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不懼斷頭何惜手足:唐太宗李世民的“政變”之局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唐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導讀:公元626年7月2日,天氣陰沉沉的,整個天空像籠罩著一塊巨大的幕布。這天,對李世民來說是個成敗攸關的大日子,幾天以來,他的心一直都繃著一根緊緊的弦。這次的行動,他萬分重視,親自率領一百多人埋伏在玄武門之內,靜候著大哥李建成和小弟李元吉的到來。一場手足間的廝殺眼看就要展開,李世民之所以這么做,只因為情勢所逼,若不誅殺同胞兄弟,那么同胞兄弟便會要他的命。殺戮,似乎總是和爭權奪位有關,在李淵與皇后所生的四個兒子當中,以長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最有爭奪皇位的資質,因此,他們的爭奪也更為激烈。

  作為長子,李建成繼承皇位本是名正言順,人心所向的事情。論文臣武將、私人武裝,李建成的力量更是遠遠強過李世民。不過,李世民的實力也不容小覷。早在李淵還在鎮壓農民起義軍的時候,李世民就預見了隋朝必亡的定局,促成了父親的起兵。其后,剛剛二十出頭的李世民先后擊敗了一系列強勁的對手,最終統一了江山。在南征北戰,一統天下的過程之中,李世民立下了顯赫的戰功,在軍政各界積累了很高的聲譽。就算李世民不去挑戰只能由太子繼位的封建宗法制度,大哥李建成都必將視他為眼中釘和肉中刺。如此一來,手足間的火拼就只是遲早的事情了。

  首先痛下毒手的是兄長李建成。初唐,突厥屢次侵犯關中地區,眾大臣建議唐高祖李淵棄都長安,太子建成、齊王元吉也都贊成這個主意,只有當時身為秦王的李世民發表了不同的見解。他勸誡大家不要因為胡人的騷擾就被動躲避,并主動請命在幾年之內活捉突厥首領,平定騷亂。李淵認為李世民言之有理,便不再提遷都之事。而李建成與嬪妃正好以此誣陷李世民,上奏說:“雖然突厥屢次禍亂邊疆,但只要區區財物便能將其遣退。李世民打著抵御突厥的幌子,恐怕是為了總攬兵權、篡奪帝位吧。”

  捕風捉影的話說得多了,李淵難免對李世民有所猜忌。有一天,他讓三個兒子比賽騎馬射獵,一決勝負。李建成故意將一匹難以駕馭的 決勝負。李建成故意將一匹難以駕馭的烈馬交給李世民,一路上這馬三次蹶蹄,身手矯健的李世民都化險為夷。于是他就對屬下宇文士及說:“大哥打算用這匹馬來謀害我,可是人的生死自有命定,就憑他們是無法左右的!闭l料,這話經過李建成的捏造加工,變成了嬪妃在李淵耳邊的枕頭風,“秦王自稱上天授命他做天下的主宰,怎么會白白去死呢!”

  李淵聞言大怒,召建成、世民、元吉三兄弟前來當面對質。李世民摘去王冠,磕頭申辯,仍不能緩解父皇心中的怒氣。幸而有人忽然稟報突厥來襲,李淵這才勸世民戴回王冠,與他共同商議退敵對策。此后,每一次遇到敵情,李淵總是派世民前去討伐,但對這個兒子的猜忌卻愈發加重了。太子李建成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精心挑選了一個大雨滂沱的傍晚,差人前往秦王府邀李世民前往自己府上赴宴。秦王府的人深知太子素來詭計多端,都勸李世民不要前往,以防不測。李世民卻認為雙方雖然正在暗中爭斗,但還不至于到手足相殘的地步,便欣然前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82835.html

相關閱讀: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
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
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
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
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