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反擊突厥之戰,是我國中原王朝隋朝與北方少數民族突厥貴族之間進行的戰爭。
這場戰爭從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突厥侵隋,到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突厥臣服, 中間經過了26年的時間,雙方復歸盟好,進一步加強了我國歷史上的民族團結與融合。
北魏時期,突厥族興起于中國北方。隨著突厥由原始民主制向奴隸制過渡,突厥貴 族不斷南下掠奪中原王朝的人口和財富,與當時北齊、北周政權時戰時和,中原各封建 王朝也用和親政策籠絡突厥,突厥則與中原王朝保持朝貢關系。隋朝初年,突厥分為五 部,攝圖稱沙缽略可汗,毗羅稱第二可汗,大邏便稱阿波可汗,玷厥稱達頭可汗,此外 還有步離可汗。各汗無所統轄,分居四面,而以沙缽略可汗最為強大。隋文帝楊堅取代 北周以后,待遇突厥禮數漸薄,于是突厥各部怨恨隋朝。北周嫁給攝圖叔父佗缽可汗的 千金公主,屢次勸沙缽略可汗出兵,為周室復仇,雙方戰爭開始。 開皇元年(581年),突厥沙缽略可汗聯合中原營州(今遼寧朝陽市)刺史高寶寧 合兵入侵隋朝,隋文帝命令邊境修筑堡障,加高長城,并派上柱國陰壽率兵屯駐幽州 (今北京市),京兆尹虞慶則率兵屯駐并州(今山西太原市),太子楊勇兵駐咸陽,防 備突厥。
開皇二年(582年),突厥入侵,隋大將軍韓僧壽和上柱國李充大敗突厥軍隊。五 月,高寶寧帶領突厥兵襲擊平州(今河北盧龍縣),突厥五可汗40萬大軍匯合,攻入長 城以南。 六月,隋上柱國李光在馬邑(今山西朔州市)大敗突厥兵。隨后,突厥又進犯蘭州, 被隋將賀婁子干打敗。隋將達奚長儒與沙缽略可汗交戰,突厥兵10余萬,隋軍才3000人, 被突厥沖散。后來隋軍又集結在一起,四面抗拒,連續激戰3天,作戰14次,隋軍兵器 用光,就用拳頭相拼,手上的骨頭全部露出來。這場惡戰殺死突厥兵1萬余人,隋軍也 損兵折將十之七八,突厥兵撤軍而回。在西北地區,突厥兵在臨洮(今甘肅臨洮縣)、 豳州(今陜西省彬縣南)等地打敗隋柱國馮昱、上柱國李崇、蘭州總管叱列長叉后,縱 兵深入,大掠武威、天水、安定(今甘肅涇川縣北)、金城(今甘肅蘭州市)、弘化 (今甘肅慶陽市)、延安、上都(今陜西富縣)6郡,牲畜被劫一空。沙缽略可汗還想 繼續南侵,但因與其侄染干、叔父達頭可汗存在矛盾,相互不和,遂撤軍北返。
開皇三年(583年),突厥屢次進犯隋朝,隋文帝派衛王楊爽為行軍元帥,八道出 兵攻打突厥。楊爽率領李充等4將出朔州道,與沙缽略可汗在白道(今內蒙古呼和浩特 市北)交戰。李充建議乘敵人沒有準備,用精兵突襲,楊爽率領5000精兵突然猛攻敵軍, 大破突厥軍隊,沙缽略可汗丟盔棄甲,潛伏在草叢中,后來才得以逃脫,士兵死亡大半。
五月,隋將竇榮定率兵出涼州道,與阿波可汗交戰,屢敗阿波可汗。阿波請求結盟,率 軍北撤。八月,隋朝派遣尚書左仆射高?出寧州道,內史監虞慶則出原州道,反擊突厥。 開皇四年(公元584年)春,沙缽略可汗與隋朝作戰屢次失敗,向隋朝請求和親,雙方 戰爭停止。
開皇十三年(593年)隋滅陳后,把陳后主陳叔寶的屏風賜給突厥大義公主(即北 周千金公主,隋改封大義公主),大義公主睹物傷感,寫詩記敘陳朝滅亡以懷念周室。 隋文帝非常不高興,待遇禮數漸薄。當時突厥都藍可汗在位,斷絕向隋朝貢,出兵進犯 隋朝邊境。開皇十九年(599年)春,邊境官吏報告說都藍可汗要攻打大同城,隋文帝 派漢王楊諒為元帥,統兵出征。左仆射高?出朔州道,右仆射楊素出靈州道,上柱國燕榮出豳州道,阻擊都藍。都藍與達頭聯兵,攻下尉州(今河北尉縣)。隋上柱國趙仲卿 率3000士兵與突厥交戰,前后7天,大敗突厥,俘虜1000余人,牲畜1萬頭。突厥重新組 織隊伍,進行反補,趙仲卿列方陣相拒5天,等高?大軍到來后,夾擊突厥,都藍敗逃。
楊素與達頭相遇,命令騎兵列陣,達頭率10萬突厥騎兵沖擊隋軍,隋將周羅侯率精兵迎 敵,楊素親自帶領大部隊與突厥決戰,突厥大敗,士兵死傷不可勝數,達頭本人也受傷 逃回。
開皇二十年(600年)四月,突厥達頭可汗犯邊,隋朝派晉王楊廣、右仆射楊素出 靈武道,漢王楊諒和史萬歲出馬邑道迎敵。隋軍在水草中放毒,突厥人馬飲食后紛紛死 亡,突厥人大多迷信,以為天降惡水,要滅亡突厥,便乘黑夜撤兵。 隋將長孫晟追擊,軒首1000余級。史萬歲與突厥兵相遇,突厥聽說是史萬歲的軍隊, 不戰而退,史萬歲追殺百余里,斬首數千級,突厥失敗。
當時居住北方的處羅侯之子染干稱突利可汗,與都藍不和,發生內訌,被都藍打敗, 率部報降隋朝,隋封之為啟民可汗。文帝仁壽元年(601年)正月,突厥步迦可汗犯邊, 打敗隋將恒安。次年三月,突厥思力俟斤渡過黃河,俘獲啟民可汗6000余人,牲畜20余 萬。楊素率隋軍追擊,乘突厥軍隊休兵息馬之際,從后掩殺,全部奪回被掠走的人口和 牲畜。
從此,突厥遠逃漠北,漠南再沒有戰爭。仁壽三年(603年) 秋,步迦可汗的部族分裂,鐵勒、仆骨等10余部叛降啟民可汗,步迦可汗西奔吐谷 渾,啟民全部管轄了突厥之地。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啟民可汗入朝,煬帝又親 自巡視北方。 此后,隋與突厥不再發生戰爭,取得了反擊突厥的徹底勝利。
隋反擊突厥戰爭的勝利,挫敗了突厥貴族掠奪中原的行徑,有利于保護中原先進經 濟、文化免遭侵擾。在雙方20余年戰爭中,突厥南下主要是為掠奪中原的財物,而不是 為爭城奪地,缺乏長期的戰略,勝則大掠而歸,敗則逃遁請盟。突厥各部分散,不能緊 密團結,力量不夠強大。隋朝統治集團根據突厥特點,除派兵防守邊境,又主動出兵反 擊,逐漸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隋文帝采納長孫晟的“遠交而近攻,離強而合弱”策略, 分化離間突厥各部,或者用和親辦法拉籠一部,或者出兵攻其一部,使他們相互猜忌, 相互攻殺,削弱了突厥勢力。例如隋朝誘使達頭、處羅侯與沙缽略不合,阿波可汗與沙 缽略可汗相互戰爭,都藍可汗與突利可汗相互攻擊等,從中坐收漁人之利,起到了戰爭 所不能起的作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733250.html
相關閱讀:唐太宗怎么讓秦瓊和尉遲恭當門神?門神的來歷
增勤法師:長安佛教歷史進程概論
隋唐政治制度的起源:多出自西魏和其后的北周
羅成在歷史上的原型是誰? 羅成是怎么死的?
隋末梁王蕭銑簡介:梁皇室后裔兵敗降唐后被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