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滴血認親 古代的親子鑒定 滴血認親靠不靠譜?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傳統文化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滴血認親:女人們曾經有個盛世,耍足威風,她們住在洞子里,把男人趕出去,晚上需要的時候,把精壯的男人叫進來,天亮再踢出去。所以,那時候的孩子們肯定知道自己有個媽媽,爸爸是什么東西,不是很清楚。

  爸爸出現的時候,父權社會就形成了,因為爸爸從此變得重要,就需要一個辦法來認爸爸,也用來認屬于一個爸爸的一大家子人。這個辦法就是滴血認親,分成兩派,一個是滴骨派,把血滴在骨頭上,滲透進去就是一家人;一個是合血派法,兩個人的血都取一滴滴進碗里,融合的就是一家人,否則就不是。

  滴血認親有個好處,就是一定能滴出一個爸爸來,如果堅持下去,能滴出一大堆爸爸來,缺點是滴出的不一定是真爸爸。

  《南史》記載,蕭綜的媽媽吳淑媛,是東昏候的妃子,被武帝看中,選到宮中,七個月就生下了蕭綜,大家都懷疑這不是武帝的功勞。蕭綜長大以后,自己也懷疑,就去盜掘東昏候的墳墓,刨出尸骨,用自己的血液滴在尸骨上,血立即滲入尸骨中。為了謹慎和科學,蕭綜又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把自己的血滴在兒子的尸骨上,又滲進骨中了。這下蕭綜深信不疑了,跑到北魏去,改名蕭纘,宣布為東昏候服喪三年。

  謝承《會稽先賢傳》中說,陳業的哥哥渡海殞命,同船死了五六十人,尸身消爛不可辨,陳業仰天泣曰“吾聞親者血氣相通”于是滴骨,血立即沁入。其他家屬也效法,都找到了自以為是的親人,于是廣場之上人人慟哭,悲聲震天。

  滴血認親從三國時創立,到近代西方醫學的傳入,一直被奉為圭臬,沒有人懷疑,就像沒有人懷疑兩個銅球會同時落地,可惜它是靠不住的。

  玄奘去取經,路過沙漠,不小心把水袋打翻了,水全流到沙子里去了。但他絕頂聰明,他把水袋割成兩截,下面一截用來套在馬的跨下,好不容易等馬撒尿了,玄奘高興得要死,趕忙湊上去,結果馬很害羞,往外面跳了一下表示矜持,于是,連尿也撒進沙子里去了,這個取經和尚差點渴死。

  用這個故事,正好能夠解釋滴骨法是冒牌貨,水也好,尿也好,一遇到疏松的沙子,都會漏進去。而骨髓不管保存在露天,還是埋在泥里,它的軟組織都會腐敗,然后溶解消失。于是,毛發、指甲、趾甲全部脫落,只剩下一堆白骨。沒有皮肉保護,骨骼表面就腐蝕發酥,血也好,水也好,尿也好,都能滴進。換句話說,蕭綜刨開白骨精的墳,也會管白骨精叫爸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69647.html

相關閱讀: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