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大明軍隊在平壤教訓日本(圖)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明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虎蹲炮: 戚繼光軍中最常用的火器,這種輕便的火炮跑管薄,射程不遠,適用于山地作戰,機動靈活,由于前裝,可以大仰角發射和大量裝備下層部隊而與今天的迫擊炮有異曲同工的用處

一.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說到古代戰爭,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只是一片刀光劍影,與現代戰爭中的槍林彈雨完全不同。殊不知,在古代,同樣也有與現代戰爭一樣的炮火連天。自從唐代開始嘗試將火藥應用于軍事,經過歷代不斷的改進,使用火藥作戰的方式已經名目相當繁多了。特別要注意的是,是利用火藥來推送彈丸的金屬管形火器,其主要分為炮、槍兩大類,并在戰爭中逐漸取代刀、劍、弓箭等冷兵器的地位,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例如公元十六世紀,明軍與日軍就在朝鮮平壤爆發了一場用大炮與鳥銃互相射擊的大規模戰事。

1592年,日本的實際統治者豐臣秀吉發動二十萬大軍,渡過朝鮮海峽,于四月十三日在朝鮮釜山登陸,開始了侵朝戰爭。日軍一路所向披靡,連克漢城、開城、平壤。朝鮮軍民望風皆潰,國王李?放棄京城,逃到義州,接二連三地派使臣赴明朝求援。

作為朝鮮宗主國的明朝,雖然已經逐漸平息了日本海盜在沿海地區的侵擾,但是對日本仍存戒心,對日本的對外擴張政策不會坐視不管,遂決定進行抗日援朝之戰,兵鋒直指平壤。

二.明軍,火力最猛的是大炮

回顧明軍與日軍作戰的歷史,不能不提起明代嘉靖至萬歷年間的名將戚繼光。戚繼光曾經在浙江訓練出一支勁旅,為最終平息日本海盜對沿海地區的侵擾居功至偉,其后,他又奉命在北邊的薊州、昌平、遼東、保定四鎮練兵,使這些地方軍隊的戰斗力大大提高,他還著有《紀效新書》及《練兵實紀》等兵書,對后來的明軍影響很大。而赴朝參戰的明軍,有北兵與南兵之分,北兵包括來自薊、遼等鎮的官兵,而南兵將士大部分是浙江人,由此看來,無論北兵與南兵,其都與戚繼光有很深的淵源。

當時,援朝明軍的裝備為火器與冷兵器,具體而言,火器有大將軍炮、神炮、虎蹲炮、滅虜炮、百子銃、佛郎機、三眼槍、快槍、鳥槍、火箭等;冷兵器則有鐮、鉤、刀、?鈀、弓箭等。曾經任職經略的宋應昌認為“中國制倭長技,全恃火器!倍黝惢鹌髦校鹆ψ蠲偷氖谴笈,所以明軍裝備了大量火炮。例如炮身長二尺、重量達到三十六斤的虎蹲炮,每次可發射五錢重的鉛彈一百枚,而屬于重型炮的各類佛郎機,裝配的鉛彈從十兩至一斤不等,這些火炮比起日軍普遍使用的只能發射二錢鉛彈的鳥銃,火力要強大得多。

抬槍大家相信么?這個居然是明朝的東西。這是大型鳥槍,明代《天工開物》最早記載其圖片,帶有三角支架和旋轉裝置,長3米,重12公斤,有效射程200米,外號“九頭鳥”,威力強勁,即便當時的戰車也無法抵擋

明軍野戰時,軍陣前面通常由三至四排士兵分別用槍銃、火箭、大炮等各類火器輪流施放,絡繹不絕,打亂敵人的軍陣之后再與敵人貼身近戰。明軍近戰時以手持盾牌的士兵在前掩護,后面緊跟著手持?鈀、刀棒的士兵,組成一個個的戰斗小組,協同作戰。

三.日軍的鳥銃

在平壤的日軍,其陸軍裝備有各類銃炮、倭刀、弓箭等。其中鳥銃對日軍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士兵發射鳥銃時,先用眼睛通過槍管上的準星描準敵人,再用食指向后扣板機,這時燃燒在發射裝置上面的火繩,馬上應聲而落下,點燃槍管之內的火藥,將鉛彈推送出槍管,射向敵人。

日軍與裝備了大量火炮的明軍不同,他們普遍裝備的是鳥銃,與明軍的火力相比,處于弱勢。因此,日軍便盡量躲藏在工事之內,避免與明軍進行野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87813.html

相關閱讀: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韓
明朝為何承認越南獨立:只因七萬明朝大軍全軍覆沒
閩、浙地區古代明教失蹤之謎
明朝人的性觀念
李之藻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