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唐朝的譴唐使制度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唐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早在漢代就開展了留學生教育,當時曾招收少數外國的貴族子弟入太學肄業,學成送歸。但那時招生范圍小,國別少,對后世影響不大。唐朝時,由于唐太宗重視中央官學教育,中央官學遂成為名揚四海、遠播重洋的著名高等學府,高麗、百濟、新羅、高昌、吐蕃等國酋長,均遣子請入中央官學學習,唐朝留學生教育達到鼎盛階段,燦爛的漢唐文化通過留學生傳播海外,形成在世界上產生巨大影響的大唐文化圈。
據《唐摭言》記載:“貞觀五年(公元631年)以后,太宗數幸國學,遂增學舍一千二百問,增置生員凡三千二百六十員。無何高麗、百濟、新羅、高昌、吐蕃諸國酋長,亦遣子弟入學。請入國學之內,八千余人!庇纱丝梢娏魧W生人數之多!杜f唐書》還記載,僅開成五年(公元840年)一次學成歸國的新羅留學生就達105人,也證明了唐留學生教育是始終繁榮的。唐代統治者經過總結和長期的摸索,實行了一套完備的教育、管理制度。
在學習方面,各國留學生不論資格身分,一律送入國子監肄業!短茣肪砣d:“三衛番下愿入學者,聽附國子學、太學及律館習業;蕃王及可汗子孫愿入學者,附國子學讀書。”國子監鑒于國子學程度極高,外國留學生對中國文化可能因知之較少而跟不上。而四門學因級別和程度過低,不宜接納外國留學生,一般國子監委派程度適中的太學培養留學生。國子監招外國留學生,嚴格按各學招生計劃行事,各學人數已滿常常拒絕接收。外國留學生允許同唐朝學生一樣參加中央官學規定的各種課試。如果醉心于舉業,結業后也可參加國家舉行的選拔官吏的科舉考試,及第者同樣授以官職。
在日常生活方面,留學生同中央官學生一樣享受較優厚的待遇,一律享受官費,住宿進餐均由政府供給。在校求學階段,可以與中國同學、親戚、朋友、師長有廣泛、自由、公開的交往,可以到內地游覽調查。他們還可以搜購中國的典籍、書畫、瓷器、樂器、工藝品、文具等,這些物品可以帶回本國,沒有任何限制。留學生留居中國時間長短、歸國于否,均由其自己酌定,中央官學概不干涉過問其事。不少外國留學生在中國居留十年以上,也有二、三十年的,有的還依唐之婚俗娶唐女為妻,改蕃夷之名為漢名,成為“中國通”。日本史書中所記載的“別倭種”就是日本留學生與唐朝女子所生的混血人種。

唐代的留學生教育極大地促進了唐朝與其它各國的文化交流。唐朝從其它國家引進了胡樂、胡舞以及西域風尚,印度、阿拉伯和拜占庭的天文、醫藥、建筑、制糖法也大量輸入中原。與此同時,唐朝也把儒家文化、絲綢、陶瓷、銅、鐵,麝香等傳入它國,外國從唐代豐富多彩的文化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81700.html

相關閱讀: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
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
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
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
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