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明熹宗朱由校:天才木匠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明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明熹宗朱由校是明朝倒數第二個皇帝,也是明朝最富傳奇色彩的一個皇帝,為何這樣說呢?因為他并不像其他帝王那般貪財好色,或熱衷求仙問藥,卻獨獨有個做木工的癖好,而且技術堪比祖師爺魯班。貴為天子卻好做“賤役”,是受閹黨蠱惑玩物喪志?還是絕望之際的精神寄托?
  
  “被即位”風波不斷
  
  晚明歷史上有“梃擊”、“紅丸”、“移宮”三大案,而朱由校的繼位便直接牽涉到后兩宗,也許這早就為他的悲劇命運埋下了伏筆。天啟帝繼位是非常倉促狼狽的,他的父親明光宗在位僅僅二十九天就暴病而死。據史書記載,光宗在位期間貪戀女色,荒淫無度,在太監的誘使下服食“紅丸”仙丹猝死。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紅顏薄命,在他即位前便早已撒手人寰。十六歲的朱由校身不由己被推上了歷史的風口浪尖,成為了復雜政治斗爭的犧牲品。
  
  按古制,但凡皇帝即位,便應立即遷入乾清宮居住?蓱z的朱由校雖然名義上繼承了大統,卻在繼位伊始便成了身陷囹圄的傀儡。這便是明史上有名的“移宮”一案。上文說到朱由校的生母早逝,年幼的他是由李選侍撫養長大的。李選侍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女人,她試圖挾天子以令天下,便扣押朱由校要挾群臣封自己為皇太后。群臣紛紛上書反對,要求歸還皇帝?裳┗ò愕淖嗾乱矡o法撼動李選侍孤注一擲的決心。最終虧得太監王安想出一計,假扮太子伴讀,借探望之名將朱由校從李選侍身邊搶了出來,李選侍才不得不遷出了乾清宮。內閣大臣這才將朱由校擁立登基,次年改元“天啟”,至此繼位風波才慢慢平息。
  
  內憂外患,無力回天
  
  天啟帝即位之際,正值國運衰退,風雨飄搖之秋。外有金兵鐵蹄肆虐,內有農民起義風起云涌。國難當頭之時,身為天子,卻不思中興,沉溺于木工,不管你技藝多么精湛,也不能不被人詬病。但是朱由校并非完全無所作為的昏君。在即位之初,他倚重東林黨人,讓他們在朝廷擔任要職,罷免一些奸佞之徒,使得吏治稍顯清明。在東林黨人的輔佐下,他為賢相張居正平反,錄用忠孝之士方孝孺的遺嗣,擊退覬覦澳門的西方列強。盡管這些舉措對于積重難返的明王朝來說可能只是隔靴搔癢,卻顯示了一個年幼的皇帝試圖參與政治的決心。
  
  無奈明朝自中后期以來土地兼并現象嚴重,皇帝大都昏庸無能,致使大權旁落,閹黨橫行。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紛紛鋌而走險揭竿起義。加之崛起的女真族步步壯大,鐵蹄長驅直入,逐鹿中原。正如《明史·熹宗本紀》中所言:“明自世宗而后,綱紀日以陵夷,神宗末年,廢壞極矣。雖有剛明英武之君,已難復振。”積重難返的明王朝,覆亡只是個時間問題。此情此景,朱由校再英明神武也難以阻擋歷史滾滾向前的車輪了,更何況他還是個受教育程度很低的“文盲皇帝”。
  
  “文盲皇帝”的糊涂政治
  
  說起“文盲皇帝”,朱由校并非中國歷史第一人。赫赫有名的漢高祖劉邦就是個文盲皇帝,只不過人家那是身逢亂世,沒有受教育的機會。所以他臨死不忘在遺書中囑咐后世子孫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朱由校并非出身草莽,卻為何成了個文盲皇帝呢?這是因為他自幼喪母,父親又沉溺女色,祖父萬歷皇帝因為當年立嗣的紛爭,也不喜歡這個孫子,因此就疏于對他的教誨,所以他的知識水平很低,可以說近乎文盲。
  
  天啟年間,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忍受著種種苛捐雜稅,時不時就有人揭竿而起爆發動亂。據史書記載,有一次江西撫軍剿平寇亂后上章報捷,奏章中有“追奔逐北”一詞。這個成語本來出自賈誼的《過秦論》中“追亡逐北,伏尸百萬”一句,意思是說追擊敗走的敵軍。當時天啟帝朱由校大字都不認識幾個,自然不知這句話的出處,便由宣讀奏章的太監作出解釋。誰知道這太監也不爭氣,不但錯把“追奔逐北”讀成了“逐奔追比”。還硬是望文生義地將其解釋為追趕逃兵,分銷贓物。朱由校一聽自然龍顏大怒,馬上下令處置江西撫軍,可憐這打了勝仗還要受罰,真是冤枉。這件事也就被朝野上下傳為笑柄,更加挫傷了朱由校參政的積極性。后來他索性不聽不問,任由東林黨人和九千歲魏忠賢斗法,看著政權旁落,也是無可奈何,干脆去藝術的世界里尋求安慰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78327.html

相關閱讀: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韓
李之藻
閩、浙地區古代明教失蹤之謎
明朝人的性觀念
明朝為何承認越南獨立:只因七萬明朝大軍全軍覆沒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