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名臣啊,大家都認識,歷史書里講得很清楚。名臣還要遇明主,若碰到個昏君,大概是成為了名臣的。因此,李世民與魏征便成了一對千古君臣,他們的事跡,至今還被傳頌。
記得上課時有講,一次,太宗盛怒入后宮,長孫皇后忙問何故。太宗說我一定要殺了那鄉巴佬,我一定要殺了那鄉巴佬。原來,是魏征直言沖撞了他。長孫皇后聽罷,整衣下跪,說道,皇上應該高興才是啊,他知道你聽得進勸諫,才敢明說啊??這是好話,也是實情,于是太宗氣便消了。
又有一次,魏征進宮見皇上,皇上正玩鳥呢,一見他來,馬上將鳥籠在袖中。這魏征卻故意不停地說叫說,最后,鳥被悶死了。
魏征死后,太宗傷心欲絕啊,留下了“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征死了,我少了塊鏡子”的傳世名言,并畫像掛在凌煙閣,以資懷念。
以上三個故事,被用來證明太宗是好皇帝,魏征是好大臣,不出現貞觀之治,孫悟空都不同意啊。
可大家知道魏征死后,又有些怎樣的遭遇嗎?
據《舊唐書》載,他曾經向太宗推薦侯君集和杜正倫是宰相之材,孰料,后來杜正倫因犯罪被罷黜,侯君集正是犯逆被殺。他推薦的兩人都沒好結果,太宗便懷疑他有結黨營私之嫌,昧著良心把這些無用的人推上高位。加之后來有人告訴太宗,說魏征把以前進的那些諫言都留了底并交給史官褚遂良??這是啥意思啊,難不成他魏征犯顏進諫并非為了皇上好國家好,只為自己忠臣之名啊??太宗更不高興了。
后果便來了,之前許婚嫁衡山公主給他長子叔玉,現在手詔;??皇帝無戲言,也是跟著形勢走??又據《新唐書》中說,“而仆所為碑”,把他碑都推倒了??就差沒把他挖出來問問他居心何在了??經過幾折騰,魏征家族便衰落下去。
事到此,似乎要結束了。先好得粘一起又壞到分道揚鑣的事,也多得很。沒什么好奇怪?苫噬系男乃,比起天上的云還易變啊。后來遼東戰事起,“高麗、??犯陣,李?等力戰破之”。費了好大勁啊,太宗又有些惆悵,要是魏征還在,哪有這些破事咯??因此,“賜勞妻子,以少牢祠其墓,復立碑,恩禮加焉”。
原來,這對君臣有這多恩恩怨怨,根本不是書上寫的那么完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804017.html
相關閱讀: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
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
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
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
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