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國家更替時期,由于諸多的戰事,使得在很早的時候,便產生了關于軍事戰爭的著作。這些軍事兵法集著,具有廣泛的影響。
兵書,中國古代對論述兵法的著作的稱謂,后成為軍事著作的通稱!稘h書?藝文志》著錄古兵書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圖四十三卷。歷代兵書從內容上可分為兵法、兵略、訓練、陣法、兵制、兵器、城守、軍事地理、名將傳等類。現存最早的完整兵書是《孫子兵法》。
最早的一部兵書??《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英文名為“The Art of War”,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書之一(另外兩部是克勞塞維茨《戰爭論》和宮本武藏《五輪書》),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其作者為春秋末年的齊國人孫武,字長卿。
今存13篇:
《始計篇》講的是廟算,即出兵前在廟堂上比較敵我的各種條件,估算戰事勝負的可能性,并制訂作戰計劃。這是全書的綱領。
《作戰篇》主要是廟算后的戰爭動員。
《謀攻篇》是以智謀攻城,即不專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種手段使守敵投降。
《軍形篇》、《兵勢篇》講決定戰爭勝負的兩種基本因素:“形”指具有客觀、穩定、易見等性質的因素,如戰斗力的強弱、戰爭的物質準備;“勢”指主觀、易變、帶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氣的勇怯。
《虛實篇》講的是如何通過分散集結、包圍迂回,造成預定會戰地點上的我強敵劣,最后以多勝少。
《軍爭篇》講的是如何“以迂為直”、“以患為利”,奪取會戰的先機之利。
《九變篇》講的是將軍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戰略戰術。
《行軍篇》講的是如何在行軍中宿營和觀察敵情。
《地形篇》講的是六種不同的作戰地形及相應的戰術要求。
《九地篇》講的是依“主客”形勢和深入敵方的程度等劃分的九種作戰環境及相應的戰術要求。
《火攻篇》講的是以火助攻。
《用間篇》講的是五種間諜的配合使用。
《孫子兵法》第二??《孫臏兵法》
《孫臏兵法》是中國古代的著名兵書,也是《孫子兵法》后“孫子學派”的又一力作!秾O臏兵法》古稱《齊孫子》,作者為孫臏,傳說他是孫武的后代,在戰國時期生于齊國阿、鄄之間(今山東陽谷、鄄城一帶),曾和龐涓一塊兒學習兵法。1972年,臨沂銀雀山漢墓竹簡出土,這部古兵法始重見天日。但由于年代久遠,竹簡殘缺不全,損壞嚴重。經竹簡整理小組整理考證,文物出版社于1975年出版了簡本《孫臏兵法》,共收竹簡364枚,分上、下編,各十五篇。對于這批簡文,學術界一般認為,上篇當屬原著無疑,系在孫臏著述和言論的基礎上經弟子輯錄、整理而成;下篇內容雖與上篇內容相類,但也存在著編撰體例上的不同,是否為孫臏及其弟子所著尚無充分的證據。198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銀雀山漢墓竹簡(壹)》中,收入《孫臏兵法》凡16篇,系原上編諸篇加上下篇中的《五教法》而成,其篇目依次為:擒龐涓、見威王、威王問、陳忌問壘、篡卒、月戰、八陣、地葆、勢備、兵情、行篡、殺士、延氣、官一、五教法、強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76606.html
相關閱讀: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