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69年,在《隋唐演義》中被譽為半仙的瓦崗英雄徐茂公(本名徐世?,字懋功,賜姓李,為尊重歷史,下文均統一為徐懋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這年他76歲。此時,曾經共同奮戰的瓦崗英雄們早已湮沒在浩淼的歷史長河中,當年的朋友與對手也都已作古,人生至此,夫復何求?然而徐懋功老先生的臨終遺言,卻透露著重重玄機,字里行間充滿著別樣的清醒與憂慮。
史書是這樣記載徐懋功的遺言的,“我自量必死,欲與汝一別耳?秩瓯,誑言似差,可未須啼泣,聽我約束。我見房玄齡、杜如晦、高季輔辛苦作得門戶,亦望垂裕后昆,并遭癡?破家蕩盡。我有如許豚犬,將以付汝,汝可防察,有操行不倫、交游非類,急即打殺,然后奏知!`我言者,同于戮尸!毙祉Φ倪z言是說給他的親弟弟的,翻譯成白話文,這段話的大意是“我自知必死,想同你做訣別。怕你悲傷痛哭,所以假裝病情轉好為此宴樂。你現在不要哭泣,聽我講話。我親見房玄齡、杜如晦、高士廉等人辛苦建立門戶,都被后輩破家亡人。我這些不肖兒孫,現在都交付給你,應細加防察,如有操行不倫、結交非類,馬上打殺,然后奏之,以免傾覆家族……”
從這段臨終遺言來看,徐懋功對自己的生死看的很淡,卻對子孫后代懷有一種極深的憂慮,他擔心自己的子孫不能處理好與皇家的關系,擔心整個家族會毀于不肖子孫之手。因此,他才在遺言中要求,凡子孫中有“操行不倫、交游非類”的,立即家法處死,決不能因一人而連累全家。
徐懋功的憂慮不是無緣無故的。這個戎馬一生、出將入相的老人,生前料事精準,后事也算的明白。他的充滿玄機的臨終遺言可謂有的放矢,其來有自。首先,對于帝王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弄權術,徐懋功已然領教多次了。徐懋功出道很早,17歲就闖蕩江湖。仕唐之前,徐懋功先后在梟雄翟讓、李密手下做事。由于徐懋功是翟讓舊部,因此李密對他不很信任,在李密火并翟讓的鴻門宴上,徐懋功差點被稀里糊涂地殺掉;李密主政后,徐懋功即遭排擠,“出鎮黎陽,雖名委任,實亦疏之!(《新唐書》)。此后,徐懋功幾經輾轉,又先后為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效力。其一生飽經亂世、戎馬沙場、出將入相,幾乎經歷了隋末唐初的所有大事件。這種極為豐富的閱歷,令徐懋功對帝王們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弄權術有著極為深刻的認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21856.html
相關閱讀:唐太宗怎么讓秦瓊和尉遲恭當門神?門神的來歷
增勤法師:長安佛教歷史進程概論
隋末梁王蕭銑簡介:梁皇室后裔兵敗降唐后被誅殺
隋唐政治制度的起源:多出自西魏和其后的北周
羅成在歷史上的原型是誰? 羅成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