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神秀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唐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神秀 (公元606~706)唐代高僧,為禪宗五祖弘忍弟子,北宗禪創始人。俗姓李,汴州尉氏(今屬河南)人。少習經史,博學多聞。。50歲時,到蘄州雙峰山東山寺(在湖北黃梅縣東北)謁禪宗五祖弘忍求法,后出家受具足戒。曾從事打柴汲水等雜役六年。弘忍深為器重,稱其為“懸解圓照第一”、“神秀上座”,令為“教授師”。相傳弘忍為付衣法,命弟子們各作一偈以呈,神秀作偈云:“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焙肴陶J為未見本性,未付衣法。弘忍死后,他在江陵當陽山(今湖北當陽縣東南)玉泉寺,大開禪法,聲名遠播。四海僧俗聞風而至,聲譽甚高。武則天聞其盛名,于久視元年(700)遺使迎至洛陽,后召到長安內道場,時年90余歲。深得武則天敬重,命于當陽山置度門寺,于尉氏置報恩寺,以旌其德。中宗即位,更加禮重。中書令張說也向他問法,執弟子禮。神龍二年(706)在天宮寺逝世,中宗賜謚“大通禪師”。弟子普寂、義福(行思)繼續闡揚其宗風,盛極一時,時人稱之為“兩京法主,三帝門師”,兩京之間幾皆宗神秀。后世稱其法系為北宗禪。神秀的根本思想,可以從他作的示眾偈看出:”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將心外求,舍父逃走。“(見《景德傳燈錄》卷四)他繼承道信以來的東山法門,以”心體清凈,體與佛同“立說。因此,他把”坐禪習定“、”住心看凈“作為一種觀行方便。后惠能弟子神會出來論定南北宗優劣,以神秀之禪由方便入為漸門,以惠能禪直指人心為頓門,于是有南頓北漸之分。北宗禪僅傳數代即衰。普寂弟子道璇曾將北宗禪傳往日本。
   神秀繼承了道信、弘忍以心為宗的傳統。認為“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反對“將心外求”。禪風以“拂塵看凈,方便通經”為特點。其門下傳有他所作的《大乘五方便》(一作《北宗五方便門》,又作《大乘無生方便門》),晚近在敦煌石窟發現它的寫本(巴黎圖書館藏有兩本)。另有《觀心論》1卷殘本,亦于敦煌發現。
   僧神秀,姓李氏,汴州尉氏人。少遍覽經史,隋末出家為僧。后遇蘄州雙峰山東山寺僧弘忍,以坐禪為業,乃嘆伏曰:“此真吾師也!北阃潞肴,專以樵汲自役,以求其道。
   昔后魏末,有僧達摩者,本天竺王子,以護國出家,入南海,得禪宗妙法,云自釋迦相傳,有衣缽為記,世相付授。達摩赍衣缽航海而來,至梁,詣武帝。帝問以有為之事,達摩不說。乃之魏,隱于嵩山少林寺,遇毒而卒。其年,魏使宋云于蔥嶺回,見之,門徒發其墓,但有衣履而已。達摩傳慧可,慧可嘗斷其左臂,以求其法,慧可傳璨,璨傳道信,道信傳弘忍。
   弘忍姓周氏,黃梅人。初,弘忍與道信并住東山寺,故謂其法為東山法門。神秀既師事弘忍,弘忍深器異之,謂曰:“吾度人多矣,至于懸解圓照,無先汝者!
   弘忍以咸亨五年卒,神秀乃往荊州,居于當陽山。則天聞其名,追赴都,肩輿上殿,親加跪禮,敕當陽山置度門寺以旌其德。時王公已下及京都士庶,聞風爭來謁見,望塵拜伏,日以萬數。中宗即位,尤加敬異。中書舍人張說嘗問道,執弟子之禮,退謂人曰:“禪師身長八尺,龐眉秀耳,威德巍巍,王霸之器也!
   初,神秀同學僧慧能者,新州人也。與神秀行業相埒。弘忍卒后,慧能住韶州廣果寺。韶州山中,舊多虎豹,一朝盡去,遠近驚嘆,咸歸伏焉。神秀嘗奏則天,請追慧能赴都,慧能固辭。神秀又自作書重邀之,慧能謂使者曰:“吾形貌短陋,北土見之,恐不敬吾法。又先師以吾南中有緣,亦不可違也!本共欢葞X而死。天下乃散傳其道,謂神秀為北宗,慧能為南宗。
   神秀以神龍二年卒,士庶皆來送葬。有詔賜謚曰“大通禪師”。又于相王舊宅置報恩寺,岐王范、張說及征士盧鴻一皆為其碑文。

   神秀卒后,弟子普寂、義福,并為時人所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706358.html

相關閱讀: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
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
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
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
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