使用六十年循環紀年,到公元1027年、自印度譯《時輪經》為藏文,時為藏歷陰火兔年、藏語將此年稱為“饒回”,意為“勝生”,遂以此為紀元、稱“勝生周”紀元。藏歷的年長度為365.270645太陽日,月長度為29.530587日。后來在7世紀,唐朝文成、金成兩位公主先后入藏成婚結盟,帶來內地的歷法,此后,藏族古歷法與漢歷、印度歷法相結合,到元代叫形成了天干、地支、五行合為一體的獨特的歷法。大約在13世紀元代的薩迦王朝時,規定藏歷元月一日為新歲起始,沿襲至今。

轉山會

轉山會是藏族傳統節日,又稱沐佛節、敬山神。在甘孜、阿壩藏族地區普遍流行。每年農歷四月八日,有九龍葉水為其沐浴,因此又謂沐佛節。每年這一天,甘孜藏區遠近群眾身著民族服裝,在馬山上和折多河畔匯集,人們先到寺廟里燃香祈禱,焚燒紙錢、然后轉山祭神,祈求神靈保佑。然后,支起帳篷進行野餐,演藏戲、唱民間歌謠、跳鍋莊舞、跳弦了舞,騎手們還進行跑馬射箭比賽。在此期間,人們還要有交流物資和其他文化體育活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69633.html

相關閱讀: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