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南明小朝廷:監國魯王在海上風雨飄搖顛沛流離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趣聞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監國魯王在海上漂泊的復雜情況,在時間和距離上可與永歷朝廷在陸上的顛沛流離相比。但是,與永歷皇帝和他的朝廷對照,監國魯王,一個快30歲的人,始終如一地表示,為了他的支持者和明朝,愿意拿他自己和他的家庭去冒千難萬險;他的

政權,盡管從官員人數和版圖上說都是最小的,卻始終博得它的擁護者的最高度的忠誠。這一政權雖未受到思想或黨派分歧的折磨,但也確實同樣表現出削弱每一個南明政權的努力的互相傾軋。

明朝在失去沿海省份后重建據點

1646年的夏天和秋天,雖有許多魯王和隆武朝廷的官員逃進浙東和福建的山中,但幸存者中最重要的人物卻奔向海濱,尋求各陸師和水師將領的援助。在浙江沿海,這些人中最強的是張名振和黃斌卿。在福建沿海,是潰散的鄭芝龍部下的將

領。不過,沿海地區還有其他武裝力量--眾多的海盜組織。實際上,許多明水師將領都是海盜出身,明朝在浙江和福建的政府垮臺后,他們相互間常常為爭奪好水手、基地和給養而爭斗。不可否認,有些是忠于明朝的愛國志士;不過,支持朝廷

的軍

閥之間的自相殘殺,削弱了魯王政權的抗清努力。

這時最重要的軍閥是黃斌卿。1645年,當隆武皇帝命他在杭州灣地區配合反攻行動時,他開始在浙江北部沿海的舟山島上建立一個獨立的基地。后來,他只在對他有利的前提下與其他明水師將領合作。不久,他就以更愛跟自己的同胞而不是跟

清軍打仗出了名,但由于他的戰略位置,這種態度被容忍了。

兩件親身經歷的事似乎鞏固了黃斌卿對基地的選擇,即優先考慮海上基地而不是大陸基地。第一件事,1647年春,清松江總兵吳勝兆準備反正,黃斌卿參加了從外面去支援的嘗試。但是,支援的艦隊被臺風吹散,后來當它到達長江口時,被清

軍防守部隊殲滅了不少人。吳勝兆軍隊中的愛國志士拒絕因此而放棄他們的計劃,在5月24日企圖舉事,但沒有成功。許多文武官員在這次事件后被處死。清當局于是決心制服湖“匪”、蘇松軍人中的叛逆和沿海的忠于魯王分子這個煽動叛亂的淵

藪。

第二件事,黃斌卿被說服帶領一支水師去寧波,那里的愛國志士計劃起義,把這個府從清的控制下奪過來。但密謀者被出賣,起義沒有發生。接著又有許多人被捕和處死。在這兩件事以后,黃斌卿再也不參與對大陸的進攻。他甚至更不愿意讓

監國魯王在舟山建立朝廷。

鄭芝龍不能說服他家族中最重要的戰斗成員跟他一起降清。在他被帶往北京后一個時期內,鄭家在安平(靠近廈門)的老家沒有受到清軍的襲擊。這種大度當然是清廷策略的一部分。但是,清廷以為只要鄭芝龍活著并對他們有好感,他們就可以

不用一兵一卒而得到鄭家其他人的支持。因此,鄭氏得以保持對福建南部沿海地區的控制,并在廈門和金門島上建立基地。接替鄭芝龍的主要人選是他的弟弟鄭鴻逵、他的族人鄭彩和他22歲的兒子鄭成功。 鄭成功象征性地奉隆武正朔,并在時機

到來時改用永歷年號;他從不承認魯王的監國地位。由于幾乎沒有自己的軍隊,他開始積蓄進攻泉州和漳州所必須的經驗和他所需要的人員。

在拒絕承認監國魯王上,鄭成功是個別的。重新集合在魯王旗幟下的人,大約有一半屬于從前的隆武朝廷,他們差不多全是從浙江、福建乘船來的,此外,南直隸來的約占一半,F在在東南沿海形成的明朝抗清力量的黨派之分,不是先前魯王

派與隆武派對抗的繼續,而是監國魯王的新政權與變化中的鄭氏集團之間的黨派之分,后者最后被鄭成功控制。

鄭彩比較矛盾。他似乎希望有機會仿效早先鄭芝龍充當隆武皇帝的保護者的角色,成為監國魯王的下一個主宰者和供養者。1646年12月,他駛船到舟山地區,把魯王接回廈門。鄭彩與鄭成功的對立,使后者更有理由不理監國魯王,但鄭成功由

于還無力對鄭彩采取敵對行動,遂不作任何要把魯王從鄭氏基地趕走的嘗試。

福建階段

1647年從春到秋,支持魯王的軍隊進攻漳州府(在福建最南邊)和福州府的清陣地,包括省治在內。進行這些進攻的,是鄭彩與其他早先曾在魯王和隆武政權下任職的水師將領。到9月初,為了更直接地鼓舞對福州的進攻,監國魯王已從廈門島北

移至長垣島。從這時起到魯王政權實際結束止,魯王軍隊活動在從福州向東北到浙江一帶,鄭成功的軍隊活動在從泉州向西南到廣東一帶。這種劃分不是正式商定的,而是情況使然。

11月,監國魯王開始在長垣島重建一個正式朝廷,任命了許多大臣,他們中有的來自前紹興朝廷,有的來自前福州朝廷。兩個陣營的官員在一起工作得很融洽,當收復了福建東北部的幾個地區時,精神都很振奮。福建山地的義軍對魯王在沿海

的進攻作出的反應也是令人鼓舞的。1647年的秋冬兩季,福建中部山區到處都有明藩王和當地義軍領導的暴動。第一次這樣的暴動甚至威脅到清軍對他們的山區重鎮浦城的控制。不久,福建中北部的幾乎每一個地區都起來反抗。盡管清軍設法保住

或奪回一些要害地點,但對這個地區的征剿一直持續到1651年。

這次在福建對清軍的挑戰,并非一切都始終順利。最帶來損害的,是鄭彩與監國魯王的某些其他支持者之間產生了不和。鄭彩是個軍人,他想把持朝政的企圖看來引起對他極大的不滿。但除去這個問題,魯王政權也缺乏足夠的人力與內地的義

軍聯合行動。再有,在這里如同在別處一樣,清軍更擅長陸戰,在戰術上比明軍有更大的靈活性。

到1648年春,清軍重新占領了幾乎全部魯王軍隊在福州府的據點。一年后,福建東北部已經收復的地方重又喪失。這時候,鄭彩失去了支持魯王政權的興趣,回到廈門,希望與鄭成功和解。監國魯王留在海濱,直到張名振再一次救了他。1649

年7月,張名振收復了海岸要塞健跳所,監國魯王得以在那里重建他的朝廷。

浙江階段

魯王朝廷從健跳所很容易與浙東南山區的各武裝組織取得聯系,他們是從1646年清軍侵入周圍地區后就在那里堅持戰斗的。他們包括愛國志士和投機的地方豪紳。此外,與福建東北部毗連的溫州府的各支義軍也得到魯王朝廷的鼓勵和幫助。監

國魯王現在有兩個機會在浙江建立一個陸上基地,但都沒抓住。一方面是因為清軍能夠堅持住。另一方面是因為魯王政權缺少人力;而且,在新的執掌兵權者張名振和他的政治上的批評者之間,有相當大的摩擦。

在四明山依山結寨抵抗清軍的人中,最強大與最得人心的是王翊,他是個倔強的戰士,出身低微。他在1648年春被清軍打敗后,重新拉起隊伍,當魯王朝廷到達健跳所時,他正處在他的力量的頂峰。但是,盡管他堅決反清,卻不愿對張名振喪

失他的獨立。在魯王朝廷與各山寨之間沒有達成協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29959.html

相關閱讀:王熙鳳操辦的兩場葬禮 竟是她人生的高點與末路
選人用人須經得住倒查
大漢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國叫囂
重溫血漿經濟和艾滋病的混亂時代
三十五個真實的中國歷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