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隋大業實授秘書郎,入唐,李世民引為秦府參軍,弘文館學士,貞觀七年(633)轉秘書監,賜爵永興縣子,授銀青光祿大夫。謚文懿。太宗曾稱世南有五絕:一曰有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學,四曰文辭,五曰書翰。書法末年尤妙。太宗工隸,師虞世南,;茧y于戈法。一曰書“戩”字乃空其右,世南取筆填之,以示魏征曰:“朕學世南似盡其法,卿看之!闭髟唬骸疤旃P所臨,萬象不能逃其形,非臣書所可擬。仰視圣作,惟戩字戈法頗逼真!碧谏顕@服。以《孔子廟堂碑拓》進呈。太宗特賜王羲之黃銀印一顆。曾作《筆髓論》,學者多宗之。卒年81。云南大理佛圖寺蛇骨塔的傳說
蛇骨塔位于云南大理市下關北3公里的羊皮村。為什么稱蛇骨塔呢?在云南各族人民中很久以來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唐朝時,下關屬于南詔地方政權管轄,稱為龍尾關。關外有一條大蟒經常出來吞食人畜,許多勇士想制服它,都沒有成功。它一張口就產生一股內吸的旋風,能在幾丈以外把人吸進去。在當時南詔的首府大理,住著一位叫段赤誠的青年。他決心消滅大蟒,為民除害。他打聽到大蟒的傷人特點之后,毅然想出了一個十分冒險的方法,就是利用它的內吸旋風,鉆進蟒的肚子里去殺死它。他穿上鐵衣鎧甲,手執雙刀去迎戰大蟒。果然,距離大蟒還有好幾丈遠,它就放出一股內吸旋風。段赤誠順著風勢,一下子就鉆入大蟒肚子。在蟒肚里,他揮舞雙刀把蟒的肝腸心肺砍得稀料,大蟒終于喪了命。段赤誠本想仍從蟒口中出來,但距離遠,而且蟒口緊閉,只好從蟒背上砍開一個缺口。誰知鋼刀一下被蟒的骨頭卡住 ,已經筋疲力盡的段赤誠無法鉆出,不幸死在蟒肚里。龍尾關的人們等了三天三夜,不見段赤誠出來,就一齊動手,剖開蟒腹,取出勇士的尸體,為他設祭安葬,還在他的墓上建塔作為紀念,并且把大蟒的尸骨焚燒后埋在塔的周圍,以資保護。因此,這個塔起名為蛇骨塔。 共2頁: 上一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30276.html
相關閱讀: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
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
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
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
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