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蘭每日做詩、彈琴倒也清凈自在。轉眼間她已經十六歲了,對觀中生活漸漸覺得寡淡無味,向往外面的世界。當時有許多文人雅士來觀中游覽,見有一個清秀的小道姑,就常與她逗笑,李季蘭每每以秋波暗送。不過僅此而已,李季蘭并沒有做出什麼越軌的事。
有一天她偷偷跑到剡溪中蕩舟,遇到了隱居在此的名士朱放,言談投機,一見如故。以后朱放常到溪邊與她相會,游山玩水。不久朱放去了江西為官,兩人揮淚而別。就在李季蘭日思慕想,難舍舊情的時候,又有一個才華橫溢的男子拜訪了她,這人就是著名的“茶圣”陸羽。陸羽的到來恰好彌補了李季蘭的失落情緒,二人經常煮雪烹茶,對坐清談。陸羽是個細心熱情的人,在李季蘭重病之時,一直在她身邊照料,李季蘭感動不已。
陸羽還有一個朋友--僧人皎然,他們三人經常在一起談論詩詞,志趣相投。李若蘭也曾鐘情于皎然,但皎然心如止水不為所動。李季蘭最終嘆道:“禪心已如沾呢絮。不隨東風任意飛!
李季蘭與陸羽的感情未曾間斷,但二人礙于身份,不能婚嫁,只能互為知己。而李季蘭的詩名越傳越廣,有她引發的詩友會集活動也是越來越大,越來越廣,直至廣陵--即現在的揚州,揚州是當時文人薈萃的地方,李季蘭的詩名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最后連唐玄宗也聽說了,傳旨要她上京面圣。此時的李季蘭已經四十多歲了,這可是極大地殊榮,但她的容顏已隨著歲月衰退,她不免又悲又喜,作詩道:無才多病分龍鐘,不料虛名達九重;仰愧彈冠上華發,多慚拂鏡理衰容。馳心北闕隨芳草,極目南山望歸峰;桂樹不能留野客,沙鷗出浦漫相峰。
就在她赴往長安之時,“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倉惶西逃,而李季蘭也在戰火中不知所終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83976.html
相關閱讀: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
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
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
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
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