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揭秘:日本萬噸巨輪阿波丸號由中國海軍打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趣聞 來源: 記憶方法網

37年前,我國曾對日本“阿波丸”號進行過打撈。1977年4月5日,中國政府同意打撈32前年沉沒于中國臺灣海峽的日本沉船“阿波丸”!鞍⒉ㄍ琛笔侨毡救f噸巨輪,1945年4月1日在回日本途中被美國潛艇擊沉。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深水打撈工程,從初次下水至打撈完全結束,共經歷三年。通過打撈“阿波丸”,我國培養了一支海上救撈隊伍。

日本阿波丸號

以下為當時打撈船之一J301艦的一名海軍所寫的打撈“阿波丸”號的經歷。

三十三年前的戰友們,又快到“八一”了建軍節了,作為一名J301艦船航海兵,我和大家見證經歷了那段海軍史上的“奇跡”,即:連續六個多月的海上打撈任務。

我的航海日記還保留著那段塵封的記憶,閑暇時翻翻,也是蠻有意思的,咱們有幸作為海軍東海艦隊遠洋救生大隊J301船的戰友,參加了世人矚目的“阿波丸”沉船打撈任務。這項代號為“7713”工程的任務,是海軍奉命執行周恩來總理生前:一定要自己打撈“阿波丸”沉船批示的一項特殊任務,這可是不能忘的事。

“7713”工程:打撈“阿波丸”

1977年1月3日華國鋒在任黨和國家領袖時批準了“7713”工程,即打撈“阿波丸”號沉船任務。四月初,當J301船接收到這一任務后,立即奉命離開寧波象山港石沿碼頭,進駐上海揚子江碼頭緊急檢修調試各種設備儀器。當時全船上下一百幾十號官兵議論紛紛,新兵圍著老兵打聽,老兵纏著政委船長要“機密”。其實,我船上的航海長對有關各種“阿波丸”的詳細資料和“機密”知道的最多最清楚,沒過幾天我從航海長那里看到了寫有“阿波丸”沉船的一本權威資料。

中國海軍打撈阿波丸號

第二次世界大戰臨近尾聲,1945年初,中國的抗日戰爭接近勝利前,日本對東南亞各國的侵略戰爭失敗已成定局,便精心、陰謀策劃把萬噸級“阿波丸”號客貨船改裝成運送救濟物資船舶的特征。違反國際紅十字會約定,將從東南亞各國掠奪來的3000噸橡膠、2000噸錫錠、40噸黃金、12噸白銀、40箱工藝品、15萬克拉鉆石等大量財寶,攜同2008名日本軍人及家眷運送回國,途經我臺灣海峽時被美軍在這一海區執勤航行的“皇后魚”號潛艇發射的四枚魚雷擊中后,僅三分鐘就沉入海底。

據我當年所見史料記載“阿波丸”被擊沉后,美軍“皇后魚”號潛艇搜索海面時發現只有少數幾人漂浮在海面上,船上人員除1名叫下田勘太郎的廚師被“皇后魚”救起外,其他落水者為效忠大日本天皇以武士道精神拒絕救援,2007人全部葬身海底。為此事件,“皇后魚”號艇長曾受到美國軍事法庭的調查和審判。

阿波丸號日本相關報道

“阿波丸”的沉沒,不僅是一次特大的海難事件,也是至今世界上一個重大未解之謎。因此,引起世界上各方人士多年以來追蹤、調查、取證、推測。同期失蹤的“北京人”頭蓋骨也經許多專家調查、查閱線索分析推測:極有可能秘密藏于“阿波丸”號并一同沉沒于海底,所以,打撈“阿波丸”上價值50億美元的財寶和尋找“北京人”頭蓋骨就成為了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還記得吧,在執行“7713”工程打撈任務之前,東海救生大隊打撈“阿波丸”作業組長張大伍(張大伍同志為東海艦隊救生大隊長,病逝于一九八二年五月十六日,后被中央軍委授予“獻身海軍事業的模范干部”)和我J301船政委崔家凡、船長王恒剛做“戰前”動員。在一個多月時間里,全船148人根據各部門專業分工,從潛水用具裝備、輪機動力、燃油發電、帆纜鋼繩、絞盤錨鏈、槍炮彈藥、信號雷達、聲納報務等方面均做了充分嚴格的檢查和演練。我們航海班在陳烈忠老班長的代領導下對電航舵機、航行儀表、海圖航線、潮汐海流、海區氣象等至各種儀器設備逐一測試檢驗,力求達到萬無一失。

阿波丸號打撈上來的錢幣

1977年5月10日早6點J301船隨著一聲汽笛長鳴,船左舷解開最后一根纜繩,逆水離開浙江象山港石沿碼頭,下午4點多鐘在溫州一代的黑牛灣錨地拋錨待命。11日下午我J301船駛入福建優良港灣三都澳碼頭停船給養。12日早,我船離開三都澳準備晚上通過馬祖東引島,國民黨守軍“陸軍反共救國軍”有3萬多人,而東引島距福建海岸約60公里,海岸炮是打不過去的,編隊軍艦經過東引島時是一級戰備,各就各位,各種火炮已經子彈已經推上膛。此時,我和一名老兵是在船尾人力舵機房把守崗位,這是為防備戰時電控系統失靈的應急,所有人都處在高度緊張的狀態中,穿過東引島水域航行是以J301艦船為核心編隊的唯一必經的航線,之前,我軍已告知臺灣守軍:我人民海軍南下執行任務,經過此海區如遇到武力干擾,我軍將采取“以一換十”的打擊。在漆黑的夜色和緊張的氣氛里只有輪機艙的轟鳴聲依舊,還好,編隊順利通過了。臨晨,我們駛向福建平潭海域的娘宮錨地待命。不久,我船接到命令,要趕在平潮期拋錨停位于平潭海域牛山島以東18海里處(即北緯25度26分,東經120度08分)。

打撈出的一只鑄有“阿波丸”字樣的船鐘

從這一天開始,連續六個月的海上打撈任務,創下了中外海軍史上連續海上作業、未上陸地的紀錄。

打撈“阿波丸”作業地點,高潮平潮期水深65米,海床為泥底,海浪常在七、八級,潮汐落差大、流速大、海面能見度低,每年七至九月份是臺風生成登陸最多的季節,這給打撈作業的全體官兵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和危險。經過一個多月的初期打撈,潛水員從下潛65米工作30分鐘能找到一兩塊錫錠、一兩桶橡膠,到下潛50分鐘撈起七八塊錫錠和幾桶橡膠,工作速度效率越來越高。要知道每塊錫錠重37公斤,每桶橡膠重50公斤,潛水員在65米海底,承受6.5個海水壓力(未經訓練人只能承受0.3個壓力),在海流中只能爬行,再搬運,付出了超強體能和心理壓力的極限。我清楚地記得,打撈上來的物品用水沖洗干凈,登記封箱。我當時還拿起一只日軍軍用水壺看,上面寫著“十班??山田”,這足以證明“阿波丸”是一艘將要戰敗的日軍控制的特殊船只,此外,還有尸骨、錢夾、高跟鞋等一大批物品。

中國潛水員身著潛水服打撈阿波丸號

6月17日,當年一號臺風便提前登陸這里,船提前起錨趕往娘宮錨地避風。即使在娘宮錨地海面也是狂濤巨浪,周圍一片漆黑,電閃雷鳴,船身搖擺30多度。每到這時各艙室的水桶、衛生間便是大家爭搶的目標,為的是“交公糧”(暈船嘔吐)方便。凌晨四點至六點是我值班,我從駕駛室下到前艙,再進中艙,又到后艙;從船尾到船頭巡視有無異常。所到之處一片狼藉,氣味難聞。

由于船身劇烈搖擺起伏,我行走艱難,近百米長的甲板,咬著牙跌跌撞撞足足走了十幾分鐘才返回到駕駛室。這時,我胃里翻動向上涌,想找水桶卻不見了蹤影,心想準是那幾個愛“交公糧”的家伙提前藏匿起來占為己有了,于是我趕緊打開駕駛室一側門,想把“公糧”交到外面,誰知暴風雨如同高壓水槍一般擊中全身,面目疼痛難忍,眼睛根本睜不開。這么一折騰,我到吐不出來了,最終我還是保持了不“交公糧”的清白。

但回頭再想進駕駛室,門已被風壓頂住拉不開了,試了幾次不成。這時,船身突然一個大轉動,我瞧準機會搶身閃進了駕駛室,打撈作業指揮組組長張大伍(當時任救生副大隊長)和船長王恒剛,見到我狼狽的樣子說:“快脫下衣服,落湯雞似的”,“外面感覺好嗎”?可不是,套頭式的水兵上衣和女褲貼在身上,腳上已是一汪水。兩位首長憑著多年豐富的航海經驗說:“現在風速有28米/每秒,就怕脫錨溜船,注意船尾距山體距離!蔽矣^察后向船長報告:“風速28米/每秒(11級風速),錨位正常。”一陣緊張過后,胃里感覺好受多了,不知什么時候,幾只碩大的老鼠也因暈船爬出洞穴,躲在一起,我打開一側門,把這幾個家伙統統踢入大海。透過“離心機”窗口勉強看到船頭有人在艱難的巡視著,1號臺風風速已經達到11級預報,持續到午后才慢慢減弱移出平潭海區。

中國潛水員打撈阿波丸號

天空晴朗了,但海面上更可怕的涌浪才剛剛形成,這就是大海的性格,這時候對抗風力差的船舶仍是毀滅性的打擊。

平潭海區沒有深水碼頭,我們這條J301遠洋救生船長96米,排水量2600噸,吃水4.6米,在1至9號臺風數次登陸襲擊時,也只能來往于沉船作業點與娘宮錨地之間。在六個月的漫長時間里,全船定時定量配水,這里夏季高溫高濕,面對大海有苦有樂,中央電視臺當時還記錄了這段生活場景。

老兵病多,新兵信多,是軍旅生活的特有規律,每當月夜星空,海面平靜時,戰友們因炎熱季節不能入睡,常躺在甲板上望著熟悉的星空,唱《洪湖水浪打浪》。時至今日,這首歌是戰友們最能流露出那段共同經歷記憶中的歌曲。

被吊起的“阿波丸”沉船船首部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877049.html

相關閱讀:選人用人須經得住倒查
三十五個真實的中國歷史
王熙鳳操辦的兩場葬禮 竟是她人生的高點與末路
大漢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國叫囂
重溫血漿經濟和艾滋病的混亂時代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