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巴音樂是指東巴在宗教祭祀活動中所吟誦的一種曲調,并伴有器樂,是東巴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種音樂流傳于東巴口頭,或零星保存于東巴經和東巴畫中。除了占卜經書以外,東巴經書都是要通過誦唱表現出來的。
東巴唱腔音樂有五十種左右,吟唱以納西族民族曲調為基礎,在器樂上主要是用板鈴、板鼓、鑼、鈸等,節奏單一,譜點簡單。東巴教還有器樂音樂,在東巴教祭祀活動中,聲樂音樂和器樂音樂相合,可以演奏出節奏鮮明、音調宏亮的和聲樂章。
東巴經典中的詩體韻文,不僅是東巴祭司憑借神壇吟誦的經文,也是東巴祭司和民間歌手在歌場吟唱的民歌,是勞動人民集體創造的精神財富。各個民族的文學藝術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風格,它是民族的審美情愫組織起來的藝術花朵。
東巴經中的韻文和民歌,是構架納西族心理素質的傳統文化的積淀,認真研究每個民族的傳統文學的表現方式,不僅是發掘和整理民族文化遺產的需要,同時也是創造社會主義新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項工程。
在研究東巴經韻文和傳統民歌特色的一些文章里,都說東經韻文中的“增趣”是東巴經韻文和民歌和藝術特色,也是它的的主要藝術表現手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83544.html
相關閱讀: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