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中國古代唐宋之前,君王對穿什么顏色的衣服沒有明確規定。據《禮記》記載,西周、東周時期“天子著青衣”。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紛爭,袍服更是五花八門。進入封建社會后,皇帝所穿的“龍袍”也并非都是黃色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穿的就是黑色袍服。因為秦始皇對陰陽五行學說的理論深信不疑,認為夏是木德, 殷是金德,周是火德,殷取代夏是金克木,周取代殷商為火克金, 而秦取代周王朝,理所當然是水克火了。根據陰陽五行學說,東方為木,色青;南方為火,色赤;西方為金,色白;北方為水,色黑;中央為土,色黃。因此,秦代的“衣服旄旌節旗皆尚黑!
西漢龍袍主要是沿襲秦朝龍袍的特點:“以水德居,服黑色!钡綕h文帝劉恒時,開始棄用黑色,“漢文帝十五年,服黃色;十六年,服紅色!睋妒酚?孝文帝本紀》記載,這是緣于劉恒認為大漢王朝應“協于火德”。晉代時,轉而崇尚金德,以赤色為貴,所以晉代的皇袍采用的都是大紅色。
“黃袍”的流行始于隋唐時期,由于當時崇尚“以黃為貴”,“黃袍”成為帝王的專用衣著。據《唐六典》記載:“隋文帝著柘黃袍,巾帶聽朝!辫宵S,是用柘木汁染成的赤黃色,也就是杏黃色,但在當時還未禁民間穿著黃色服飾。唐承隋制,《舊唐書?輿服志》記載,此后的天子穿赤黃色的袍衫,而臣民“仍許通著黃”。真正在民間禁用黃色是在唐高祖武德年間,皇帝不愿意和一般人同著黃袍,于是下詔“禁士庶不得以赤黃為衣服”。據宋代王?所撰的《野客叢書?禁用黃》記載:“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黃袍,遂禁止庶不得服,而服黃有禁自此始。”據《新唐書》卷二十四《車服志》記載:“至唐高祖,以赭黃袍、中帶為常服……禁臣民服!辈⒁幎似渌賳T袍子的顏色:三品以上為紫,四品五品為朱,六品七品為綠,八品九品為青。唐高宗李治更于總章年間頒詔強調 “一切不許著黃”。
但“黃袍”正式成為皇權的象征,則始于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的陳橋兵變。公元959年,周世宗柴榮崩,8歲的周恭帝柴宗訓即位。殿前都點檢、歸德節度使趙匡胤等掌握了軍權。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傳聞契丹兵將南下攻周,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御敵。行至陳橋驛,趙匡胤手下眾將便將事先準備好的黃袍披在他的身上,跪拜在地山呼萬歲,擁立他為皇帝。到宋仁宗趙禎時,還規定一般人士衣著不許以黃袍為底或配制花樣。自此,不僅黃袍為皇帝所獨有,黃色亦為皇帝專用。黃袍又因袍上繡有龍形圖案,索性被叫成了“龍袍”。那么,黃袍上為什么要繡上龍的圖案?龍袍上到底繡有幾條龍?皇帝和龍是從何時開始有了聯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82833.html
相關閱讀: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
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
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
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
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