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太平天國巨額金銀被誰瓜分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趣聞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據說,金田起義時,洪秀全沒有露面,《易》曰:“潛龍勿用”。那時,他“避吉”在鄉下胡以晃家里,如列寧十月革命時待在瑞士。
  
  歷史事實的小蟲子,往往蛀穿邏輯,一個細節改變了我們的思維定式。
  
  通常我們都認為,在歷史的緊要關頭,革命領袖都是登高而呼,叱咤風云,那些歷史教科書,就將這樣的歷史圖式,印在我們的記憶里,不惜用這樣的圖像記憶,誘導歷史事實。
  
  事實是,金田起義,他不在現場,是楊秀清以天父下凡的名義,猝然發動之。
  
  他本來是個被科舉制淘汰下來的小角色,一個四次落第的秀才,本以為他在革命來臨的時候,總該振臂一呼,掀天揭地,沒想到,他竟然脫離群眾,躲到胡以晃家“避吉”。跟天王一起“避吉”的,還有馮云山。
  
  他們為什么會在這時突然變成“宅男”,難道是害怕了?如果僅有洪秀全,那么一說,亦非沒有可能,因為精神領袖,往往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群眾酣睡時,他去呼喚,一旦醒來,要行動了,他卻“避吉”去。
  
  可馮云山不是這樣的人,可為什么還要讓他跟著洪去“避吉”呢?有可能是出于權力轉換。那時,運動出現了新核心,核心已不再是洪、馮二人,而是代表天父、天兄、天王的楊、蕭、洪,在新的“三位一體”格局里,沒有馮的位置,與其讓他礙事,不如讓他避吉。
  
  天國初期,教權由天父、天兄、天王三權分立,而以天王代理;政權是五王共和,馮、楊、蕭、韋、石都有自己一份實力,而洪沒有,故政教分離。洪地位雖高,卻沒有實權。
  
  于是,洪秀全開始算計,排擠馮、蕭,以韋殺楊,以石誅韋,再逼走石達開,三下五除二,才真正成了“秀全”——我乃人王!
  
  就這樣,一個文不得、武不得的家伙,就這樣,一步步走向專制。不專制,做王還有什么意思?
  
  
  1、從共產到分贓
  
  
  原來,天國有圣庫制度,建立之初,出于共產主義理想。正是這種理想,使所有天國將士都捐了自己的財產來干革命。
  
  天國沒有私有制,而家庭是私有制的根源,所以要取消家庭;天國沒有私產,實行共產,所以要把財產都交出來,變成公共財物,為了管理使用這些財物,天國建立了圣庫。
  
  天王捐了什么?好像沒捐什么,只捐了個共產主義,他是專門來共產的。馮云山來,還搞個“三同”什么的,與礦工同吃、同住、同勞動,而天王一來就“避吉”,被人供養起來。
  
  楊、蕭二人略有薄產,所捐有限,談得上毀家紓難的,只有石、韋二人。
  
  若按現代企業制度,石、韋二人可算大股東,是真正的老板�?晒伯a主義,講的是平等,財主在平等上先矮人一頭,因為他們生來就與人不平等,這是原罪,要捐盡了財產,才能與人平等,所以,在共產上,他們雖然為圣庫作了貢獻,在主義上卻沒人替他們加分,無產者有自己的名分。
  
  能得高分的,是“身無分文,心憂天下”的人,天王就是這樣的人,毛澤東也是這樣的人,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江湖文化,容易產生這樣的人,老百姓多半也愿意跟著這樣的人。
  
  天國初期,將士還在被共產,天王就已率先先進入共產主義,那時圣庫,受短缺限制,僅能保證“有飯同吃”,無余產可共,惟女人,因家庭取消,編入女營,可供其按需分配。他在“避吉”時,就有后妃15名,此后增至88名,都是有名分的,如還包括沒名分的,那就不知有多少了。
  
  天條規定,將士男女有別,分男營、女營,同行不同住,犯天條者,“老兄弟定點天燈,新兄弟斬首示眾”,“夫妻私犯天條者,男女皆斬”。而諸王卻不受約束,可按級別供應女人。
  
  天國有選妃法,先由各軍女巡查將本軍女營中自十二歲至十五歲眉目清秀者,選出十余人,交女軍帥裝飾后送檢點,檢點又從數百人中選數十人進獻于王,王留一二人,余者各令回軍。
  
  每逢諸王生日,也要選妃,先選民女百余人,經再選,留十五人,然后供奉各王。每次,天王六人,東王六人,北王二人,翼王一人,還說這是“天父憐各人勞心過甚,賜來美女也”。
  
  這就是在軍中設女營,城里設女館的好處,拿美女來分贓,真是易如反掌。
  
  
  2、從分贓到通吃
  
  
  一般而言,分贓的對象,無非兩樣,一是金錢,另一是美女。
  
  天國初期,金錢短缺,幾無可分之余財,也就談不上分贓。美女雖然也有限,但由于對全體將士厲行禁欲,這就給諸王留出了縱欲的空間,天父關愛他們,不時“賜來美女”。
  
  不久,天國的圣庫就充盈起來了,連曾國藩都聽說圣庫里“金銀如海”。當然,這要歸功于天國運動席卷江南,所過之處,財源滾滾,被他們卷走。卷走了多少?據說有1800萬兩,存放在圣庫里,可數月以后,僅剩下800萬兩,沒多久,所余,已不足百萬兩,如此分贓,圣庫已亡。
  
  也許“天京事變”的緣起,就起于這次分贓,這很能說明,首義諸王除了馮、蕭二人戰死為什么都卷入事變中。所謂“圣庫制度”,說到底,是一種分贓機制,這種機制,不會寫入《天朝田畝制》,如莊子所言,寫在書里的是糟粕,精華都在潛規則里,要“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
  
  諸王是分贓機制的代表,可他們身后,已形成了自己的利益集團。原來協調分贓機制的,還有兄弟情義,諸王以此,還能成為整體,隨著利益集團的分化,領袖集團便跟著解體。
  
  利益集團消長,會改變以往的利益分配格局,甚至改變既定的分贓機制。
  
  東王不服天王,歷來如此,不是非要“東風壓倒西風,西風壓倒東風”的,業已形成的制度化的利益格局總還要維持。這在東王,還不至于要否定分贓機制,屢頒《天父圣旨》,無非要調整一下原來的利益格局。而天王卻另有心思,他要趁此機會搞專制,把天國搞成家天下,由他通吃。
  
  領袖集團瓦解了,圣庫還有什么意義?圣庫沒有了,分贓豈非多余?天國圣庫,原來設在南京城內的水西門燈籠巷,天京事變后,圣庫消失,所在地也就變成英王陳玉成的住宅,隨之而來的,便是天王終于將天國變成自己的家天下了。翼王石達開不愿意待在他的家天下里,所以出走。
  
  家天下多好�。∧切┙鹱�、銀子,堆成金山銀海,也沒人來跟他分贓。他對金子有特殊好感,頭戴王冠,以純金制成,重八斤;又有金制項鏈一串,亦重八斤,他的繡金龍袍亦有金紐扣。他每日用膳需二十四只金碗,而金筷子長近尺。浴盆也是金子做的,連凈桶夜壺都是金子造的。
  
  還有那些美女,一叢叢,一簇簇,如花似玉,全都是他的,任他來主宰,由他來調教。他本就是個宅男,革命來臨時,他去“避吉”,兵臨城下時,他躲在深宮里,守著他的金錢和美女,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他已經不是當年那個窮光蛋,要從廣東跑到廣西,現在他應有盡有,只需要看守。
  
  城外,打得天翻地覆,他不在外面打仗,專在宮里打妃子:“一眼看見心火起,薄福娘娘該打死!”光打不行,還要教化,要像太陽哺育萬物那樣教化,所以,他對圍繞在自己身旁就像萬物圍繞著太陽的那些女人講:“跟主不上永不上,永遠不得見太陽!”他哪里知道,紅太陽也會餓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25792.html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相關閱讀:重溫血漿經濟和艾滋病的混亂時代
大漢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國叫囂
選人用人須經得住倒查
三十五個真實的中國歷史
王熙鳳操辦的兩場葬禮 竟是她人生的高點與末路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