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說到貶謫為民的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兒東陽公主的命運,一定要牽扯到新城公主。而說到慘死的新城公主的命運,也一定要牽扯到東陽公主一樣。正像說到高履行,就一定要說到長孫家族一樣,說到長孫家族,也一定要說到高履行家。兩個姊妹的命運,兩個家族的命運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因為老高家是長孫家的舅族,而長孫家又是當今皇家的舅族。他們都是居功至偉的顯赫家族,在朝廷中位高權重,也只有他們才有和皇家聯姻的資格。但伴君如伴虎,家族的男性所承擔的政治風險也就或多或少左右著她們的命運。
東陽公主雖然是長孫皇后所生,似乎唐太宗并不特別寵愛,在《太宗實錄》里并沒有太多的記載,不像她的大姐長樂公主和妹妹晉陽公主,得到太宗的格外關照。但東陽公主性情寬厚,與同樣不大受重視的哥哥李治、小妹妹新城公主姊妹情深。
根據歐陽修所撰的《新唐書·東陽公主傳》記載:“東陽公主,下嫁高履行。高宗即位,進為大長公主。韋正矩之誅,主坐婚家,斥徙集州。又坐章懷太子累,奪邑封。以長孫無忌舅族也,故武后惡之。垂拱中,并二子徙置巫州!
同樣的記載在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卷第204里也有:“武周則天順圣皇后垂拱四年(688)戊子(6月16日),丁亥朔,日有食之。壬寅,作神皇三璽。東陽大長公主削封邑,并二子徙巫州。公主適高履行,太后以高氏長孫無忌之舅族,故惡之。”
從這兩段話可以看出,東陽公主完全是“以長孫無忌舅族也”的原因而一貶再貶,而她的“主坐婚家”(即為新城公主做媒),只是受遣的借口而已,她,實質是無辜的政治斗爭的犧牲品罷了。
長孫無忌的外祖父是高敬德,是北齊皇帝高歡的堂弟高岳的后代,曾為揚州刺史,為隋唐望族,高敬德之子是高士廉,也就是長孫皇后的舅舅。高士廉生有六子:履行、質行、純行、真行、審行、慎行。其中履行最知名,娶了長孫皇后之次女東陽公主為妻。
這樣算來,輩分就有些亂,長孫皇后與高履行是姑表兄妹,那么,高履行就是東陽公主的表叔了,東陽公主顯然比丈夫低一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30274.html
相關閱讀: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
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
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
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
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