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百年前高僧預言隋煬帝會死在揚州?楊廣怎么死的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隋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考古專家確認,新近在江蘇揚州曹莊發現的隋唐墓葬系隋煬帝楊廣之墓。隋代都城在長安,陪都在洛陽,隋煬帝為何葬于揚州?楊廣到底是一位什么樣的帝王?隋朝在歷史上為什么會有“短命王朝”的詭異說法?關于隋煬帝、關于隋朝究竟有哪些謎團?

  隋煬帝葬于江都之謎——

  “好頭頸,誰當斫之?”

  隋煬帝名叫楊廣,“煬”是謚號,一般只有好內遠禮、逆天虐民、好大殆政的帝王,才會謚“煬”,含貶謫之意。實際上從政績來看,楊廣并非一位無所作為的皇帝。

  楊廣遭人詬病,主要是因其荒淫無度,窮奢極欲,大興徭役,不知體恤民眾。而且,楊廣不知反省和檢討執政失誤,反而采取高壓政策,加之偏信佞臣,誅殺勛臣,導致國內外矛盾加劇。

  大業九年(公元613年),已故重將楊素之子楊玄感發動兵變,農民起義相繼跟進,先后有130余起之多。

  由于時局動蕩不安,楊廣每天提心吊膽,常從惡夢中驚醒,呼叫有“賊”。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十二月,楊廣干脆以巡幸為名,出逃江都。然而,他這么一去,卻再也未能回來。

  隋時江都,是現在的揚州,楊廣曾任揚州總管,所以視之為福地。到江都后,楊廣荒淫益甚,整日尋歡作樂。有一回楊廣引鏡自照,自言“好頭頸,誰當斫之?”誰知竟成讖言。

  義寧二年(公元618年)三月,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等人發起宮變,擒拿了楊廣。宇文化及舉刀欲殺時,楊廣倒也爽快,說“天子死自有法,何得加以鋒刃,取鴆酒來!”服毒自殺要求被拒絕后,楊廣只好自解練巾,指示校尉令狐行達將自己勒死,時年50歲。

  巧合的是,楊廣到江都后曾作五言詩:“求歸不得去,真成遭個春。鳥聲爭勸酒,梅花笑殺人!薄端鍟の逍兄尽方庾x這句詩時稱,楊廣三月被殺“遭春之應也”。

  而在兵變前,江南還曾傳出一首童謠:“江水何冷冷,楊柳何青青,人今正好樂,已復戍彭城!睏顝V被殺地江都宮苑附近,剛好有個地名叫“彭城口”。

  更神奇的是,早在百年前便有高僧預測到了事件的發生。唐趙蕤所著《長短經.懼誡篇》(卷七)記載,南朝的高僧寶志和尚曾在書中寫下一首詩:“牽三來就九,索虜下殿走。意欲東南游,

  厄在彭城口!

  難道預言真這么準?顯然是一種附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38597.html

相關閱讀:隋唐政治制度的起源:多出自西魏和其后的北周
隋末梁王蕭銑簡介:梁皇室后裔兵敗降唐后被誅殺
羅成在歷史上的原型是誰? 羅成是怎么死的?
唐太宗怎么讓秦瓊和尉遲恭當門神?門神的來歷
增勤法師:長安佛教歷史進程概論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