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國民黨名將薛岳率12萬眾苦心經營一年的“伯陵防線”頃刻間土崩瓦解。僅僅3天,被侵華日軍懼稱為“長沙之虎”的黃埔一期高材生薛岳就被經常寫錯別字的韓先楚上將攆出了天涯海角。打下海南后,人們發現韓先楚將軍獨自一人面對大海坐了一夜,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文章摘自《登陸海南島》 作者:桂恒彬 出版:長城出版社毛主席的隊伍真是神兵正當我十萬將士在雷州半島翻江倒海之時,隔海相望的?谖骞簦瑖顸h海南防衛總司令部,卻是另一番景象。
薛岳的手里拿著一份文件,那是臺灣的國民黨國防部的指示,明令他“應速加強整編,以現有兵力積極肅清內共,并嚴密海防,拒止外共入侵”。自年前蔣介石任命他為海南防衛總司令以來,已經幾個月了。經過自己苦心孤詣的經營,防衛體系已大體部署就緒。按照“伯陵防線”繪制的巨大地圖,就懸掛在他辦公桌對面。薛岳踱到地圖前,副官迅即將黑色天鵝絨遮幕拉開,展現在他面前的簡直就是固若金湯的銅墻鐵壁啊!
瓊東防區:李玉堂任司令,率第32軍的4個師、海南警備第1師、瓊北要塞司令部,共計萬余人,編為第一路軍,擔任瓊東自木蘭港至南部烏石港約340余公里地段的防務。軍部駐嘉積。
瓊北防區:李鐵軍任司令,率第62軍的3個師、暫編第13師、教導師,共萬余人,編為第二路軍,擔任瓊北自木蘭港至林詩港約150余公里地段的防務。軍部駐澄邁。
瓊西防區:容有略任司令,率第4軍3個師、第64軍3個師、海南警備第2師,共萬余人,編為第三路軍,擔任瓊西自林詩港起至領頭港止的360余公里地段的防務。第4軍軍部駐那大鎮,第64軍軍部駐加來鎮。
瓊南防區:陳驥任司令,率第63軍的3個師、海南警備第3師、瓊南要塞司令部、防總直屬特務團、通信兵團、干部訓練團,共萬余人,編為第四路軍,擔任瓊南自烏石港起至領頭灣西南300余公里地段的防務。軍部駐榆林。
按照薛岳的命令,各防區中抽調5個師為預備隊,執行戰役機動作戰任務。另外,在?诜謩e成立了海軍指揮部、空軍指揮部,但海軍第3艦隊和空軍的4個大隊統歸薛岳本人直接指揮。按照他的命令,?哲姷娜蝿帐牵杭訌娧策墸怄i瓊州海峽。
薛岳的目光停留在瓊西地區。
那是根據情報判定的馮白駒領導的瓊崖縱隊的指揮機關主要活動地區。這支活動于五指山區的隊伍,歷盡艱難,可謂千錘百煉,已經發展到2萬余人,約10個團,并控制了全島約2/3的地區和人口。這是一支植根于瓊崖沃土的部隊,從干部到戰士,生于斯,長于斯,軍民一家,親密無間。他們熟悉地理,掌握民情,從風俗習慣到語言、生活,軍民毫無二致。這支部隊本來就是拿槍的瓊崖百姓。想到這里,蔣介石的“積極肅清內共”的話又浮現在他的腦海中。“外共”固然是重兵壓境,而“內共”卻是心腹之患吶。于是,他要通了第64、62軍的電話,命令他們在防務部署就緒后,立即向馮白駒部發動進攻。
從1950年2月起,薛岳為“肅清內共”,牢牢控制海岸線,以10余個團的兵力向瓊崖縱隊發動攻擊,目的是首先將瓊縱壓迫到五指山區,防止與“外共”里應外合,或至少防止對鄧華部的策應。這次圍攻,薛岳下令空軍配合,以當地游雜武裝作為先頭部隊,實行殘酷的燒光、殺光政策。至3月,薛岳部先后向膻縣、臨高、加來、那大等瓊縱活動地區以及新民、澄邁解放區發動進攻,并先后占領了屯昌、南間、黃嶺、仁興、美厚等集鎮。
為“肅清內共”,薛岳親自圈定黑名單近200人,命令特務、軍警按名單所列名字抓人,對被捕的共產黨員殘酷屠殺,有的砍頭,有的裝入麻袋、籠內扔到海中。他還搞株連政策。1950年初,海南文昌籍人士林延華、張光瓊、符愛春等通電接受中共八項條件,宣布起義,薛岳便將所有文昌籍的林、張、符三姓人士列入審查、迫害范圍。
3月,中共華南分局派香港進步人士譚伯棠潛回海南,以清明節回鄉掃墓為名,在臨高進行策反活動,事泄被逮捕于海口,22日被槍殺于五公祠。
薛岳像一只固守孤島的困獸,似乎感到時日不多,已經殺紅眼了。曾于湛江參加張光瓊起義的國民黨官兵張泰煜等人也不幸落于其手,被他殘殺。一時間,便衣特務、軍警憲兵出沒于街頭集市的茶館、飯鋪,盤查行人,搜捕“可疑分子”,瓊島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與其針鋒相對的是馮白駒確定的方針。在鄧華的統一部署下,瓊縱從2月份即展開了迎接渡海登陸部隊的準備工作。部隊以五指山根據地為依托,積極開展反“清剿”的斗爭。他們在地方武裝、解放區群眾的支持配合下,先后挫敗了國民黨軍8個師的進攻。與此同時,馮白駒以第1、3、5總隊和獨立團為主力,在地方武裝的配合下,進至瓊西、瓊北地區,在第15兵團確定的登陸地區、國民黨重點防御區開展游擊戰和破襲戰,摧毀敵人修筑的防御工事,破壞其交通、通訊設施,牽制薛岳的兵力,打亂其防衛部署。馮白駒還以區黨委的名義,指示各解放區黨組織,發動民兵、群眾,積極籌措糧食,建立后勤保障線,組織擔架隊,為接迎解放軍登陸部隊做好準備工作。
與此同時,隔海相望的雷州半島,大規模海上練兵運動更加扎實地開展起來。這兩支從黑土地上殺出來的勁旅,慣于陸地作戰,而渡海作戰是個新課題。為此,兩個軍以大海為操場,以船為課堂,以船工為教員,苦練航海技術。為了克服暈船,指戰員們下海練沖浪,練泅渡,以適應海上生活。為掌握駕船基本方法,大家苦學勤練撐篙、搖櫓、劃槳、拉帆、掌舵、拋收錨、提放分水板等本領。為了掌握海上作戰的戰術技術,部隊以單船為單位,反復演練上下船、船上工事砌筑、火力配置、射擊要領、登陸沖鋒等動作。以營或以團為單位,演練多船起渡的組織準備、戰斗秩序排列、隊形運用、聯絡方法以及指揮動作等。
步兵訓練的重點和內容,一是上下船的動作、次序和船上的排列,鍛煉不暈船,使用救生圈,船上射擊,強調沉著冷靜;二是強調單船動作,獨立作戰;三是多船聯合演習。對于各種火炮,則是經過充分的研究論證之后,解決了船上架設、準確射擊和步炮協同等問題。
在包宅村海邊至今還豎立著一塊渡瓊作戰訓練基地的石碑;厥55年前在這片空曠的海灘上人聲鼎沸,翻江倒海的熱鬧景象,使人不禁感嘆無比。
沙灘上,椰林邊,紅旗獵獵。127師、128師駐地帆檣云動,戰士們一大早起來,或單船,或船隊,在海上練習十八般武藝。傍晚歸來,干部戰士成群結隊來到漁村,在船上,在房內,走訪常年累月和大海打交道的老漁民、老船工,千方百計搜尋《航海手冊》和潮汐表等有關資料。軍師團營各級指揮所都移到了海邊,房屋不夠用,就臨時搭草棚,首長和戰士吃住在一起,同學習,同訓練。海上、船上、灘上,處處是課堂,片片是戰場,“把陸軍變成海軍”,“做大海的主人”,戰斗口號一浪高過一浪,響徹訓練場的每個角落。
127師379團紅5連指導員呼永生說,一個就是解決不會水的問題,一個人搞了4個竹筒子,前邊背兩個,后邊背兩個,就晚上下海游水,這是一方面。第二個問題就是暈船問題,晚上下海就坐那個小船上到海里去晃,晃來晃去,不但暈船還吐。
咱們北方的同志啊,十有八九嘔吐,最后吐黃水,吐黃水就拿咸菜疙瘩咬一咬,那也干,每天都練。
剛開始訓練時,100人里有80人頭昏嘔吐,出一次海生一場病,更有甚者,遇上風暴還會弄得人倒船翻、桅斷篷破。為了克服暈船,戰士們想出了各種辦法,打秋千,轉圈,以適應航行顛簸的環境。實踐中,大家摸索出了一套防止暈船、沉船的辦法:上船前吃飯適量,乘船時沉著冷靜,瞄準遠處一個相對固定目標看,戰士們還自制小帆船模型,摸清楚看風使舵的規律。一旦船漏可用木板、釘子、棉花、木塞進行修補,即使翻船也可借船上物品漂浮,一根3米長的桅桿能浮起8個人,自制的竹筒救生圈也能帶人漂上岸。
聰明的士兵結合陸戰經驗,還找到了海上攻擊敵人的辦法。他們發現,風浪中行駛的木船,隨浪起落需八九秒鐘,中間有三四秒鐘的相對穩定時間,只要快速瞄準和擊發,眼、腦、手合一,就能準確命中目標。
127師379團政委單印章說,結合海練,結合提高技術,增強信心,不會用船的會用了,船上射擊不準的練幾天準了,可以瞄準射擊了。
22日,第40、43軍主力協同作戰,擊破敵人一個軍和兩個師的抵抗,以凌厲的攻勢夾擊白蓮地區國民黨第32軍第252師及教導師,殲其一部;全殲美亭突圍之敵,乘勝向海口急進。
當43軍正處于兩面作戰,腹背受敵之時,薛岳一心以為占絕對優勢的國軍必勝無疑。他不僅放出了“共軍128師師長被擊斃,共軍指日可殲滅”的謊言,而且搭好了會臺,就準備召開慶功會了。但我軍美亭決戰的大勝,卻徹底打碎了這位頑固反共分子的如意算盤。薛岳惟恐再遭全軍覆沒的下場,忙于22日下達了總撤退的命令。
戰場親歷者說,決戰從4月21日晚開始,我40軍、43軍接到兵團前指的命令后,立即調整部署,連夜向敵展開進攻。40軍迅速截斷向我43軍進攻之敵的后路,將敵軍包圍,形成我43軍從內、40軍從外夾擊敵人之勢。我軍與敵軍短兵相接,反復拼殺,徹夜激戰。至22日拂曉,敵62軍、32軍、64軍及其各師和教導師已分別被我40軍、43軍分割包圍,敵人發覺情況對其很不妙,為了逃脫被我軍圍殲的厄運,開始全線崩潰,向?凇⒏欠较虺诽。
4月22日拂曉后,我40軍、43軍在美亭地區勝利會師。兩軍各部,乘勝即向潰逃之敵展開圍殲與追擊。在白蓮市地區將敵62軍軍部摧毀,并將其153師、163師各殲滅一部,殲滅32軍252師、教導師和64軍等各軍、師大部。
至23日,第43軍共擊潰敵暫13師38團、39團,151師453團、255師主力及163師,各殲其一部,斃傷敵62軍參謀長溫轟以下791名,俘敵39團團長陳漢濤以下1,669名,共殲敵2,440名。
整個決戰時間,實際上只有48個小時,即從4月20日7時至4月22日7時。我渡海兵團即獲得美亭、黃竹決戰的勝利。這是渡海登陸作戰的決定性勝利,加快了解放海南島的速度。
此時鄧華命令部隊,今日兩軍主力應休息、整頓一下,稍微恢復一下體力,吃頓飽飯,準備向海南島的最南端天涯海角實施不停頓地追殲作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67665.html
相關閱讀:選人用人須經得住倒查
大漢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國叫囂
三十五個真實的中國歷史
王熙鳳操辦的兩場葬禮 竟是她人生的高點與末路
重溫血漿經濟和艾滋病的混亂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