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李晟克長安之戰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唐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李學忠唐興元元年(784),神策行營節度使李晟平定叛亂、收復長安(今西安)的戰爭。唐平安史之亂后,藩鎮割據,對抗朝廷。建中三年(782),河北四鎮的地方勢力自立為王,共勸淮西節度使李希烈稱帝。李希烈自稱天下都元帥,于次年發兵3萬圍攻襄城(今屬河南)。唐德宗李適為保東都洛陽,調涇原諸鎮兵前往援救襄城。十月初二,涇原節度使姚令言領兵5000路過長安,因未得犒賞,士兵嘩變,占據京城。德宗倉皇逃往奉天(今陜西乾縣),經左金吾衛大將軍渾□等赴援,幸免被俘。叛軍擁立太尉朱□。朱□自稱大秦皇帝,與河北諸鎮割據勢力遙相呼應。十三日,朱□領兵圍攻奉天。德宗向魏縣行營的唐軍告急。朔方節度使李懷光率軍回救,李晟也沿路收兵來援。不久,李懷光也叛變,德宗又逃往梁州(今陜西漢中)。光元元年春,李晟率兵萬余人駐東渭橋(長安東北)。在困難情況下,他以忠義激勵部眾,并使□寧、奉天、昭應(今陜西臨潼)、藍田(今屬陜西)的唐軍都接受他的指揮,于是軍威大振。三月,李懷光被迫逃往河中(今山西永濟西),其部屬或逃散或歸李晟。德宗采納翰林學士陸贄的意見,讓李晟、渾□等將根據情況自行用兵。四月,渾□任行營副元帥率軍出漢中,在武功(今陜西武功西北)擊敗叛軍一部,進屯奉天,與李晟部東西呼應。李晟為副元帥,節度□坊、京畿、渭北、商華諸軍,準備收復京城。隨即疏通城壕,修繕兵甲,籌備糧草,巡捕間諜,了解城內情況。五月,李晟與眾將計議攻城方略。諸將提議先取外城,據坊市,然后北攻宮闕。李晟指出,坊市狹隘,若遇伏兵格斗,居民驚亂,對官軍不利;朱□重兵皆聚苑中,宜自苑北進攻,擊潰其主力,余必奔亡。于是,派人和渾□及鎮國軍節度使駱元光、商州節度使尚可孤等,約定時間集中于城下,進攻長安。二十五日,李晟移軍光泰門外。次日,朱□以部將張庭芝、李希倩領兵來攻。李晟命兵馬使吳詵等領兵出擊。當時,駱元光營先遭叛軍進攻,李晟以牙前將李演領精兵前往助戰。叛兵敗走,李演等乘勝追入光泰門,叛兵退入白華門。二十七日,駱元光敗叛軍一部于□河西。這時,諸將提議待西師渾□部到達后再夾攻。李晟指出,朱□軍數敗已破膽,應乘勝進擊。二十八日,以李演和牙前兵馬使王□領騎兵,牙前將史萬頃領步兵,直抵苑墻。史萬頃身先士卒,率眾拔柵而入。李演等率騎兵沖擊,叛軍敗退。戰至白華門,突然有叛兵千余騎出現于李晟軍背后,被李晟親率百余騎擊潰。朱□與姚令言率余眾西逃,李晟遣兵馬使田子奇率騎兵追擊,遂收復長安。李晟命京兆尹李齊運安慰居民。所部紀律嚴明,公私安堵。當日,渾□所部克咸陽(今陜西咸陽東北),聞朱□西走,亦派兵追擊。朱□與姚令言欲奔吐蕃,途中為部將所殺,余眾或散或降。七月十三,德宗返回長安。
此戰,李晟善于團結內部,激勵將士,正確選定進攻方向,部署周密,抓住有利戰機,擊敗叛軍主力,乘勝猛攻,因而取得勝利。轉自:三只眼睛看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98487.html

相關閱讀: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
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
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
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
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