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面對叛軍視死如歸的韓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趣聞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面對叛軍視死如歸的真漢子韓愈

被譽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不僅是古代中國文學、哲學、思想方面的翹楚,也不僅只是一個于敢于犯顏直諫的忠臣,還是一個面對叛軍,能夠視死如歸的勇敢的真漢子。唐穆宗長慶二年(公元822年)二月初二,剛剛上任不久的兵部侍郎(國防部副部長)韓愈,就面臨一項棘手的使命和一次生死的考驗。

斯時,鎮州(今河北正定)發生了叛亂。起因是朝廷新任命的鎮州節度使田弘正,因為講究奢侈排場,不知體恤部下,引起鎮州將士的極度不滿。而鎮州兵馬使王庭湊有心作亂,遂乘機激怒將士,把田弘正和他的幕僚,連同他們的家屬一起殺了。并要求朝廷正式任命王庭湊做節度使。這是中唐以來,藩鎮尾大不掉,割據自立的又一次活生生的復發。

唐穆宗不能容忍,派遣十五大軍前去討伐。而王庭湊則利用中央各軍的內部不和,以一萬多人的軍隊,采用聲動擊西的辦法,不僅將中央軍各個擊破,還圍困了重鎮深州(今河北深州)。朝廷無力再戰,只好暫時同意任命王庭湊為鎮州節度使。隨后派年過半百的兵部侍郎韓愈,前往鎮州宣慰。即勸說王庭湊解除深州之圍,放出城中守將牛元翼。

韓愈此次出任的,可不是威風八面的欽差大臣,而是有生命之憂的宣慰使,唐德宗興元元年(公元784年)的顏真卿之死(唐德宗派顏真卿去勸降李希烈)就是前車之鑒。因為斯時的藩鎮,極其跋扈與殘暴,他們根本沒有把朝臣放在眼里。因此,韓愈的出使,的確冒著很大的危險。時任宰相的元稹對唐穆宗說:“韓愈可惜!”唐穆宗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連忙派人前去阻止?墒,為了維護朝廷的尊嚴,韓愈視死如歸。他對使者慨然說道:“止,君之仁;死,臣之義。豈有受君命,而滯留自顧之理!”由是疾馳而往。在日夜兼程中,他賦詩兩首酬答舊日上司裴度,其中一首為:“銜命山東撫亂師,日馳三百自嫌遲。風霜滿面無人識,何處如今更有詩?”由此可見韓愈不辱使命的赤膽忠心。

在鎮州,王庭湊已經嚴陣以待了,他帶領全副武裝的甲兵,刀出鞘,箭上弦,一片殺氣騰騰,“夾道歡迎”韓愈這位欽差大臣。進了鎮州館驛,韓愈與王庭湊落坐堂上,甲兵遍布庭下。面對亂兵,韓愈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故而毫無懼色。這反倒使做賊心虛的王庭湊膽怯了。

王庭湊先是推卸責任,以試探口風。他說:“局面的紛擾,都是不聽話的士兵造成的。”同時,庭下的甲兵按照事先的布置,一起擁上堂來,氣勢洶洶,上前圍住了韓愈。

韓愈鎮定自若,義正詞嚴地對甲兵說:“兒郎們,且莫亂鬧,聽我說說忠順與叛逆的利害關系吧。遠的不說,只看本朝安祿山、史思明這些叛賊的下場就知道了。他們的子孫還在嗎?還有在朝當官的嗎?”甲兵齊聲回答:“沒有了!”韓愈接著說:“令公((指田弘正)忠義,封為節度使,又封中書令,子孫還在幼年,已經授了官,其榮其寵,何其光耀。”甲兵們喊道:“田弘正待我們刻薄,所以軍心不安。”韓愈說:“你們都把他殺掉了,還鬧什么呢?”甲兵們只得低聲道:“侍郎說得是。”

王庭湊一看苗頭不對,有軍心動搖的跡象,便立即命令甲兵退出,并對韓愈說道:“侍郎此次來鎮州,對庭湊有何指教?”韓愈回答:“軍中像牛元翼這樣的將領不少,朝廷不是特別愛惜他,但是為了顧全大局,還不能隨便拋棄他,你又何必死死盯住他不放呢?”王庭湊馬上見風使舵,說:“放!放!我馬上放他走。”韓愈說:“果真如此,那便是好!”

于是,王庭湊擺好酒宴,款待韓愈,并答應解除深州之圍。與此同時,牛元翼開始艱難突圍,王庭湊聽從了韓愈的勸告,不加以追擊。由是,一場叛亂的干戈,暫時化為了停戰的玉帛。

鎮州宣慰之行,韓愈在充滿敵意的驕兵悍卒面前,在殺氣騰騰的刀槍環繞之中,鎮定自若,不畏生死,機智應對,以理服人,最后不辱使命,為朝廷平息了一場叛亂,為皇帝挽回了一點顏面。

鎮州宣慰之行,韓愈表現出的是大義凜然的氣質和舉重若輕的本領,這正是一種一般文人所缺少的膽氣,這樣的人,才是文人中的真漢子。同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稱贊韓愈“勇奪三軍之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73544.html

相關閱讀:大漢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國叫囂
王熙鳳操辦的兩場葬禮 竟是她人生的高點與末路
三十五個真實的中國歷史
選人用人須經得住倒查
重溫血漿經濟和艾滋病的混亂時代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