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計滅南陳:隋朝名將賀若弼瞞天過海渡長江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隋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隋開皇八年(588年),隋文帝楊堅決意消滅南面的陳朝,實現統一全國的偉業。這一年是陳禎明二年,在位的皇帝是大家熟悉的陳后主陳叔寶。據《資治通鑒》記載,隋文帝出師伐陳,是在這一年的十月二十八日。太廟祭祖后,隋軍在晉王楊廣、秦王楊俊、清河公楊素的率領下,兵分多路,直取江南。

  大敵當前,荒淫驕侈的陳叔寶沒有一絲即將國破家亡的危機意識,他自恃長江天險,不采納眾將領請求積極備戰的建議,反而在這年底,大張旗鼓地準備即將到來的元會之慶。什么是元會呢?也就是我們今天俗稱的春節。準備元會之慶原本也沒什么大礙,但荒唐的陳后主竟把自己鎮守軍事重鎮的兩個兒子召回京城。這兩個兒子分別是鎮守江洲的南平王陳嶷和鎮守南徐州的永嘉王陳彥。陳后主不僅讓兩個兒子回京,而且還命令沿江鎮防戍守的船只,全部跟隨二王返回建康。他這樣做,是想在剛剛附降的后梁軍民面前展示國家的威勢。陳嶷和陳彥接到召令后,率戰船返回建康。這樣一來,綿長的江面上看不見一只戰船。面對虎視眈眈的隋軍,陳朝原本并不牢固的江防,顯得更為薄弱。

  不多久,隋軍就抵達了長江北岸,作為戰略要地,京口、采石兩地形勢危急。有大臣向陳后主建議,從京師調撥軍隊艦船,前往這兩個地方駐守,抵擋隋軍。沒想到陳后主竟聽信讒言,認為這時候從京師調撥軍隊艦船,既影響到元會之慶的排場,也顯得國家怯弱,而且憑著長江天險,隋軍根本不可能飛渡而過,于是沒有及時向京口、采石增援。此時駐扎在京口對面長江北岸的隋軍將領是行軍總管賀若弼。別看賀若弼是員武將,可行軍打仗卻頗有智識!叭嫛钡谝挥嬍恰安m天過!保R若弼伐陳之戰,被后人視作“瞞天過海”的典型戰例。

  賀若弼率軍駐扎在長江北岸后,干了些什么呢?據《資治通鑒》記載,賀若弼從幾個方面入手,麻痹長江南岸駐守京口的陳軍。首先,他將軍中的老馬賣掉,大量購買陳朝的船只,買到手后,將這些船只偷偷藏起來,然后又購買了五六十只小破船,停在河岸邊。陳軍窺探得知后,以為隋軍沒有渡江的船只。其次,賀若弼命令沿江駐守的兵士交接班時,一定要聚集到岸邊,大舉旗幟,營幕遍野。開始一兩次,江對岸的陳軍見了,以為隋軍要大舉過江,趕緊調集軍隊加強戒備。但幾次一來,發現這只是兵士交接班,也就習以為常,疏于防備了。除此之外,賀若弼還經常率士卒沿江打獵,人歡馬叫,十分熱鬧。漸漸的,不管江對岸有什么大動靜,陳軍都不在意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06996.html

相關閱讀:增勤法師:長安佛教歷史進程概論
羅成在歷史上的原型是誰? 羅成是怎么死的?
唐太宗怎么讓秦瓊和尉遲恭當門神?門神的來歷
隋末梁王蕭銑簡介:梁皇室后裔兵敗降唐后被誅殺
隋唐政治制度的起源:多出自西魏和其后的北周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