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隋煬帝與唐太宗其實很相似:開拓疆土竟還勝一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隋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在歷史學家那里,隋煬帝楊廣是一個被貼上亡國暴君的標簽、遺臭萬年的皇帝;而唐太宗李世民則是一位頂著千古明君的盛名、為歷代歌功頌德的皇帝。兩人看似遙不可及,但實際上,隋煬帝曾經離成為唐太宗那樣的盛世賢主非常近,在文治武功方面,隋煬帝的能力也并不遜于唐太宗。

  一樣英姿颯爽的青年英主

  隋煬帝年少時就展露出過人的軍政才華。年僅20歲時,他被父親隋文帝楊堅拜為隋朝兵馬都討大元帥,統領51萬大軍,一舉平定偏安江南的南朝陳國,結束了南北朝分裂割據的混亂時代,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的一次大統一,可謂意氣風發。唐太宗也是少年英主,自幼就通曉軍政之事,并施計巧逼父親李淵于晉陽起兵,舉起反隋大旗,并一直擔當唐軍南征北戰的主力軍,對唐王朝的建立與發展立下了開創之功。而且,隋煬帝還有比唐太宗更勝一籌的創舉。他剛當上皇帝就不遺余力地開始了開鑿大運河、營建東都洛陽等規模巨大的工程。這些工程雖然有濫用民力、過于奢靡鋪張之嫌,但是對中國南北的溝通,對中原統治的鞏固,對中國經濟重心由關中到中原再到南方的轉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其對后世的深遠影響力,體現了隋煬帝的遠見卓識。

  影響中國千年的科舉制也是隋煬帝的創舉?婆e制雖有天然弊端,但是其重視才學而不重門第的選官方式,給下層知識分子提供了參政的機會,極大地擴大了封建國家的統治基礎,對封建王朝的興盛與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唐太宗在創舉方面就相對有所欠缺。他做的只是將科舉制、三省六部制等隋代制度進一步完善,合并州縣,整修隋朝荒廢的水利事業,力促農業發展等休養生息的事業。

  旗鼓相當的開疆拓土之功

  開疆拓土是隋煬帝一生的事業。他一登基就舉兵大敗契丹,隨后,又攻滅了吐谷渾,向西開拓了數千里疆域,將今天的青海省大部納入中原王朝的正式行政區劃中,完成了以往中原帝王從未實現的事業。此后,他親率大軍遠赴河西走廊的大漠邊關張掖郡進行西巡。這次西巡在歷史上絕無僅有,隋煬帝也成為歷代中原帝王抵達西北最遠的一個。這次西巡威震邊疆各國,使其紛紛臣服。直到隋朝即將滅亡的前夕,仍有為數眾多的藩國臣服于隋,可見當時威力之盛。

  唐太宗則完成了對突厥的決定性勝利,不過,唐太宗并沒有像隋煬帝那樣,一味地采用武力征服,而是對邊疆民族實行民族自治、和親、尊重民族風俗習慣等安撫政策。這也使他獲得了邊疆民族的更大尊崇,并獲得了“天可汗”的稱號。這也體現了隋煬帝和唐太宗的區別,雖然唐太宗拓疆不及隋煬帝,但其在政策上的智慧勝出一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11904.html

相關閱讀:增勤法師:長安佛教歷史進程概論
羅成在歷史上的原型是誰? 羅成是怎么死的?
隋末梁王蕭銑簡介:梁皇室后裔兵敗降唐后被誅殺
唐太宗怎么讓秦瓊和尉遲恭當門神?門神的來歷
隋唐政治制度的起源:多出自西魏和其后的北周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