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戊戌變法失敗是因為洋人摻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趣聞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清末的戊戌變法本來是大勢所趨,輿論造得很大,而且是經過慈禧太后同意,讓光緒皇帝牽頭去搞的,可是為什么只搞了103天,太后就變了卦,居然把皇帝關了禁閉,將變法腰斬了呢?
  
  舊教科書說戊戌變法失敗是因為袁世凱告密,現在歷史學界已經公認不能這么說。新檢索的史料表明,譚嗣同夜訪法華寺,要袁世凱趁秋季閱兵之機擒制慈禧誅殺榮祿可能是事實,那是9月18日夜晚的事情,可是慈禧19日下午就已經從頤和園回宮,21日凌晨就已經宣布垂簾了,這么短的時間內袁世凱不可能向天津的榮祿告密。而且當時慈禧只下令捉拿康有為兄弟二人,罪名是“結黨營私,莠言亂政”,并沒有提及譚嗣同謀劃天津小站兵變的事。直到三天以后,即9月24日,才以“包藏禍心、潛圖不軌”罪名將譚嗣同等人革職治罪,9月28日將六君子問斬于菜市口。這說明慈禧訓政在先,袁世凱就是告密也在其后,慈禧不是因此而扼殺變法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慈禧突然變卦的呢?一個很直接的原因是洋人的摻乎。
  
  要說,慈禧骨子里是反對變法的,她肯定知道變法的要害所在。當初,康有為把西方各國變法的資料呈送給光緒看了,慈禧豈能不曾聽聞西方國家實行君主立憲改變帝制的事。她之所以同意讓光緒變法只不過是迫于輿論壓力,而且是欲擒故縱,“待他變不出模樣再說”。為了防止他們搞西方國家那一套,她有言在先,提出了3條限制:一是不違祖制。二是二品以上官員任免得經她同意。三是讓親信悍將榮祿代理總督掌握軍權。這三條最核心的是“不違祖制”,也就是要維持帝制不變。
  
  其實,為了形成妥協,康有為開頭也并沒有提出立憲,而是先開懋勤殿設“制度局”,想從“代議制度”抓起,然后再過度到君主立憲。這應該說是對的,英國的君主立憲就是先搞代議制,然后立憲組閣,一步步慢慢到位的,德國甚至長期搞君主內閣二元制,只有日本明治維新是虛君立憲,但他們還是動了刀槍才最后搞成的。
  
  但是慈禧在體制問題上是很敏感的,變法中提出的涉及政治、軍事、文教和經濟體制的200多項變法措施她都同意了,但是當光緒皇帝向她請示開懋勤殿設制度局問題時,她卻斷然否定,并且說了狠話。光緒在據理力爭之后,十分沮喪,甚至感覺“朕位幾不保”,康有為等人也就急躁起來,居然想拉洋人來壓慈禧和頑固派。他們聽從一個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的主意,說是可以直接請美英法等國的洋人來管理政務和稅務。這時正好曾經主持過明治維新的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來中國訪問,康有為就要光緒皇帝請他當變法的顧問。9月20,光緒接見伊藤博文,他們的談話居然被已經回宮的慈禧躲在幕后聽得一清二楚,這一下就激怒了慈禧。這不明明是要搞君主立憲改變帝制嗎?這不明明是要把大清的天下交給洋鬼子嗎?這是她絕對不能容忍的。因此,可以說正是洋人(日本人)的直接摻乎,讓慈禧太后坐實了變法的目的確實是要像日本和西方國家那樣實行立憲改變帝制。她抓住了證據、找到了借口,因此斷然決定終止變法,宣布康有為等人主張的變法是“結黨營私,莠言亂政”。
  
  當然,6月11日“明定國是”后,光緒和他所依賴的幾位“章京”操之過急,一呼啦把涉及政治、軍事、文教和經濟體制的200多項變法措施通過170多道圣旨下達,搞得各省都督徒喚奈何。而廢除科舉、裁減冗員、裁汰綠營以及撤銷六部等涉及眾多權貴官僚和八旗子弟、滿漢士子切身利益,更是引起一片反對之聲。當變法遇到強大阻力難以推進之際,康有為等更是狂躁失策,光緒不知所措,也給慈禧以訓政的十足借口。當變法遭到頑固派強烈抵制時,發生了禮部“六堂官”事件,光緒未經請示慈禧,一氣撤了禮部尚書二品大員塔懷布的職?涤袨閯t公然叫嚷要“殺二品以上阻擾新法大臣”,這更讓慈禧更加看清了所謂變法實際上是直接沖著他的權杖來的。特別是是袁世凱后來向榮祿告密了康黨策動兵變的陰謀,讓變法者背上了“包藏禍心、潛圖不軌”罪名,不但光緒該禁、康梁在劫難逃、斬殺譚嗣同等六君子也名正言順了,但這些因素都是次要的。
  
  洋人的摻乎把變法學習西方的先進政治制度同賣國投洋攪合在一起,也讓頑固派利用了國人的排外心理,這樣就使得慈禧變卦腰斬變法在輿論上也一度占據主動。這一點是很重要的,所以后來孫中山要首先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84922.html

相關閱讀:重溫血漿經濟和艾滋病的混亂時代
三十五個真實的中國歷史
選人用人須經得住倒查
大漢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國叫囂
王熙鳳操辦的兩場葬禮 竟是她人生的高點與末路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