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生母竇氏是唐太宗生母竇太皇后從兄竇抗的曾孫,祖母是高祖第二女,太宗的異母姐襄陽公主。竇氏是李旦為相王時作為宮人選入相王府的,但是,旦非常喜歡她,與之相愛。當武則天廢中宗立旦為睿宗時,竇氏被立為德妃。不過李旦對當皇帝并沒有興趣,只想做一個清靜無為的人。所以,他與皇后劉氏、德妃竇氏在一起并不感到寂寞和痛苦。李旦常與竇氏一起讀書寫字。竇氏生下兩女: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
垂拱元年(685),也就是睿宗李旦登基稱帝的第二年,竇氏又為李旦生下一子,取名李隆基,也就是后來的唐玄宗。
到了公元690年,武則天改唐為同,自稱神圣皇帝,將李旦降為皇嗣,賜姓武氏,遷居東宮,李旦結束了六年的傀儡皇帝生活。
武則天稱帝后,李旦雖然改姓武還留在太子之位,但總有朝夕不保的擔憂。當時,武承嗣謀取太子位的活動一直沒有停止,則天皇帝也多次征求過宰相們的意見,有立武承嗣為太子的意思,后被大臣們勸阻。
長壽二年(692年)元旦,則天皇帝在萬象神宮祭拜天地,皇帝初獻之后,按例亞獻應該是太子李旦,但這次行亞獻的卻是武承嗣,三獻是梁王武三思。太子旦完全被冷落。以此可見,皇帝雖然沒有明說,這時已經將皇嗣的天平傾向于武承嗣一邊。此時卻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
武則天身邊有個戶婢叫韋團兒,她非常聰明,深得武則天的信任。韋團兒不滿于奴婢的現狀,夢想攀上一個有地位的男人,成為他的愛妾。她不顧旦被母帝冷落的處境,卻偏偏選中了溫厚且有學者風度的李旦為委身對象。團兒三番五次的接近李旦,表示愛慕之情,但由于李旦地位不穩,加上韋團兒是皇帝母親的親信,以為是母親派來監視他的,因此,他極力回避。這使韋團兒受到了難以忍受的屈辱,她決心對太子李旦實施報復。加上這次祭拜事件,皇帝明顯冷落太子,韋團兒更加膽大起來。她把報復的對象定在太子妃劉氏和寵姬竇氏身上。
韋團兒事先做好兩個桐木人,桐木人的身上印上武則天皇帝的名字,用釘子釘上。買通東宮一個奴婢,悄悄的放到了劉氏和竇氏的床底下。放好后,韋團兒請求皇帝召見,誣告劉氏和竇氏一起,為了折皇帝的壽,每夜在宮中行厭勝之術咒詛皇帝。則天皇帝信以為真,她推測是由于在祭拜時冷落太子,致使二妃對她的怨恨所致。在聽到韋團兒誣告后,立即下敕命暗地搜查兩位妃子的住室。結果,在二妃的床底下搜出了兩個咒詛則天皇帝的桐木人。由此,皇帝沒有公開捕殺二妃,將處死二妃的任務交給了韋團兒見機行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98489.html
相關閱讀: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
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
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
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
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