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貞觀之治背后真相:隋朝遺產養肥李世民?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隋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貞觀之治”,是令中國人永世懷想的一個偉大時代。

  在這個時代里,人民安居樂業,歌舞升平,皇帝溫良慈善,百官恪盡職守,米缸里裝的是吃不完的小米,田地里生長著綠油油的蔬菜……總之,這樣一個近乎于傳說中的美好時代,是由唐太宗李世民一手創造出來的,所以他在中國皇帝排行榜上,理直氣壯地占據了首位。但這一切,卻只不過是一個騙局。

  隋文帝初登基時全國人口400萬戶,隋煬帝登基時已達890萬戶,以一戶6口計,全國人口不下5000萬,這個數字大約直到唐玄宗時才達到。隋開皇九年已墾田地1944萬頃,大業中期已墾田地5585萬頃。但唐天寶十四年才墾田地1430萬頃。隋煬帝登基時就有890萬戶,而唐太宗直到駕崩才有380萬戶,國力差距可以想見。

  隋朝時政府在各地都修建了許多糧倉,其中著名的有興洛倉、回洛倉、常平倉、黎陽倉、廣通倉等。存儲糧食皆在百萬石以上。貞觀十一年,監察御史馬周對唐太宗李世民說:“隋家儲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庫,亦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隋朝已滅亡了20年,隋文帝已經死了33年,可那時的糧食布帛還未用完。1969年在洛陽發現了一座隋朝糧倉??含嘉倉遺址。面積達45萬多平方米,內探出259個糧窖。其中有一個糧窖還留有已經炭化的谷子50萬斤。由此可見隋朝的富裕與強盛。

  縱觀歷史,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首先,隋唐更替,其間的戰爭使人口減少約2000萬以上,戰爭結束,人少地多,人心思安,這是“貞觀之治”產生的最重要原因;其次,隋開創了大運河以及科舉,大運河的勞民導致隋滅亡,但這些卻促成了“貞觀之治”的產生。開創大運河,利在當時,功在千秋。

  所以從理論上來說,縱然是真的有什么“貞觀之治”,那也是隋朝的功勞。

  到了唐高宗李治的時候,忽然有一天,李治心血來潮,問戶部尚書高履行:去年全國增加了多少人口?

  高履行回答說:去年的人口增長,同往年一樣,還是15萬戶。

  李治又問:那咱們國家,現在有多少人口呢?

  高履行道:380萬戶。

  李治掐指一算:嗯,現在有380萬戶,貞觀之治一共是23年,每年人口增長15萬戶,23年的增長人口數目就是360萬戶……不對啊。難道貞觀之治剛剛開始的時候,人口總數不過是20萬戶?

  高履行道:反正也差不了多少。

  李治有點醒過神來了:大隋開皇年間,有多少人口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40671.html

相關閱讀:羅成在歷史上的原型是誰? 羅成是怎么死的?
唐太宗怎么讓秦瓊和尉遲恭當門神?門神的來歷
隋唐政治制度的起源:多出自西魏和其后的北周
增勤法師:長安佛教歷史進程概論
隋末梁王蕭銑簡介:梁皇室后裔兵敗降唐后被誅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